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糖尿病研究所(IDI)最新報告,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過4.63億,并且預測到2030年將達5.78億。作為傳統的治療方式,皮下注射外源性胰島素不僅不能實現生理條件下內源性胰島素肝臟到外周的梯度分布,更難以實現餐后血糖的合理控制,從而會導致外周高胰島素血癥和低血糖等副反應。正常機體代謝過程中,從食物中攝入的糖分會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島β細胞迅速分泌胰島素,并通過肝門靜脈大量富集于肝臟后以適宜濃度作用于外周組織,這種葡萄糖響應型釋放和肝臟-外周血液的高濃度梯度對于維持胰島素的生理作用、降低副作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口服給藥的胰島素雖然有利于分布在肝臟,但是,胰島素的口服遞送始終面臨復雜的胃腸道吸收屏障,導致口服生物利用度極低。因此,一種能夠高效口服吸收并模擬內源性胰島素的靶向分布和分泌行為的智能仿生型納米載體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前景。
目前,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甘勇課題組設計了一種可以胃腸道吸收屏障同時具有靶向肝臟和葡萄糖響應釋藥特性的智能聚合物納米囊泡(Pep-PMS)。Pep-PMS具有中空的結構,可高效荷載胰島素。在高糖環境下,Pep-PMS囊泡可以迅速破裂進而釋放胰島素。更重要的是,在模擬體內血糖變化的過程中,Pep-PMS釋放胰島素的速率會隨著血糖的變化而變化,顯示Pep-PMS可能具有維持餐后血糖的能力。在克服腸上皮細胞屏障方面,Pep-PMS通過腸上皮表面GM1介導的轉運途徑,不僅提高了胰島素的細胞攝取量也避免了胞內溶酶體降解,最終載體可以進行完整跨胞。體內研究表明,Pep-PMS口服后主要分布在肝臟,可以依據體內葡萄糖濃度智能釋放胰島素,并形成模擬體內正常環境特點的胰島素肝臟-外周組織的濃度梯度分布。在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中,Pep-PMS在高血糖條件下顯現了良好的單次和多次響應釋放胰島素降低血糖的效果。長期給藥研究發現,糖尿病大鼠體內的肝糖原水平顯著提高,這意味著Pep-PMS口服后不僅可以合理控制餐后血糖,更可以像正常機體一樣改善體內葡萄糖的利用和分布。同時,Pep-PMS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這將為該納米囊泡的應用前景提供保障。
研究人員相信,這種根據機體自身胰島素分泌特點設計的智能仿生型聚合物納米囊泡將為糖尿病的治療提供一種新的技術和方法。相關結果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10.1002/adfm.201910168)上。
飲食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預防策略中起著關鍵作用,但若僅關注單個食物或營養素,會對飲食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理解不到位。因此,有必要研究飲食模式與2型糖尿病的關聯。2023年12月1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發表在《JAMA·內科學》上的這篇論文,則是計劃中針對2型糖尿病人群的一個小范圍結果。計劃中,參與者能夠獲得一定的健康食材,并得到健康指導和疾病教育,但是遺憾的是,隨訪1年后,雖然參與者的健康意識得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衛健委的研究人員在營養學領域國際著名期刊"Nutrients"上發表了一篇題為"GeographicalDistributionofDietar......
12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妊娠期糖尿病婦女體重增長推薦值標準》的通告。原文如下:現發布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妊娠期糖尿病婦女體重增長推薦值標準》,編號和名稱如下:WS/T828......
一支丹麥研究團隊通過對皮下白色脂肪組織進行蛋白質組學分析,發現了與個體體重、2型糖尿病(T2D)狀況、運動訓練以及相關的臨床或代謝特征相一致的蛋白質變化。正如他們在周三的《ScienceAdvance......
研究人員通過包括基因表達、遺傳風險和功能數據在內的分析,已經開始揭示2型糖尿病(T2D)背后的基因調控網絡,強調了轉錄因子編碼基因RFX6的關鍵作用。《自然》雜志上周一報道稱,研究人員依賴于細胞分類的......
2型糖尿病是一種進行性慢性疾病,被公認為全球最常見的代謝紊亂之一。目前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數為5.37億,預計到2045年將達到7.83億。步行,或是預防2型糖尿病的最簡單廉價的方法。近日,發表在《英......
《自然》11月16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一項全國性的生活方式改變計劃可為糖尿病前期個體帶來明顯的健康改善。該研究基于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糖尿病預防計劃的評估,并提供了因果證據,表明行為改......
明明自己每天都在打胰島素,為什么血糖還這么高呢?70歲的王大爺,患2型糖尿病已有10余年,院外長期接受胰島素治療,近日因急性腦梗住院治療,入院查糖化血紅蛋白高達12.7%,出現嚴重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
近日,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中醫藥老年糖尿病防治與健康管理社區服務‘德年堂模式’”在解決防治老年糖尿病和照護老年重大慢病群體這兩大社會性難題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研究與實踐成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