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人才藍皮書:中國創新人才發展報告(2023):科技創新人才與創新高地建設》。該書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和創新高地建設”規律和路徑深入研究,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決策參考。
藍皮書定位中國創新人才,聚焦“科技人才創新與創新高地建設”,通過收集創新人才與創新群體調查數據與統計數據,分為總報告、戰略篇、評價篇和區域篇四個部分,系統歸納了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以來,創新人才發展頂層設計與戰略謀劃、分布格局與結構層次、評價體系與趨勢預測、區域探索與經驗啟示,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藍皮書分析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創新研究群體、優秀青年和杰出青年、高級技能人才為代表的創新人才和創新群體規模、結構與基本走勢,指出以上四類創新人才規模穩步增長。
在基礎科學學科,以院士為代表的戰略科學家分布較為平衡,兩院院士規模基本相當,中國工程院院士人數的增幅略高于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增院士研究方向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四五”發展規劃》優先發展領域基本保持一致,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大部分來自“雙一流”高校和國內知名科研院所。
在基礎科學學科,新增優秀青年和杰出青年人數、創新研究群體數量的分布較為平衡,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基于戰略性、前瞻性國家科技長遠需求的戰略人才力量逐步增強,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任務以實現源頭創新成果的創新人才支撐格局日益完善,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具備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基礎。
藍皮書還指出,創新人才發展指數整體呈增長趨勢。預計2023年中國創新人才發展指數增長約15%,將持續加大創新人才投入和轉化力度以充分激發人才效能。
此外,藍皮書表示,京津冀城市群創新人才投入指數與創新人才轉化指數略呈下降趨勢,創新人才效能指數穩中帶降。長三角城市群創新人才發展指數總體平穩。
藍皮書建議,中國創新人才發展在戰略引領、評價分析、區域實踐三個方面應予以高度關注。創新人才發展戰略引領方面,探尋科技干部管理與人才隊伍建設的體制與制度變遷,分析創新高地建設與科技人才創新生態,總結北京、上海、粵港澳打造世界級創新高地的人才戰略舉措,以數字化技術提升創新高地的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創新人才發展評價分析方面,重點評價高水平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科技人才聯合創新效能與趨勢、科技人才共享成效與路徑、數字人才發展現狀、卓越工程師工匠精神內涵與回報。創新人才發展區域實踐方面,分析北京“卡脖子”技術突破與科技人才集聚態勢,總結上海建設人才高地與人才雙循環體系的經驗,探索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協同要素與機制創新,分析北京科技人才政策效果與人才隊伍建設。
首經貿黨委書記王文舉在發布儀式上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統籌部署,為新時代人才學研究與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與行動指引。一直以來,學校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為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貢獻了“經貿力量”。藍皮書匯聚了全國專家資源,學校將一如既往地搭建高水平的理論與實踐交流平臺,大力促進政、產、學、研在人才學領域的交流、分享與合作,為中國加快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貢獻力量。
社科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皮書研究院執行院長蔡繼輝表示,“人才藍皮書”系列是皮書系列中一項標志性的智庫成果。本次發布的藍皮書定位中國創新人才,揭示創新人才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基本規律,對推行人才強國戰略,實現人才驅動發展、人才引領創新的新格局起到重要作用。期待未來繼續與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研究基地和首經貿攜手并進,開創皮書研創的新天地,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人才創新發展新篇章。
作為藍皮書的主要編撰者,首經貿黨委副書記徐芳等各高校人才研究領域著名專家從科技人才成長規律、人才中心建設、人力資本與創新高地、上海人才雙循環體系等角度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此外,專家們還共同探討“藍皮書的意義與未來”。
記者12月8日從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天津市人社局)獲悉,為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實施、優化天津人才發展環境、加快集聚高層次人才,天津市人社局發布了《天津市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開發目錄(202......
10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人才藍皮書:中國創新人才發展報告(2023):科技創新人才與創新高地建設》。該書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和創新高地建設”規律和路徑深入研究,為加快建設......
10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人才藍皮書:中國創新人才發展報告(2023):科技創新人才與創新高地建設》。該書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和創新高地建設”規律和路徑深入研究,為加快建設......
為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和《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培養標準化人才隊伍,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工商聯五部門聯合印發《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
進入新時代,新型工業化以科技進步為重要動力,以高質量發展為內在要求,以綠色低碳發展為主要趨勢,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和新優勢,推動制造業發生根本性變革,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
7月17日下午,市委書記尹力會見國際基礎科學大會與會科學家代表,并出席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開園。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參加。尹力對國際基礎科學大會成功開幕表示祝賀,對各位科學家來京參會表示歡迎。他說......
6月30日~7月2日,“集智共創新時代·2023年拔尖創新人才聯合培養系列研討會(大連站)”在大連理工大學召開。在此次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
中華預防醫學會等單位昨天(3日)在北京啟動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以推動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特別是省和國家兩級公共衛生機構的總體能力提升。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的目標是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全......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單位和6個地方、為期2年的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拉開序幕。可以認為,以此為標志,本輪改革從以“破”為主的......
青海油田坐落在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茫茫戈壁大漠中。有民謠說:“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中石油青海油田公司職工一代接著一代干,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交出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