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708.shtm
編譯 | 杜珊妮 發表在多種期刊上的15篇研究論文,作者名單中都有同一位神秘的計算機科學家——Dragan Rodriguez。 問題是,這個人似乎并不存在。 根據論文信息,Dragan Rodriguezg供職于位于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的凱斯西儲大學(CWRU)。但是,該校一名官方工作人員表示,查無此人。 這15篇論文發表在4家知名科學出版商的10種期刊上,其中包括歷史影響因子均超過7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和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以及影響因子超11的Applied Energy。截至目前,這15篇論文沒有任何一篇被撤回。
Dragan Rodriguez是如何被發現的?
今年7月,期刊Bioscience Research和塞爾維亞遺傳學會的出版物Genetika ,影響因子都被直降為零,原因是濫用相互引用。俄羅斯研究員兼科學偵探Alexander Magazinov就此展開搜尋,希望找到那些為了不當獲益而濫用互引的人以及他們的論文。結果,Rodriguez的名字浮上水面。 濫用互引是指在學術領域中,一些研究者之間,或兩種以上期刊之間,過度相互引用彼此的文章,以增加彼此的引用次數和影響力,從而影響評估其研究的重要性。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引用指標出現偏差,影響學術評價的客觀性。 在學術界,引用很重要。研究人員的影響力通常通過其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來衡量,這致使一部分研究人員抱起團來,通過相互引用彼此的文章,以增加自己的被引數。 類似的行為出現在期刊之間時,則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影響因子。 上述失去影響因子的兩本期刊中,有許多論文與著名“學術打假人”Elizabeth Bik先前揭露的“伊朗植物論文工廠”有關。這次事件牽涉到的濫用互引受益者中,包括一名來自伊朗伊斯蘭阿扎德大學的研究員馬吉德·卡亞特內扎德。但他否認了該項質疑。 于是Magazinov將調查目標轉向了經常與卡亞特內扎德合著論文的諾拉丁·加迪米,他是一位來自土耳其安卡拉伊爾德里姆貝亞茲特大學的研究員,也是潛在的濫用互引受益者。在尋找加迪米被引用次數異常多的論文時,一個奇怪的人名“Dragan Rodriguez”引起了Magazinov的注意。這個人名是由南斯拉夫名字和西班牙姓氏組成的。同樣奇怪的是,這位據稱單位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人員”,完全沒有美國國內的研究合作。
Dragan Rodriguez到底是誰?
在學術出版中,把對論文貢獻很少或沒有貢獻的人列為作者很常見,這多是出于送人情、成果均沾等目的。盡管這種做法通常被認為是不道德的、有問題的,但通常來說,至少不會偽造研究人員的整個身份。
帶著這些疑點,Magazinov對Rodriguez的身份展開了調查。
Rodriguez參與署名的15項研究中,沒有一篇論文將其列為通訊作者,并且凱斯西儲大學的網站上沒有任何其個人資料或名單。一些論文中顯示,他隸屬于該大學的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但是該校最相關的科系名叫“電氣、計算機和系統工程系”。
據武漢大學、山東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河南財政金融學院等高校網站近日消息,2023年以來,Hindawi等國外出版機構撤回大量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對我國的學術聲譽和學術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教育部科學技術......
12月12日,Nature發布一篇新聞報道:今年被撤回的文章數量急劇上升,截至2023年底撤稿數量已超過1萬篇,打破年度撤稿記錄。專家表示,這只是冰山一角。由于各出版商正著力于清除大量存在的虛假和同行......
一把帶劃痕的可疑鋼尺,或成為識別4篇不同署名、不同期刊的論文中研究數據疑似同一來源——由一家“隱身”外部實驗室或第三方機構“出品”——的關鍵證據。該鋼尺引發的質疑和調查,已導致4篇論文中的3篇被撤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708.shtm編譯 | 杜珊妮發表在多種期刊上的15篇研究論文,作者名單中都有......
2022年6月,Hindawi研究誠信團隊利用審稿人活動數據庫基礎上的新的分析能力,在少數期刊的同行評議過程中發現了違規行為。初步調查的結果,Hindawi將撤回自2020年8月以來發表的16種期刊的......
磷酸化微管相關tau蛋白的腦累積是阿爾茨海默病(AD)及其相關tau病的主要標志病變之一。來自臨床和動物研究的一致證據表明,神經炎癥是這些疾病的特征。5-脂氧合酶(5LO)是一種酶蛋白,其代謝產物是具......
2022年12月21日,國際學術期刊《轉化醫學期刊》(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在線發表撤稿說明稱,撤回一篇論文,因為涉事論文中研究的基因不存在。涉事論文的通訊作者......
【1】操縱同行評審系類文章:Hindawi將撤回自2020年8月以來發表的16種期刊的511篇論文,截至2022年12月23日,已撤回中國學者110篇文章(點擊閱讀);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
北京時間11月18日凌晨3點,《科學》雜志發布“編輯撤稿”聲明,撤回了一篇關于“天使粒子”的論文。這是繼2021年3月《自然》撤回一篇該領域研究論文后,馬約拉納費米子研究又一次遭遇國際頂刊撤稿。此次被......
格雷格·塞門扎(GreggL.Semenza)于2019年分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其因在細胞感知、適應氧氣變化的機制方面作出的重大研究貢獻而受到表彰。然而自獲獎之后,對其學術不端的質疑也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