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日前向社會發布新版《基本氣象數據開放共享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包含12類52種氣象數據和產品。新版《目錄》中自主研發產品占比大幅提升。其中,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模式數據、實況和再分析數據、風云氣象衛星數據等各行業需求最大最迫切的高質量、高價值數據和產品均納入其中。
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絡司副司長張洪政介紹,此次發布的新版《目錄》,在2015年版本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升級。數據種類由5類17種擴充至12類52種,新增全球海洋氣象數據、實況分析和再分析產品及臺風海洋、強對流等天氣預報產品等。
據介紹,隨著技術不斷升級,大批高質量、高價值數據產品進入《目錄》,例如,可用預報天數最長8.2天的中國全球天氣數值預報模式產品,以及填補我國再分析產品領域空白的中國全球大氣再分析產品。《目錄》中的數據產品時序更長,部分產品覆蓋時間長度超過40年,能夠為氣候變化相關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據了解,新版《目錄》數據服務將于2月15日正式上線。屆時,用戶可以通過中國氣象數據網及其App、微信小程序獲取各類數據產品。在獲取數據的同時,用戶還將收到一份數據服務碼,相當于為每一位用戶每一次數據需求匹配的氣象數據身份證,包含數據提供者、使用者、內容、使用權限等信息,用于保障數據的權威性和獲取使用的合法性,確保數據質量放心、使用數據安心。
此次發布的是新版《目錄》的第一批數據和產品。據了解,2015年,中國氣象局率先發布《基本氣象資料和產品共享目錄》。7年多來,累計支持各類項目11639項,其中國家重大科研項目6300項,支撐取得的科技成果超過4050項;累計向21個行業45.9萬個注冊用戶提供了2055TB的氣象數據。根據對1839個企業注冊用戶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氣象數據為這些企業帶來的直接或間接效益累計超過14.2億元。
記者22日從安徽省氣象局獲悉,經過8個多月的準備工作,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氣科學試驗的各項外場觀測試驗于16日正式實施,預計將持續4年左右。2022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 中國氣象局共同推進安......
“莊稼耕耘看天,工程建設看天,民航起降更看天。”對于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甘肅分局(以下簡稱“民航甘肅空管分局”)氣象臺技術室副主任陳麗晶來說,“觀天問風”的航空氣象員不僅要給飛機飛行提供......
今年3月23日是第63個世界氣象日,主題為“天氣氣候水,代代向未來”。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18日在京啟動2023年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其間公布了“2022年度氣象現代化建設重大進展”,包括中國氣象......
央視網消息: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催生新發展動能。當科技和春耕相遇,會給麥田帶來了哪些新變化?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大顯身手,今年的春耕生產更有看頭。衛星觀苗情高分衛星遙......
當地時間3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批準通過新的全球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設施計劃,以填補關鍵信息空白,并支持采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該機構指出,當下許多涉及溫室氣體的國際和國家活動主要是由研究界支......
中新網2月23日電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23-25日,受弱冷空氣影響,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黃淮中東部、江淮、江南中東部、華南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4~6℃降溫,局地降溫8℃以上。此外,23日,西南地......
中國氣象局日前向社會發布新版《基本氣象數據開放共享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包含12類52種氣象數據和產品。新版《目錄》中自主研發產品占比大幅提升。其中,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模式數據、實況和再分析數據......
中國氣象局日前向社會發布新版《基本氣象數據開放共享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包含12類52種氣象數據和產品。新版《目錄》中自主研發產品占比大幅提升。其中,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模式數據、實況和再分析數據......
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2023年華南南部地區早稻播種期氣候條件較好,2月中下旬氣溫偏高、降水偏少的概率較高,整體利于早稻播種。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偏高;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部降水偏多,大部墑......
記者10日從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獲悉,由落戶該園區的企業研制的氣象探測衛星“西永微電園1號”和“西永微電園2號”,9日搭載星河動力航天公司谷神星一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