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8月23日刊登了來自“華人生物學家協會”的信件,就該雜志網站在倫敦奧運會期間發表文章將中國游泳女選手與興奮劑聯系在一起所引起的爭議,再次闡述華人科學家支持葉詩文奧運成績的觀點。
這封信件的標題為《關于葉詩文游泳情況的一些事實》,由美國耶魯大學的鐘偉民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吳皓教授和斯托爾斯醫學研究所的李凌衡教授共同署名,其中李凌衡是海外華人生物學家專業組織——華人生物學家協會的會長,鐘偉民是副會長。
他們在信中指出,《自然》網站8月1日發表的新聞類文章《為什么奧運會上的卓越表現引發懷疑》經不起科學推敲。這篇文章認為,葉詩文在倫敦奧運會上奪得400米個人混合泳金牌的表現是“異常的”,因為比她之前的個人最好成績提升了幾秒,暗示她涉嫌使用興奮劑。
在這篇文章發表后,許多中國科研人員迅速指出此文存在的錯誤及作者的非科學態度。《自然》雜志網站在隨后發表的一條“編者注”中承認,那篇文章所提觀點缺乏詳細的數據支持,容易給讀者造成錯誤印象,《自然》雜志的相關負責人為此向讀者和葉詩文道歉。
作為新登載的上述來信的執筆起草人,鐘偉民對新華社記者說:“我們認為,先前那些指摘中的臆測源于主觀挑選出來的數據,相關指責是毫無根據的。”他還指出:“作為科學家,我們不能猜測別人的動機,我們應該做的是指出事實上的錯誤,讓人意識到錯誤所在。”
這封信列舉了多名游泳運動員在年輕時成績大幅提高的例子,如澳大利亞的伊恩·索普在15到 16歲期間把其400米自由泳個人成績提高了5秒,英國運動員、漢城奧運會金牌得主阿得里安·穆爾豪斯在17歲時將自己的200米蛙泳成績提高了4秒。作者還統計了與葉詩文一起參加女子400米混合泳決賽的其他7位選手的相關數據,說明16歲的葉詩文在倫敦奧運會上的表現并非異常。
《自然》雜志新聞官露特·弗朗西斯對新華社記者說,先前的相關文章激起了大量讀者反響,“為反映他們的意見,《自然》決定在‘通信’欄目中登載這份具有代表性的評論”。
鐘偉民說,這封代表華人生物學家協會的信件在撰寫過程中得到許多華人學者的幫助,不少青年華人學者主動幫助尋找、提供相關數據。
對于此次《自然》在正式出版物上再次反映華人科學家的意見,鐘偉民說:“我們認為《自然》雜志在道歉以后,又在正式出版物上登載批評先前錯誤的文章,這表現出它作為一份科學雜志,愿意遵循以事實為依據、不帶偏見進行報道的準則。”
《自然》雜志于1869年在英國創立,在學術界享有盛譽。除登載學術論文以外,該刊物還有其他一些欄目,比如“通信”欄目可供各國科學家就重要事件交流看法、發表評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延慶區冬奧會醫療衛生保障醫療設備采購項目公布中標結果,本次標的金額為3443.556萬元,共采購149臺儀器,包括全自動快速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高通量核酸檢測一體機、......
網易體育8月12日報道:美聯社(AP)消息,國際奧委會(IOC)官員宣布,本屆奧運已檢的2000例藥檢中并未發現有任何一例陽性結果。國際奧委會:里約奧運已通過2000例藥檢無一陽性IOC發言人馬克-亞......
北京時間9月5日消息里約奧組委主席努茲曼日前接受外媒采訪,首次披露了今年年底前,將在帆船比賽場地進行水中病菌檢測的消息。他承諾將努力為各國運動員營造一個健康的比賽環境。里約奧運會帆船比賽地瓜納巴拉灣曾......
英國《自然》雜志8月23日刊登了來自“華人生物學家協會”的信件,就該雜志網站在倫敦奧運會期間發表文章將中國游泳女選手與興奮劑聯系在一起所引起的爭議,再次闡述華人科學家支持葉詩文奧運成績的觀點。這封信件......
英國《自然》雜志8月23日刊登了來自“華人生物學家協會”的信件,就該雜志網站在倫敦奧運會期間發表文章將中國游泳女選手與興奮劑聯系在一起所引起的爭議,再次闡述華人科學家支持葉詩文奧運成績的觀點。這封信件......
研究人員在奧運會反興奮劑實驗室工作男子百米短跑的飛人大戰已塵埃落定。雖然英國短跑選手DwainChambers無緣決賽,但他仍然非常激動。因為從2003年起,他就由于使用興奮劑而被多年禁賽,在經過漫長......
《自然》網站截屏8月1日,《自然》網站發表署名文章稱,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倫敦奧運會中國運動員葉詩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中的表現反常。()此文發表后,在《自然》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多數《自然》網......
倫敦奧林匹克公園能源中心當地時間7月29日晚,倫敦奧運會剛剛開幕一天,位于“倫敦碗”體育場的奧運會主火炬圣火“意外”熄滅。原來,為給今后幾天開始的田徑比賽讓出場地,主辦方不得不先熄滅主火炬并將其從場館......
據國際奧委會7月30日消息,自7月16日奧運村開放以來,超過1,000人的倫敦2012反興奮劑工作團隊便投入了緊張工作,以確保為全體運動員提供一個干凈公正的良好比賽環境。截至8月12日以前,國際奧委會......
(圖片來源: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英國科研人員送給倫敦奧運會一份特別的禮物——一種名為“奧林匹克烯”的微小五環結構分子,寬度只有頭發絲的約十萬分之一,可能是迄今最小的奧運五環。英國沃里克大學5月28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