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開菲爾乳酸菌的傳播路線和演化歷史。橙色區域代表來自高加索區域的沿海岸線傳播的路線;紫色區域代表開氏乳桿菌亞種支系的內陸傳播路線,其中3,500年前的新疆菌株位于該支系的基部位置
食品發酵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利用微生物進行生產實踐的行為,發酵奶制品可能是最早出現的發酵食品。不過,盡管人類食用發酵奶制品的歷史悠久,但對于人類如何應用、傳播和馴化發酵微生物,以及微生物如何與人群協同演化、互利共生依然所知甚少。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41925009)的長期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團隊歷經十一年自主研發捕獲探針,從世界最古老的奶酪中獲得了距今3,500年的高質量開菲爾乳酸菌基因組,實現國際首個古代發酵微生物的全基因組研究。結果表明,不同于來自高加索區域的沿海岸線傳播的路線,古代新疆開菲爾乳酸菌位于東亞內陸支系的基部位置,揭示出開菲爾乳酸菌及相關發酵技術的另一條獨立的、從新疆傳播至東亞內陸的新傳播路線,為厘清新疆塔里木盆地古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技術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獨特的遺傳學證據。此外,研究發現,在過去數千年里,開菲爾乳酸菌中與耐藥機制、細菌自身免疫及減輕人類腸道炎癥反應相關的功能性基因發生了演變,這是其菌株本身適應性演化以及人類長時間偏好性馴化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發現揭示出進化時間尺度上人類與乳酸菌協同演化、互利共生的分子機制,對深入理解人類與微生物復雜的相互作用關系、共生微生物遺傳多樣性的形成機制及現代微生物抗性基因的演化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
此項成果以“青銅時代奶制品揭示人類與乳酸菌相互作用史(Bronze Age cheese reveals human-Lactobacillus interactions over evolutionary history)”為題,于2024年9月25日發表于《細胞》(Cell)期刊,被哈佛教授評價“開辟了古DNA研究的新前沿領域”,并于近日入選了《細胞》評選的年度最佳研究論文(Best of Cell 2024)。
圖開菲爾乳酸菌的傳播路線和演化歷史。橙色區域代表來自高加索區域的沿海岸線傳播的路線;紫色區域代表開氏乳桿菌亞種支系的內陸傳播路線,其中3,500年前的新疆菌株位于該支系的基部位置食品發酵是人類歷史上最......
圖胚胎肝細胞通過分泌Fetuin-A蛋白維持造血干祖細胞基因組的穩定性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0108005、U23A20417、81730007、31872842、91442106)......
該圖說明了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4和抗壞血酸的組合如何激活信號通路,促進誘導心肌細胞的成熟。這種方法有效地將成纖維細胞重新編程為具有改進結構和功能的心肌細胞。圖片來源:高麗大學韓國高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
12月13日,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的支持下,細胞出版社與清華大學醫學院在清華校園聯合舉辦了2024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暨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從實驗室到臨床:細胞與基因治療的......
12月5日,記者從良渚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張進研究員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宋默識博士研究組合作,首次報道靶向嵌合抗原受體巨噬細胞療法在治療心肌缺血再灌注導致的組織損傷和纖維化中的應用潛力。相關論文......
科技日報北京12月4日電(記者張夢然)荷蘭胡布雷希特研究所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類器官。這種類器官能夠模擬人類胎兒胰腺的早期發育過程。這項技術的重大突破是重建了胰腺完整結構,包含三種關鍵細胞類型——腺泡細......
11月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雪飛團隊與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田亮團隊展開合作的最新成果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合作團隊開發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與公開單細胞數據集的解卷......
根據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將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細胞與基因治療專項擬立項項目予以公示。公示鏈接:http://svc.stcsm.sh.gov.cn/public/gui......
約翰霍普金斯金梅爾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16個基因,乳腺癌細胞在逃離腫瘤的低氧區后,利用這些基因在血液中存活。每一種都是阻止癌癥復發的潛在治療靶點,其中MUC1已經在臨床試驗中。這項研究于9月2......
據日媒10月31日報道,由東京大學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稱,他們使用倉鼠的細胞進行實驗,實現了部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