<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2-07 10:51 原文鏈接: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臺開建

    SKA-Low天線陣列構想圖。圖片來源:DISR

    經過30年的規劃和談判,世界上最大的射電天文臺——平方公里陣列(SKA)本周開始動工。這臺巨大的儀器將在澳大利亞和非洲建造,它將收集天體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并有望為天文學中一些最神秘的問題提供線索,如暗物質的本質和星系的形成方式。

    人們最初設想的巨型望遠鏡由兩臺設備組成,一臺位于澳大利亞,另一臺位于南非,分別被稱為SKA-Low和SKA-Mid。天線之間的距離之遠,數量之多,意味著望遠鏡陣列將以前所未有的靈敏度接收無線電信號。SKA-Low將檢測50MHz-350MHz的頻率,而SKA-Mid將檢測350MHz-15.4GHz的頻率。

    SKA將分階段建造,第一階段將耗費13億歐元并預計于2028年完工,另外還有7億歐元被指定用于未來十年望遠鏡的運行費用。最終SKA的目標是在南非和非洲伙伴國家擁有數千個天線,在澳大利亞擁有100萬個天線,總收集面積達1平方公里。

    澳大利亞的SKA-Low

    SKA-Low將由大約13.1萬根天線組成,每根天線都像兩米高的金屬絲圣誕樹。由256根天線組成的500多個陣列將點綴在基地的紅沙灘上,該基地已更名為默奇森射電天文臺。前四個陣列將于2024年開始收集數據,所有陣列將于2028年完成。

    科學家也渴望天線開始收集數據。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空間和天文學主任道格Douglas Bock說:“SKA-Low的靈敏度將使我們能夠比迄今為止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更詳細地觀察遙遠的宇宙。這特別令人興奮,因為我們對宇宙的前十億年知之甚少。”

    “但最令人興奮的科學將是那些在設計望遠鏡時‘都不知道存在’的現象。”SKA-Low望遠鏡負責人Sarah Pearce說。

    南非的SKA-Mid

    周一,建造第一個巨型SKA-Mid天線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始。這些天線將組成197根天線集合,在南非干旱的卡魯地區延伸約150公里。2024年將建成4座,2028年將增加更多。

    南非的64個碟形MeerKAT望遠鏡已經在該站點,并將納入SKA-Mid。2022年初,一個國際團隊利用MeerKAT數據發布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銀河系中心圖像,以及從銀河系黑洞中發出的神秘射電線圖像。作為擴建項目的一部分,南非政府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將為該望遠鏡再增加20個碟形天線。MeerKAT將在2027年建設結束時并入SKA-Mid。

    荷蘭射電天文研究所天文學家、MeetKAT的MHONGOOSE大型星系形成觀測計劃首席研究員Erwin de Blok說:“SKA將是科學向前邁出的一大步。SKA-Mid將幫助我們更詳細地研究附近的星系,并直接探測進入星系的氣體流和導致恒星形成的過程”。

    然而,南非射電天文臺負責人Pontsho Maruping表示,SKA-Mid的建造將會干擾MeerKAT的觀測。射電望遠鏡對車輛和通信設備發出的無線電波特別敏感。我們將盡所能確保觀察不會被過度打斷。”她透露,MeerKAT將繼續觀測工作,直到2027年并入SKA-Mid。

    據悉,總部位于英國的SKA政府間組織已批出了5億歐元的建筑招標,約70%的合同必須提供給成員國的工業界。該組織目前有八個正式成員,即澳大利亞、中國、意大利、荷蘭、葡萄牙、南非、瑞士和英國,法國計劃加入。

     

    相關文章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臺開建

    SKA-Low天線陣列構想圖。圖片來源:DISR經過30年的規劃和談判,世界上最大的射電天文臺——平方公里陣列(SKA)本周開始動工。這臺巨大的儀器將在澳大利亞和非洲建造,它將收集天體發出的無線電信號......

    十月天宇大片扎堆:哈雷彗星的禮物“抵達”地球

    10月1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十月天宇大片將扎堆“上映”:水星西大距、獵戶座流星雨、日偏食等將接連登場。此外,本月的“星空路標”飛馬座四邊形與璀璨星河將為假期夜游帶來更多樂趣。9日,水星西大......

    新法律有望打破天文學研究僵局

    美國建立了一種新方式來管理擁有許多世界級天文臺的海拔4200米的莫納克亞山。日前,夏威夷州州長簽署了一項法律,取消了夏威夷大學作為天文臺所在地主要監管機構的職責,并將這一職責轉交給一個新成立的團體。該......

    上海天文臺首次發布VGOS一級數據產品

    近日,上海天文臺首次在IVS(國際測地與天體測量VLBI服務組織)數據中心公開發布VGOS(VLBI全球觀測系統)一級數據產品,標志著上海天文臺已具備符合國際標準的VGOS相關處理產品服務的能力。VG......

    冷湖“不冷”:我國之世界級天文臺呼之欲出

    天文臺的選址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觀測的質量。在今天舉辦的推進“青海冷湖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建設發布會上,記者獲悉:中國科學家在青海冷湖地區發現國際一流光學天文臺址——冷湖天文觀測基地,未來它將成為東半......

    新疆天文臺疏散星團的形態演化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光學天文及技術應用研究室博士研究生胡卿順在研究員張余、艾力·伊沙木丁的指導下,利用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Gaia)第二次釋放數據,對一個包含1256個疏散星團的樣本進行形態演化......

    “中國天眼”已發現500多顆新脈沖星

    新華社貴陽12月15日電(記者齊健)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500余顆新脈沖星。依托“中國天眼”在射電低頻波段......

    國家天文臺等揭示參宿四致暗物理原因

    北京時間8月5日,《自然-通訊》在線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剛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科研人員分析于山東大學威海天文臺獲得的參宿四變暗過程的高分辨率近紅外光譜,揭示紅超巨星參宿四的神秘變暗是其表面出現......

    云南天文臺伽瑪射線暴X射線能譜研究獲進展

    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劇烈的爆發現象,高能伽瑪射線輻射過后的X射線、光學、射電等波段的余輝輻射研究,是確定爆發前身星和星周環境基本物理性質的關鍵。伽瑪暴通常被認為是銀河系外的輻射,而余輝的X射線線特征探測......

    紫金山天文臺搜尋類軸子方面新進展

    觀測和計算表明,宇宙總質量的85%和總能量密度的26%由暗物質提供。但對于暗物質究竟是什么,人們還幾乎一無所知。軸子(Axion)和類軸子是一類重要的暗物質粒子候選者,它們都可以通過普里馬科夫過程與光......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