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1-21 12:20 原文鏈接: 中科院離子束誘變技術破解水稻秸稈還田難題

      農作物秸稈還田利用一直是困擾農業生產的難題。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專家利用離子束誘變技術,改變水稻莖稈細胞結構,使之在田間脆而不易倒伏,成熟收獲時普通收割機耕過,這種“脆稈”隨即“粉身碎骨”,就地還田肥地。

      農作物秸稈還田可以讓氮、磷等有效營養元素返回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但由于作物秸稈柔韌,機械難以粉碎。所以每逢收獲季節,農民們只好焚燒秸稈,不僅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還造成生物質資源浪費。

      “如果能讓秸稈變脆,就可以輕松將其粉碎。”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離子束生物工程實驗室劉斌美博士說。在此之前,海內外許多研究人員在尋找讓秸稈變脆的方法,但結果一直不理想。

      劉斌美介紹說,他們的課題組從作物品種自身的遺傳入手,利用離子束輻照水稻種子,改變莖稈細胞木質素、纖維素含量和比例。

      經過反復、大量實驗后,這個課題組獲得了一個突變體樣品,其生長成熟后莖稈脆而不倒,葉片和谷粒都不表現脆性,能夠進行正常的田間操作。進一步研究表明,該突變體變脆主要是莖稈細胞纖維素含量降低、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增加所致。

      為評價該突變體的應用潛力,離子束生物工程實驗室在合肥市肥西縣開展了大面積田間生產試驗,其表現出生長能力強、抗倒伏的特點,產量增加5%左右;抗病蟲性沒有明顯變化;成熟期機械收割,其秸稈容易粉碎,粉碎的秸稈長度85%以上小于5厘米,最長不超過10厘米。同時,脆稈水稻適宜家畜飼用,是畜牧業很好的飼料來源。

      劉斌美介紹說,課題組還在進一步研究這種脆稈水稻種植過程中的田間配套管理措施,包括化肥、農藥用量,栽培方式等,爭取將這項技術早日投入生產應用。

    相關文章

    石墨烯或將為土壤改良與農作物增產開辟新路徑

    北京旭華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華科技)自研的石墨烯光合作用增長液,在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用于小麥、玉米、番茄等作物試驗后,實現了10%至......

    小麥家族上新!國家審定通過135個小麥新品種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品種審定公告,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根據《種子法》《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有關規定,嚴格審核把關,審定通過了135個小麥新品種。從審定品種情況看,重點在兩個方面取得了新進......

    新疆:徹底摸清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

    6月28日,記者從新疆農業科學院獲悉,新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圓滿收官,徹底摸清了新疆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于6月中旬在沈陽完成項目驗收。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

    2023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24日,在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3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是從近兩年已結案的100余件植物新品種保護糾紛案件中,綜合考慮案例的社......

    國家農作物良種推廣目錄發布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以下簡稱“目錄”)。記者從農業農村部18日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目錄緊緊圍繞當前農業生產的用種需求,突出推介、引領、科普“三大定位”,重點推介......

    作物學十年:國自然基金項目資助、成果與展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883.shtm摘要作物學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生態安全、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占據重要......

    國家審定農作物新品種發布我國優質稻育種邁上新臺階

    從農業農村部獲悉,日前,根據種子法及《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有關規定,農業農村部公告發布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1384個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新品種。此次通過審定的水稻品種品質達國......

    遭受入侵時,植物中重新編程蛋白質機制是什么?

    北京8月30日,植物經常受到細菌、病毒和其他病原體的攻擊。當植物感知到微生物入侵時,其細胞內的蛋白質化學湯,也就是生命的主力分子中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發表于《細胞》雜志的一項新研究中,美國杜克大學研......

    種子方舟: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

    清明一過,73歲的山西翼城老農劉懷智從墻上取下一袋珍珠玉米“老種子”,又要開始播種了。產量不高,格外“嬌氣”,這把不起眼的小粒玉米,整個翼城只有他家還在種,卻讓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的科研人員如......

    基因編輯“流水線”助力作物病害防控

    華中農業大學謝卡斌課題組開發出一套名為“FLASH”的基因編輯“流水線”,不僅優化了整個基因編輯流程,還可用來快速鑒別基因編輯材料的“身份”,幫助找出農作物中與抗病、抗逆、產量等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的基因......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