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的最新研究發現,全球約40%的城市和城市站點表現出城市化顯著加劇極端干旱的情況。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城市》。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能成12日表示,在城市不斷擴展背景下,上述發現將增強對城市化在局地干旱發生發展過程中作用的理解,為城市干旱的防災減災及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為揭示局地干旱與城市化的關聯,陳能成團隊聯合武漢大學、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美國西北大學等高校學者,結合全球歷史觀測數據、高分辨率模型模擬及未來情景預測數據,全面系統分析了全球城市化對局地干旱的影響。
“相較于中低強度的干旱,極端干旱在城市化下受到更顯著的影響。”陳能成介紹,研究發現,全球約40%的城市和城市站點表現出城市化顯著加劇極端干旱的情況,尤以中國東部、美國西部、印度和南非等地分布較為廣泛,以大型城市和植被覆蓋相對較少的城市更為顯著。
該團隊深入探討發現,城市區域愈加干燥和高溫的環境,極大地促進了對局地干旱的加劇。從無城市化到高度城市化的轉變,導致極端干旱嚴重程度增加了3%至9%。此研究還預計,未來30年,全球大多數區域的干旱情況會加劇。
陳能成表示,研究發現,增加城市植被面積有助于緩解局地干旱效應加劇,“這提示我們在今后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過程中,要重視城市熱島、城市干島等城市化現象與干旱之間的互饋,發揮城市綠地的調節作用,同時建設靈活可靠的城市供水系統。”
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教授庾強聯合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等3個國家19家單位的科研人員,發現了非優勢物種這一“密碼”,為更好地了解在未來氣候變化的情況下,草原生態系統怎樣響應長時間的干旱提供幫助。1......
古人類走出非洲后,在歐亞大陸的遷徙擴散、生產技術發展與氣候環境和地貌變遷存在什么聯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昝金波、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小敏以及研究員張偉林,聯合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教授Julie......
印度夏季風(西南季風)是亞洲季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6月左右季風爆發,通過大規模水汽輸送為印度半島貢獻超過70%的年降水,影響整個東亞地區的水文狀況。然而,季風環流的異常波動會引起旱災、洪澇及其他......
近日,比利時根特大學Petrova,IrinaY.和Miralles,DiegoG等人報道,觀測受限的預測實驗顯示,干旱期將長于預期。相關論文于2024年9月18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研究人員表明,......
中國西北干旱區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區之一,也是受氣候變化最為敏感的區域,升溫速率高于全國和全球平均水平。不僅如此,西北干旱區的氣溫變化呈現出明顯的季節差異。近日,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陳亞......
中美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的最新研究發現,全球約40%的城市和城市站點表現出城市化顯著加劇極端干旱的情況。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城市》。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
中美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的最新研究發現,全球約40%的城市和城市站點表現出城市化顯著加劇極端干旱的情況。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城市》。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
中美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的最新研究發現,全球約40%的城市和城市站點表現出城市化顯著加劇極端干旱的情況。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城市》。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
當前,中亞已成為全球最為顯著的干旱區之一。特別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速,該區域面臨冰川融化加速、湖泊縮小和水資源短缺等嚴峻挑戰。為研究中亞地質歷史時期以來的水文氣候變化,預測此地區未來降水趨勢及對社會發......
如何評估生態干旱?可能需要重新考慮如何定義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崔江鵬副研究員聯合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陳安平研究員等,通過系統梳理生態干旱研究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呼吁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