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記者從新疆農業科學院獲悉,新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圓滿收官,徹底摸清了新疆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于6月中旬在沈陽完成項目驗收。
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2015年7月,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正式拉開帷幕。2019年,新疆啟動開展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
新疆作為祖國的西北邊陲,南北疆隔著天山山脈,氣候差異大,有著“三山”夾“兩盆”的獨特地理優勢,造就了豐富的物種資源。
在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中,新疆調查隊全面完成了89個縣(市、區)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和27個縣市的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任務,累計新征收集糧食、蔬菜、果樹、經濟作物、牧草等作物種質資源5579份,超額完成收集種質資源1679份,采集移交數據6萬余條,分14批次向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圃)移交了全部種質資源。篩選出了且末香蒜、橡膠草、麥蓋提土瓜、六十天玉米等近30份珍稀、特色、具有創新開發利用價值的地方品種或特色資源,其中“且末香蒜”被評為2022年度全國十大優異農作物種質資源。
新疆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有力提升了新疆種質資源收集與保護工作,進一步推動了新疆保護體系建設。2022年7月,新疆“一庫兩圃”成功入選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圃),分別是國家中亞特色作物種質資源中期庫(烏魯木齊)、國家新疆特有果樹種質資源圃(輪臺)、國家野生蘋果種質資源圃(伊犁)。新疆制定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種質資源庫(圃)管理規范》,同時籌建本級種質資源保護體系,結合國家種質資源保護體系作為雙重保障,為新疆乃至中亞干旱半干旱地區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保駕護航。
新疆農科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行動專家組組長徐麟表示,新疆此次開展的種質資源的普查與收集行動較1956-1957年、1979-1983年兩次開展的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工作具有覆蓋面廣、參與單位多、技術人員多等特點,基本覆蓋了新疆農作物主要區域、生態類型和作物類型,徹底查清了新疆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同時,此次行動培養鍛煉了一批種質資源人才,打造了一支穩定的從事種質資源保護的工作隊伍,為新疆及中亞干旱半干旱地區開展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6月28日,記者從新疆農業科學院獲悉,新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圓滿收官,徹底摸清了新疆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于6月中旬在沈陽完成項目驗收。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
24日,在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3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是從近兩年已結案的100余件植物新品種保護糾紛案件中,綜合考慮案例的社......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以下簡稱“目錄”)。記者從農業農村部18日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目錄緊緊圍繞當前農業生產的用種需求,突出推介、引領、科普“三大定位”,重點推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883.shtm摘要作物學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生態安全、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占據重要......
從農業農村部獲悉,日前,根據種子法及《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有關規定,農業農村部公告發布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1384個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新品種。此次通過審定的水稻品種品質達國......
北京8月30日,植物經常受到細菌、病毒和其他病原體的攻擊。當植物感知到微生物入侵時,其細胞內的蛋白質化學湯,也就是生命的主力分子中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發表于《細胞》雜志的一項新研究中,美國杜克大學研......
清明一過,73歲的山西翼城老農劉懷智從墻上取下一袋珍珠玉米“老種子”,又要開始播種了。產量不高,格外“嬌氣”,這把不起眼的小粒玉米,整個翼城只有他家還在種,卻讓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的科研人員如......
華中農業大學謝卡斌課題組開發出一套名為“FLASH”的基因編輯“流水線”,不僅優化了整個基因編輯流程,還可用來快速鑒別基因編輯材料的“身份”,幫助找出農作物中與抗病、抗逆、產量等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的基因......
農業農村部2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孫好勤在會上發布了10大農作物、10大畜禽、10大水產優異種質資源。農作物10大優異種質資源有:莊紅貢米、濮陽莛子麥、珍珠玉米、海蘿卜、芹......
12月1日,2020GCHERA世界農業獎在南京農業大學揭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帕梅拉·羅納德兩位科學家,憑借多年來在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