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奶粉市場充滿了動蕩與變化。先是發改委對6家奶粉企業開出巨額罰單,懲處壟斷行為。又是新西蘭品牌恒天然被懷疑含有肉毒桿菌,又于8月底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檢測稱并未發現。最近,奶粉要進藥店銷售的消息又充斥眼球。
我們發現,無論哪個食品品類,都不能如嬰幼兒奶粉一般引人關注,牽動人心。是的,因為它牽涉到我們的未來,我們可愛的下一代。為保障奶粉質量,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建立全國統一追溯平臺,同時掌握進口品牌奶源等多方面信息,完善物流和銷售體系安全,設立第三方監控渠道,這些舉措,還需要認真執行才行。作為消費者,我們只關心:娃娃瓶子里的奶安全嗎?營養嗎?價格合適嗎?
藥店銷售奶粉 質量還要從源頭抓起
最近,藥店要銷售嬰兒奶粉是個熱門話題。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兼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許京向媒體表示,北京作為試點城市,包括國內外10個品牌的嬰兒奶粉將在10月進入北京金象、同仁堂、全新等藥店銷售,并以專柜和ATM機自售模式為主。
事實上,這一招是從國外學來的。國家食藥監總局有關負責人曾向表示,實行藥店專柜銷售奶粉的試點工作,是參照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做法。奶粉銷售有較高的管理要求、儲存條件要求等,專柜銷售甚至專人負責,有利于保障奶粉在銷售環節的安全,讓奶粉質量又多一重保障。現在,我國的嬰兒奶粉銷售渠道主要是商場、超市、母嬰店、網店、食品店,而藥店的加入無疑又增加了一個相對可信的渠道。據許京介紹,奶粉企業給藥店專供奶粉,由國際品牌管理中心統一采購、配送,“從生產企業到進入藥店是全封閉供應鏈”。
選擇在藥店賣奶粉,一大好處就是保障了流通環節的安全性。這源于今年6月,九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將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從嚴強化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經營管理。由于藥品在運輸、倉儲以及存放等環節,對專業性和安全性要求較高,嚴苛的藥品流通體系將盡可能保證藥品從出廠到銷售環節的安全。然而,這僅僅是奶粉質量的一個方面。對于奶粉質量更重要的方面,生產環節的質量把控,如奶源和加工過程中的問題,仍需要提高標準才行。正如乳業專家、廣東奶業管理協會顧問王丁棉所說,“商品能夠上市銷售都是通過政府相關部門檢測的,不管是到什么場所售賣,產品本身的質量并不會存在差別。”王丁棉認為,真正決定嬰幼兒奶粉質量的是生產源頭上的產品質量是否合格。
國產奶粉 質量、營養成分不輸國外品牌
進口奶粉、香港奶粉就一定比國產奶粉好嗎?
檢測結果是,不!最近,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嬰兒配方奶粉(1段)比較試驗結果,無論是從國內購買的國產奶粉、進口奶粉,還是從香港購買的進口奶粉,測試項目均符合國家標準規定,而且質量水平相當,不分伯仲。
報道顯示,這次比較試驗的樣品由消協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分別從北京和香港市場購買,已基本涵蓋了奶粉市場上的主流品牌。
比較試驗委托農業部乳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天津市乳品食品監測中心),對樣品59項質量指標進行測試,并將實測值與包裝明示值進行比對。所測項目不僅包括了國家標準應檢項目,也涵蓋了近年來發生乳品安全質量問題所涉及的相關項目。除了多項維生素指標外,還有三聚氰胺、黃曲霉毒素M1、金黃色葡萄球菌、阪崎腸桿菌等容易致病的指標。經測試,15種樣品所有測試項目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15種嬰兒配方奶粉的測試結果沒有顯著性差異,檢測過程中沒有發現香港樣品與內地樣品的質量差異。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本土的奶粉占據了主流。在美國,超市最常見的是本國奶粉,品牌只有三四個;在日本,前三大本土奶粉品牌占市場份額超過 76%。有研究者顯示,上述兩國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扶”了“國產奶粉”一把。例如,美國出臺的農業法案包括了“食品券”項目,2012財年有關營養補助項目劃撥金額超過66億美元,給低收入家庭直接購買指定品牌的奶粉。此外,有證據表明美國在乳品領域有重重壁壘,嚴控進口。而在日本,也有政府采購本土奶粉低價賣給消費者的措施。
另外,根據我國的市場定價看,國外品牌的奶粉要明顯高于國產品牌。世衛組織兒童和青少年衛生和發展專家執委會成員戴耀華表示,一罐奶粉的原料成本不過三四十元,賣到超市要200元左右,價格并不是說明奶粉優劣的指標。北京市消協消費指導部主任羅剛表示,購買這些樣本發生在發改委進行反壟斷調查之前,現在的價格與當時相比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作為消費者,我們認為還有降價空間,比如再減少一些市場流通環節”。
多部門聯合出臺政策 規范市場行為需共同監督
國家食藥總局最近發布《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3版)(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應自建自控奶源,并建立自主研發機構。相對于此前的《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新的細則征求意見稿參照藥品管理全面提高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生產、管理要求,主要包括:一是要求實施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MP)管理體系;二是要求有自建自控奶源;三是要求企業有研發能力;四是全面提高了管理要求,特別是原輔材料的采購要求;五是全面提高生產條件的要求,如提高了對生產環境的潔凈度要求,生產用水要使用純化水等。
這已經不是近期第一個關于國產乳業的政策了。先是李克強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其中一項主要措施是,“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采用電子監管碼等手段,做到全程可追溯。加快制定網上銷售嬰幼兒奶粉的監管制度。加強進口嬰幼兒奶粉質量監管。”這讓人們議論了好一陣子。
工信部也制定了《提高乳粉質量水平 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方案中提到嬰幼兒乳品企業將從生產環節實施GMP認證,對嬰幼兒乳粉質量的管理將參照藥品管理。同時為提高行業集中度、打造出幾個過硬的大品牌,讓消費者真正對國產奶粉恢復信心,未來可能有超過六成的嬰幼兒奶粉企業將被兼并重組或者被市場淘汰。按照方案的設想和規劃,到2018年底,培育3到5家年營收超過50億元的大型乳企集團,并將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從127家整合到50 家,形成一批具有品牌質量、能讓群眾放心的生產企業。
隨后,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九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通知》對提高嬰幼兒奶粉質量做了更詳細的規定,例如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須具備自建自控奶源,對原料乳粉和乳清粉等實施批批檢驗,確保原料乳(粉)質量合格。強化對生鮮乳收購站、運輸車輛的日常檢查、交叉互檢和巡查,堅決取締不合格奶站和運輸車輛等。
有了法律,有了政策還不夠,關鍵是如何嚴格行業規范,推進市場協同創新機制,真真正正的提升奶粉質量。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的兩位研究人員張紅鳳、張肇中提出:目前存在的問題,不僅表現為行業壟斷所造成的消費者權益受損,同時也包括食品安全規制主體單一、規制結構不合理、企業自我規制薄弱等問題。他們承擔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績效評價及其治理機制研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多中心治理理念可改變政府在食品安全規制領域的單一主導角色,鼓勵和支持企業、消費者以及相關社會主體積極參與,形成相互支持、相互監督的共同治理機制。
奶粉價格壟斷案結案 消費者經濟損失怎樣補償
8月25日,發改委反壟斷局宣布,奶粉價格壟斷案已結案。據發改委反壟斷局的消息,涉案的六家奶粉企業,合生元、多美滋、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恒天然,已將6.6873億元的罰款匯入財政部指定的物價罰沒收入賬戶,罰款全部上繳中央國庫。同時,六家涉案企業表示,不會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至此,史上最大罰單的奶粉價格壟斷案,已順利結案。”發改委反壟斷局稱。這些企業存在對經銷商和零售商的價格控制行為。
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介紹說,乳粉價格壟斷案是典型的縱向壟斷案,涉案乳粉企業均對下游經營者進行了不同形式的轉售價格維持,存在固定轉售商品的價格或限定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的行為。
涉案企業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四條的規定。“事實上達成并實施了銷售乳粉的價格壟斷協議,不正當地維持了乳粉的銷售高價,侵犯了下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嚴重排除、限制同一乳粉品牌內的價格競爭,削弱了不同乳粉品牌間的價格競爭,破壞了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許昆林說。
也就是說,6家涉案奶粉企業的行為,均達到了固定轉售商品價格或限定轉售商品最低價格的效果,事實上達成并實施了銷售乳粉的價格壟斷協議,其行為對消費者造成了實實在在的損失。通俗地說,就是迫使消費者在購買奶粉時,不得不支付出更多的錢。
對于消費者來說,奶粉反壟斷案的結案是維權的開始。我國《反壟斷法》第五十條規定:經營者實施壟斷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這就賦予了消費者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據此,消費者有權向壟斷企業提出賠償要求,行政處罰不能代替民事賠償。
事實上,由于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在經濟實力、交易信息獲取以及救濟尋求等方面的市場弱勢地位,廣大消費者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僅僅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專項法律法規進行維權,不能起到既治標又治本的作用。而眾多消費者因企業壟斷行為而蒙受的損失該如何得到補償?這恐怕是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更重要一環。
連鎖藥店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連鎖藥店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老百姓(603883)、漱玉平民(301017)、大參林(603233)、益豐藥房(603939)等。本文核心觀點: 連鎖藥店企業......
8月22日,上海公布2022年第七批42個限藥店藥品掛網采購信息,42個藥品定價納入監測。消息稱,為做好上海市定點藥店藥品掛網相關工作,根據《關于公布本市定點藥店藥品價格管理操作辦法的通知》(下稱“通......
近年來,藥店因虛假宣傳等行為收到巨額罰單的案例時有發生。針對違規宣傳現象,日前江蘇省儀征市市場監管局開展藥店店堂廣告風險隱患排查工作。重點排查四個方面:一是任意擴大藥品適應癥(功能主治)、醫療器械適用......
雅培全球官網于美國時間2月17日宣布主動召回在美國密歇根州工廠生產的Similac、Alimentum、EleCare三款嬰兒配方奶粉。相關奶粉此前已有4起消費者投訴。雅培稱,作為質檢流程的一部分,公......
廣東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當地藥店作為“哨所”,與全國千萬高考考生同時經歷“大考”,一邊為抗疫護航,一邊歷經“最嚴監管”。“應急”政策高頻發布6月5日,廣東省藥監局發布《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
對于新手爸爸媽媽來說,圍繞嬰幼兒的成長總是有層出不窮的知識需要儲備。特別是圍繞孩子的“吃食”問題,讓很多新手爸爸媽媽緊張不已。正值夏季,氣溫升高、空氣潮濕、蚊蟲增多、都會對奶粉造成威脅。社交論壇上,一......
8月24日,第三批全國集采中選結果已正式公布。此次集采共涉及56個品種、81個規格,平均降價幅度超過70%,最高降幅高達98.7%。這一系列數字,不僅影響藥企,還將影響藥店。廣東藥店報量超10億據悉,......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于8月17日發布嬰兒奶粉檢測報告,引發廣泛關注。此次測試內容為雀巢、美贊臣、明治、雪印等15款預先包裝的初生嬰兒配方奶粉,售價為250元至539元。測試結果發現,1款奶粉氯丙二醇(3-......
近日,香港消委會測試了15款嬰兒配方奶粉,發現全部樣本均檢出污染物氯丙二醇,而其中9款樣本更檢出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環氧丙醇,不過這種致癌物的含量都低于歐盟上限。氯丙二醇(3-MCPD),是食物加工過......
奶粉是寶寶的口糧,所以寶爸寶媽們對此也是十分細心,進口的、大品牌的,總要精挑細選了才放心,但是千挑萬選,有的時候還是會出問題。常州市民吳女士的女兒剛出生6個多月,這期間她一直在鐘樓泰盈八千里小區門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