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5-11 09:41 原文鏈接: 光污染:星空下的隱形威脅

    瑞典作家漢娜·阿內森在《星塵》一書中,反思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書中記錄了一群青少年學生對“氣候變化讓你錯過了什么”這一問題的回答。其中,兩個回答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同一個問題——光污染。

    根據美國《科學》雜志稍早時間發布的《新世界人造夜空亮度地圖》報告中的數據,全球超過80%的人口以及幾乎所有的美國和歐洲人都生活在被光污染籠罩的天空之下。這種光污染導致每10個歐洲人中,就有6人無法目睹璀璨的銀河。在歐洲,高達88%的陸地居民在夜晚都受到光污染的侵擾。

    生物鐘和睡眠受影響最大

    光污染破壞了夜空美景,造成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每年,地球表面的照明面積和夜空中的人造光強度都在以驚人的2.2%的速度增長。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艾麗西亞·佩萊格里納強調,這種增長趨勢不容忽視。

    近期研究更是揭示了光污染對人們健康的嚴重影響。一項最近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中風》上的研究首次將增加接觸人造光、明亮的夜間室外燈光與較高的中風風險聯系起來。通過對28000多名成年人的數據分析,研究人員發現,與夜間較少接觸外部光線的人相比,那些暴露在更多光線中的人患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43%。

    此前研究表明,暴露于夜間室外光線與患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增加有關,而且還可能對人們的晝夜節律和夜間休息產生負面影響。這些都是中風的已知風險因素。

    佩萊格里納指出,夜間人造光的存在會對身體產生兩個直接影響:一是改變生物鐘,二是抑制褪黑素(睡眠激素)的合成。生物鐘是身體內部的計時器,它根據自然光和黑暗交替來調節生理和行為。然而,在夜間暴露于強大的人造光下時,這個計時器就會被打亂,導致晝夜節律發生改變,身體陷入混亂狀態。另外,褪黑素只在晚上分泌。因此推斷,人造光污染會對人們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沿海生態系統被殃及

    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的同時,光污染還對沿海生態系統產生了深遠影響。新西蘭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天空發光”現象對三鰭魚生長模式產生顯著影響,進而影響其覓食能力。這些魚類通常根據月相周期來繁殖和生長,但表層水域的夜間人工照明模式卻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

    惠靈頓市的光污染數據顯示,在距離市中心60公里的地方,夜間照明水平顯著升高。受此影響的三鰭魚樣本在生長模式上發生了明顯變化,其體形與正常魚類不同。這種變化不僅影響了它們游泳與覓食能力,還讓它們在明亮水域中的生活變得愈發艱難。

    在海洋生態系統中,即便是最微小的變化也有可能在食物鏈上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像三鰭魚這樣的小型物種,其數量的短期波動有可能演變為更大規模、更長期的影響,從而對遠洋漁業構成實質性威脅。

    城市過度照明需糾正

    面對光污染問題的嚴峻挑戰,人們急需采取行動以糾正城市過度照明的現狀。西班牙《國家報》指出,城市中的路燈、發光廣告顯示屏和其他光源越來越多,這不僅降低了城市的宜居性,還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佩萊格里納強調,光污染主要源于人造光濫用。因此,必須重新考慮人造光的利用方式。例如,采用更好、更可持續的照明解決方案,避免光線直射天空,并限制公共場所照明時間。她建議,采用人眼可見光譜范圍的燈光,同時避免使用白光燈等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光源。這類光源容易散射到大氣中,遮蔽夜空中的繁星,對天文活動構成干擾。

    佩萊格里納說:“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減少光污染對地球生態和人類健康的威脅,讓星空重新點亮我們的夜晚。”


    相關文章

    植物也能當“小夜燈”?中國科研團隊讓綠植綻放夜光

    中新網合肥8月15日電(張俊寧珊)中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中國首株基因編輯高亮度夜晚自發光植物。該科研團隊負責人李仁漢近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螢火蟲等生物發光基因植入到植物細胞,打造類似電影《阿凡達》中......

    寧波材料所在功能性纖維素基材料轉化利用治理光污染方面獲進展

    在現代建筑中,為了滿足居民采光需求,玻璃門、窗、幕墻等透明構件不可或缺。然而,這些透明構件會引起太陽光的反射。除了光能浪費外,這些透明構件還容易造成嚴重的室外光污染問題。雖然簡單增加玻璃組件的透明度可......

    光污染:星空下的隱形威脅

    瑞典作家漢娜·阿內森在《星塵》一書中,反思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書中記錄了一群青少年學生對“氣候變化讓你錯過了什么”這一問題的回答。其中,兩個回答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同一個問題——光污染。根據美國《科學》雜......

    光污染:星空下的隱形威脅

    瑞典作家漢娜·阿內森在《星塵》一書中,反思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書中記錄了一群青少年學生對“氣候變化讓你錯過了什么”這一問題的回答。其中,兩個回答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同一個問題——光污染。根據美國《科學》雜......

    新型激光木材可實現高效固態激光照明

    1月12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木質復合材料創新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可實現高效率固態激光照明的高霧度透光木質復合材料。團隊將其命名為木質激光散射體復合材料(以下簡稱激光木材)。這一研究成果日......

    光污染或致20年后難見星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071.shtm......

    光污染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淹沒星空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全球光污染正在淹沒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星空,而且情況每年都在惡化。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科學》。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亞利桑那州黑暗天空研究員JohnBarentine表......

    癌癥、肥胖等與過度接觸夜光有關

    《科學進展》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的光污染正在持續惡化——2012年到2016年每年10月份的衛星觀測數據表明,人工照明面積正在以2.2%的幅度逐年增長。研究人員通過掃描夜空照片,考察世界各......

    全球夜間越來越亮光污染加劇引人憂

    一項基于衛星數據的新研究發現,地球的夜晚正變得越來越亮,而這可能給人類乃至整個生態系統帶來不利影響。德國、西班牙等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分析了美國衛星上“可見光紅外成像輻......

    小燈泡價格如何繼續“親民”

     在持續多年政策補貼支持下,LED燈憑借節能環保的優勢和親民的價格,攻城掠地般地快速取代了傳統光源白熾燈,點亮千家萬戶。行業“十三五”規劃對這一利國利民的產品也給予了很高“期待”,到2020......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