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8-23 13:54 原文鏈接: 中國科大實現活細胞的高分辨低功耗快速拉曼成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Zachary J. Smith教授團隊和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高婷娟教授團隊在拉曼生物成像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提出了一種基于線掃描拉曼成像系統和偶氮增強拉曼探針相結合的快速生物成像方法,實現了對細胞器動態過程的高分辨率、低功耗的影像。相關研究成果于2022年8月15日以“High-resolution low-power hyperspectral line-scan imaging of fast cellular dynamics using azo-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probes”為題在線發表于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拉曼成像是一種無標記的單細胞分析技術,能夠從分子水平獲得細胞的結構和組成信息,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研究領域。然而,拉曼散射截面十分微小,通常需要在高激光照度下歷經數小時才能獲得一幀細胞拉曼圖像,無法捕捉到細胞器的時空演變信息。相干拉曼成像技術能夠很大程度提高拉曼信號,但是該方法只能獲得窄帶拉曼光譜信息,需要較強的激光功率,并且設備昂貴。拉曼探針作為另一種拉曼信號增強方法,具有細胞可透過性、靶向性、低毒性等特點,但是常見的炔烴標記的拉曼探針還無法滿足高分辨率的快速細胞動態成像。為此,我們設計了一種動態偶氮增強拉曼成像系統,能夠是實現對細胞器動態過程的高分辨低功耗快速拉曼成像。傳統點掃描自發拉曼成像、相干拉曼成像和動態偶氮增強拉曼成像的比較如圖1所示。

    圖1.三種拉曼生物成像技術原理的比較,包括傳統點掃描自發拉曼成像、相干拉曼成像和動態偶氮增強拉曼成像。

           本研究工作采用了一種新型的超靈敏共振拉曼探針,即偶氮增強拉曼散射探針,在極大提高拉曼信號的同時,能夠抑制熒光背景。偶氮增強拉曼探針與傳統的5-乙炔基-2-脫氧尿苷(EdU)相比,相對拉曼強度提高了3-4個數量級(圖2a)。結合我們自主設計的線掃描自發拉曼成像系統,實現對偶氮增強拉曼探針標記后的活細胞中多種細胞器的快速拉曼成像,并且能夠獲得全拉曼光譜(500-3200 cm-1)信息。動態偶氮增強拉曼成像系統在低激光照度下(75 μW/μm2),成像速率最快可以達到3.5秒/幀,共聚焦空間分辨率為270 nm。

    圖2.(a)多種拉曼標記物的相對拉曼強度;(b)基于偶氮增強拉曼探針的線粒體、溶酶體和脂滴的同步成像。

           該動態偶氮增強拉曼成像系統用多種拉曼探針對細胞進行同時標記,實現了線粒體、溶酶體和脂滴的同步成像(圖2b);成功獲取了活細胞中線粒體和溶酶體的快速影像(圖3);通過溶酶體的影像數據,分析了溶酶體運動的生物物理動態屬性;通過加入解偶聯劑FCCP,研究了線粒體解耦動態過程。該動態偶氮增強拉曼成像系統能夠對細胞器動態過程進行定量且多元的成像,將為生物醫藥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幫助。

    圖3.利用動態偶氮增強拉曼成像系統對活細胞中線粒體和溶酶體的快速成像。

           中國科大工程科學學院特任副研究員于亞軍和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唐浴塵博士為本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科大Zachary J. Smith教授和華中師范大學高婷娟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論文作者還包括我校蘇州高等研究院儲開芹研究員。這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支持。


    相關文章

    中方領銜團隊破解輻射損傷細胞機制有望優化放療防護

    輻射可造成DNA損傷,進而導致細胞死亡等。中國科學家13日在英國《細胞死亡和分化》期刊上發表的新研究揭示了STING(干擾素基因刺激因子)蛋白通過結合DNA損傷響應蛋白PARP1合成的產物分子PAR(......

    工業生物技術VS生物制藥:基于細胞工廠下的多元發展

    工業生物技術和生物制藥生產利用生物學使細胞系統成為工廠,生產對人類有價值的分子。這些生物技術過程利用各種宿主生物,并涉及生物燃料、聚合物構件、抗生素和全細胞療法等應用。除了化學生產外,工業生物技術還可......

    我國學者成果入選《細胞》年度最佳研究論文

    圖開菲爾乳酸菌的傳播路線和演化歷史。橙色區域代表來自高加索區域的沿海岸線傳播的路線;紫色區域代表開氏乳桿菌亞種支系的內陸傳播路線,其中3,500年前的新疆菌株位于該支系的基部位置食品發酵是人類歷史上最......

    長春光機所攜手長光辰英,實現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重大突破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備團隊與長光辰英工程化團隊負責研制的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子課題——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完成結題驗收工作。深海蘊含著豐富、鮮為人知的......

    651萬!山東大學拉曼掃描電鏡采購中標結果公布

    一、項目編號:SDJDHD20240412-Z148/SHZB2024-1189(招標文件編號:SDJDHD20240412-Z148SHZB2024-1189)二、項目名稱:山東大學拉曼掃描電鏡采購......

    我國學者在造血干祖細胞基因組穩定性的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圖胚胎肝細胞通過分泌Fetuin-A蛋白維持造血干祖細胞基因組的穩定性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0108005、U23A20417、81730007、31872842、91442106)......

    成纖維細胞“變身”誘導心肌細胞

    該圖說明了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4和抗壞血酸的組合如何激活信號通路,促進誘導心肌細胞的成熟。這種方法有效地將成纖維細胞重新編程為具有改進結構和功能的心肌細胞。圖片來源:高麗大學韓國高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

    我國學者實現億原子級拉曼光譜量子力學模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商紅慧、楊金龍團隊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穎,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何曉等團隊合作,實現億原子級拉曼光譜量子力學模擬,成功入圍2024年戈登·貝爾獎。據悉,這是2024年入......

    6國科學家共話細胞與基因治療臨床試驗及轉化

    12月13日,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的支持下,細胞出版社與清華大學醫學院在清華校園聯合舉辦了2024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暨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從實驗室到臨床:細胞與基因治療的......

    防治心肌纖維化,科學家開發巨噬細胞改造策略

    12月5日,記者從良渚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張進研究員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宋默識博士研究組合作,首次報道靶向嵌合抗原受體巨噬細胞療法在治療心肌缺血再灌注導致的組織損傷和纖維化中的應用潛力。相關論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