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8-05 12:56 原文鏈接: 倫敦奧運首次對整個奧運期間碳排放進行測量

    倫敦奧林匹克公園能源中心

      當地時間7月29日晚,倫敦奧運會剛剛開幕一天,位于“倫敦碗”體育場的奧運會主火炬圣火“意外”熄滅。

      原來,為給今后幾天開始的田徑比賽讓出場地,主辦方不得不先熄滅主火炬并將其從場館中央搬運至場館南端。

      一直以來,主火炬的點燃和熄滅象征著奧運會的開幕和閉幕。可以想見的是,這一事件讓奧運主火炬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本屆奧運會火炬采用的綠色能源也借此機會走進人們眼簾。

      早在2007年,倫敦奧組委便宣布奧運圣火將采用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燃料,而非通常使用的天然氣,從而使之成為“綠色圣火”。

      但在當時,由于清潔能源燃燒所產生的火焰并不明顯、可視程度不高,“綠色圣火”遇到了一些麻煩。對此,倫敦奧組委的一名發言人曾苦惱地對媒體說:“我們需要尋找一種既能良好燃燒,又滿足低碳環保需求的能源。”經過5年的努力,倫敦奧運會最終使用了一種“碳中性”的燃料——丙烷和丁烷的混合氣體,其精確的比例至今仍未公布。

      在倫敦奧運會開幕前夕,英國食品與農業部環境大臣斯佩曼便表示:“本屆奧運會將是史上最‘綠’的一屆奧運會。”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讓倫敦奧運會初見“綠色”端倪,特別是,在比賽期間,所用能量20%都將來自可再生能源。

      倫敦奧組委在今年4月中旬公布的《奧運前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位于奧林匹克公園的能源中心給奧運會提供了綠色能源基礎。據悉,整個奧林匹克公園由一個3000千瓦的生物質鍋爐提供能量,其能效比傳統的供熱供電系統高出約30%左右。

      風力作為一種清潔能源也被廣泛應用在倫敦奧運供能上。奧運會開幕前,一座高達120米、擁有40米長葉片的巨型風力發電機在奧林匹克公園以北落成。奧林匹克公園的一名規劃師稱:“這座風力發電機一年可以產生相當于1200戶家庭年用電量的能源。”他們計劃,未來20年,這座風力發電機還能為當地家庭和商業機構提供能源。

      一批海上風車也在奧運會期間派上用場。中國南通中遠船務啟東海工基地建造的“決心1號”風車安裝船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上風力發動機移動船體。今年4月起,“決心1號”已投入使用,為倫敦奧運提供海上風車吊裝服務。

      盡管奧組委已經為供能做了大量工作,但密集客流帶來的用電高峰仍然讓他們擔心“最綠”奧運目標能否實現。

      不過,24歲的英國發明家勞倫斯發現,利用密集客流來制造能源或許能為倫敦奧運帶來更多的“綠色”。

      現在,奧林匹克公園和倫敦斯特拉福德城市購物中心用上了勞倫斯發明的20塊“發光地磚”。當行人踩踏地磚時,地磚的橡膠層將下降5毫米,進而產生電流。這時,地磚中間指示燈會發亮,同時把收集到電量的95%直接傳送到用電系統,以供城市供電系統低耗能的應用。

      據英國媒體報道,平均一個腳步能產生7瓦電力,這意味著,已經鋪好的地磚一年內可以將4000萬行人的踩踏轉化為幾百千瓦時的電力,足以供應購物中心外部一半的照明系統。而奧林匹克公園鋪設的12塊“發光地磚”預計將承受120多萬次踩踏,足以讓一輛小型電動汽車圍繞奧林匹克運動場行駛397圈。

      此外,氫燃料汽車也在奧運期間推廣使用。目前,50輛氫能出租車和150輛氫能公交車正在為奧運會提供綠色零污染的公共交通。這些汽車最高時速達130公里,一罐壓縮氫氣能使其行駛402公里。

    相關文章

    比爾·蓋茨:清潔能源革命已經到來,現需要大力投資

    “清潔能源革命已經到來。”6月25日,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Gates)在官方博客“蓋茨筆記”中表示,面對制造業、電力、農業、運輸業和建筑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一系列氣候技術已經經過驗證并準備......

    《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發布

    5月2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以下簡稱《研究報告》),該研究報告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牽頭,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編撰。《研......

    專家呼吁: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全球碳排放核算體系

    中國科學院5月29日在上海發布的《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顯示,主要發達國家消費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產端碳排放,主要發展中國家則相反。專家呼吁,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全球碳排放核算體系。“基于消費......

    中國科學院發布《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

    全球減碳目標的共同實現,最終要靠各國攜手共進。評估不同消費主體所引發的碳排放動態,更有利于明晰生產者與消費者碳排放責任歸屬,更好地踐行公平正義。5月2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將迎來首次大幅度擴容升級

    國新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發表最新內容,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擴圍專項研究,對重點行業的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法、核算報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擴圍實施路徑等開展了專題研究評估論證,相關......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FC95團體標準立項評估會順利召開

    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標準化領域委員會標準立項評估會在線上召開,會議對3項團體標準進行了立項評估。會議由CSTM/FC95副秘書長韓曉莉主持,來自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

    拖網捕撈是全球碳排放主要來源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

    3.4億噸二氧化碳|被忽略的碳排放大戶——拖網捕撈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

    碳減排率可達80%以上!該生產商生物柴油大突破

    海新能科近期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二代生物柴油產品種類主要有高凝生物柴油、低凝生物柴油、生物石腦油等,并儲備了生物航煤生產技術。二代生物柴油為烴基生物柴油,不同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公司生產的二......

    新能源汽車和碳排放如何雙管齊下?

    打磨了好幾年,法規性質的關于碳市場建設的頂層設計文件《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于1月5日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審議。前一天,也就是1月4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信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