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國愛肝日。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我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俗稱脂肪肝)發病率驟升。近10年來,中國的脂肪肝患者從18%躍升到29.2%。
與高發病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眾對脂肪肝的了解與認知情況嚴重不足。2018年,北京大學健康科學研究院肝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北京市普通民眾對脂肪肝的認識程度。結果表明,僅有31.2%的北京市民了解脂肪肝這種病,且即使在高學歷的政府工作人員中,也僅有5%的人對脂肪肝有較為充分的認識。
參與者在調查前和調查后對NAFLD認識的分布情況。Awareness and Knowledg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mong Office Employees in Beijing, China. Dig Dis Sci. 2019 Mar;64(3):708-717. doi: 10.1007/s10620-018-5389-5.
對脂肪肝的了解與認知情況嚴重不足常常會導致以下情況:很多中年人甚至年輕人的體檢報告單上都曾出現過輕度脂肪肝這樣的警告,卻認為它“無關緊要”而沒有引起重視。
但是,2020年10月發表在胃腸道頂尖雜志GUT上的一項瑞典51年隊列研究顯示,即使是輕度脂肪肝也會增加71%死亡風險,且風險與脂肪肝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該研究納入了1966-2017共51年間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脂肪肝的10568名患者,在進行了為期14.2年的中位隨訪時間后,4338名NAFLD患者死亡。與對照組相比,脂肪肝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升高93%。
根據疾病嚴重程度,脂肪肝可以進一步分為單純脂肪變性(輕度脂肪肝)、非纖維性脂肪肝炎(NASH)、肝纖維化以及肝硬化。且隨著疾病進展,肝硬化會逐漸引起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研究人員進行分層后發現上述四組不同亞組的患者死亡風險均明顯增加,分別為71%、114%、144%與279%!
NAFLD不同嚴重程度與累積全因死亡率隨時間的變化。Mortality in biopsy-confirme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cohort. Gut 2020;0:1-8. DOI: 10.1136/gutjnl-2020-323188.
此外,該研究指出,脂肪肝引起的高死亡風險主要與肝外癌癥以及肝硬化有關,而心血管疾病與肝癌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相對較小。
“該研究是第一個有詳細肝臟組織學檢查的全國性隊列研究,證實了脂肪肝增加全因死亡率的證據,”麻省總醫院的肝臟學專家Tracey G. Simon博士說,“這些發現有利于指導我們制定更為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防止脂肪肝進展為肝硬化,以減少脂肪肝患者的死亡率。
通常,脂肪肝被認為與肥胖有關,但去年5月份發表在Lancet子刊《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病學》上的一項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發現,四成脂肪肝患者都不胖,且合并癥還不少。通過對24個國家或地區的93項研究、共覆蓋1057.6萬受試者的數據分析發現,全球脂肪肝患者中約40%屬于非肥胖人群,近1/5還是瘦子。
該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非肥胖脂肪肝和瘦子脂肪肝患者中,39.0%處于非纖維性脂肪肝炎,29.2%與3.2%患者已進展為肝纖維化與肝硬化階段。
全球各國家和地區非肥胖脂肪肝患者占所有脂肪肝的比例。Global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outcomes of non-obese or lea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Aug;5(8):739-752.
doi: 10.1016/S2468-1253(20)30077-7.
所以,非肥胖甚至瘦子人群中也有大量的脂肪肝患者。肥胖不應成為脂肪肝篩查的唯一標準,即使是輕度脂肪肝也應該引起不同體重指數人群的關注與重視。
脂肪肝引起的高死亡風險主要與肝外癌癥以及肝硬化有關,那脂肪肝相關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呢?
2020年12月21號,發表在Nature上的綜述就系統地對脂肪肝相關肝癌發病情況進行了說明。
Global epidemiology of NAFLD-related HCC: trends, predictions,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doi: 10.1038/s41575-020-00381-6.
脂肪肝相關肝癌的風險因素
文章指出,目前已經確定的危險因素包括男性、高齡、合并糖尿病、肥胖、吸煙史、遺傳變異等。其中,糖尿病和肥胖是最為主要的驅動因素。2020年12月公布的兩份獨立的流行病學報告結果顯示,70%-74%的美國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肝。其中,6%-15%的患者已達到晚期肝纖維化。
因此包括美國內分泌學會、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協會、美國胃腸病學協會等學術團體都聯合聲明呼吁:糖尿病患者不要忘記篩查肝臟疾病。
脂肪肝相關肝癌的比例不斷攀升
有數據表明,從1990-2015年間,肝癌的發病率增加了75%,其中發病率及死亡率的重災區就在東亞地區。
目前,我國有脂肪肝患者近2.5億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推進及肥胖發生的增加,估計在2016-2030年間,脂肪肝相關肝癌的患病率將升高86%!
脂肪肝的監測與預防
總的來說,脂肪肝患者應將減肥、戒煙、戒酒作為首要的預防措施。有研究表明,體重減輕10%或更多,可以在90%患者中改善非纖維性脂肪肝炎,在45%患者中減輕肝纖維化。但目前尚不推薦將減肥手術用于脂肪肝相關肝癌的預防。
藥物方面,目前的多項研究及meta分析都認為,使用二甲雙胍能使肝癌風險降低約50%,但脂肪肝相關癌癥的研究證據尚不明確。因此,暫時不推薦使用二甲雙胍預防脂肪肝肝癌。同時,阿司匹林與他汀類藥物的抗炎、抗血管生成及減緩肝纖維化作用得到了認可。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確定最大的獲益人群。
綜上,雖然脂肪肝看似平平無奇,但它與你我隨行并有著嚴重的影響與后果。為此,我們要防患于未然。如果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如有意識地減少奶茶、飲料、果汁、蛋糕等的攝入,我們或許就能離脂肪肝甚至肝癌遠一點。
“今天要講我的一生做成的兩件半事,其實這些都是我和團隊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肝癌的早診早治,大幅度提高療效;第二件事,就是不能切除的肝癌,過去一般沒有活過5年,通過綜合治療,縮小后切除;另外半件事,......
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癌癥中位居前列,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超過90萬,死亡病例超80萬。在所有肝癌病例中,肝細胞癌(HCC)占比約90%,對肝細胞癌高危人群進行有效、高靈敏度的篩查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對肝......
“今天要講我的一生做成的兩件半事,其實這些都是我和團隊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肝癌的早診早治,大幅度提高療效;第二件事,就是不能切除的肝癌,過去一般沒有活過5年,通過綜合治療,縮小后切除;另外半件事,......
癌細胞是變色龍,其會完全改變代謝狀況從而不斷生長,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上題為“ArgininereprogramsmetabolisminlivercancerviaRBM39”的研究報告......
哈佛大學醫學院張學宏教授等人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上發表了題為:Sugar-SweetenedandArtificiallySweetenedBeveragesandRiskofLiverC......
近日,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黃愛龍/唐霓團隊在代謝領域權威期刊CellMetabolism上在線發表了題為Highdietaryfructosepromoteshepatoc......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影響全球25%的成年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在NAFLD進展的發病機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益生菌控制腸道菌群可能為肝臟疾病提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影響全球25%的成年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在NAFLD進展的發病機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益生菌控制腸道菌群可能為肝臟疾病提供......
中國是肝癌大國,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及早識別高危人群并對肝癌做出早期診斷是提高患者總體生存率的關鍵。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沈鋒教授研發創建了肝癌診斷模型(ASAP),用......
肝癌,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據世衛組織去年發布的全球癌癥統計報告(GLOBOCAN),中國每年新發肝癌超過41萬例,因肝癌死亡超過39萬例,分別占全球的45%和47%[1]。更觸目驚心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