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醫學專家合作研究取得新成果,有效突破了目前膽管癌新藥研發所面臨的“瓶頸”:缺少準確、快速評價體外模型。該成果不僅有利于膽管癌新藥研發,同時可針對膽管癌患者,實現快速、有效的抗腫瘤藥物篩選和匹配,以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據了解,同濟大學附屬上海第四人民醫院腦研所劉瓊研究員團隊與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的合作,基于數字光處理技術的生物打印方法,創建了一系列3D膽管癌芯片。這些芯片很好模擬了天然膽管癌微環境與微結構。最新出版的組織與器官工程領域國際學術期刊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生物設計與制造》刊發了這項研究成果。
劉瓊介紹,3D生物打印技術可快速實現仿生微環境與微結構模擬,構建仿生器官芯片。這位專家解釋,生物3D打印技術是將生物材料(生物墨水)按組織器官功能、仿生形態學,生物結構、細胞類型、特定微環境等要求,用“三維打印(3D打印)”的技術手段制造出的體外3D結構模型或3D生物功能結構體,其具有個性化特點。
膽管癌因為高異質性、低生存率,迫切需要開發有效的治療藥物。然而,現有的膽管癌藥篩模型通常無效,這也是至今臨床上未有針對膽管癌有效藥物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2019年,劉瓊聯合Yu Shrike Zhang團隊,基于3D生物打印,構建了仿生膽管癌芯片模型。他們將膽管細胞、肝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作為模型進行3D生物打印。
據介紹,膽管癌是肝臟的原發性腫瘤,主要發生在肝外膽管腔內,因此,膽管細胞、肝細胞和血管在解剖學上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仿生膽管癌芯片模型在很大程度上類似于肝實質-血管-膽道系統的多細胞微環境和解剖微結構,可以用于篩選高效的抗腫瘤藥物。
劉瓊介紹,在試驗中,經過9天的培養,在膽管癌芯片模型中觀察到膽管癌細胞的以局部增厚的方式過度生長,這意味著模型的微觀結構和微環境有利于膽管癌細胞仿生生長和腫瘤增生。這位專家認為,未來,膽管癌芯片模型或將成為膽管癌研究和篩選治療方法的合適工具。
中美兩國醫學專家合作研究取得新成果,有效突破了目前膽管癌新藥研發所面臨的“瓶頸”:缺少準確、快速評價體外模型。該成果不僅有利于膽管癌新藥研發,同時可針對膽管癌患者,實現快速、有效的抗腫瘤藥物篩選和匹配......
膽管癌(又稱膽道癌)是最致命的癌癥之一。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剩下的患者只能采用維持生命的治療。膽管癌很罕見,它可源發于膽管內任何部位,尤其是肝臟外。老年人罹患此病的風險更高。之所以如此......
8月26日,從海外傳來消息,港股上市創新藥企基石藥業(香港聯交所代碼:2616)精準治療藥物艾伏尼布(ivosidenib)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用于既往接受過治療的攜帶經FDA獲......
今日,信達生物宣布達伯坦(pemigatinib)獲得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批準,用于治療成人接受過全身性藥物治療、腫瘤具有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2(FGFR2)融合或重排、不可手術......
導讀:近期,美國FDA批準了QEDTherapeutics,Inc.公司的一類新藥infigratinib用于治療符合特定標準的成年膽管癌患者。此前,該藥品獲得FDA優先審批和孤兒藥資格!Infigr......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MolecularCancerTherapeu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膽管癌(cholangiocarcinoma)患者如何對......
本周,美國FDA一共授予了4項孤兒藥資格(OrphanDrugDesignations)。在今天的這篇文章里,我們將與大家介紹這4款藥物。藥物名稱:TT-00420研發企業:南京藥捷安康(Nanjin......
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石藥業”或“公司”)合作伙伴AgiosPharmaceuticals,Inc.(以下簡稱"Agios")宣布,TIBSOVO(ivosiden......
德國制藥巨頭默克(MerckKGaA)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授予M7824治療膽管癌(BTC)的孤兒藥資格。就在2周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也已授予M7824治療BTC的孤兒藥......
兩種不同類型的癌癥可以在肝臟發育。更常見的惡性腫瘤是由肝細胞產生的肝細胞癌。不常見的是肝臟膽管癌(膽管癌),其來源于膽管細胞或未分化肝細胞。兩種癌癥都難以治療,近年來新診斷的病例數量有所增加。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