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1月28日向媒體發布消息說,其近日在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上發布中文版《全球生命科學集群創新發展報告2024》,通過分析全球生命科學的創新趨勢及發展機遇和挑戰,揭示以都市圈或主要城市作為地理邊界的生命科學集群背后的人才、基礎研究和合作等幾大創新驅動力。
京滬等已成全球創新新興力量
《全球生命科學集群創新發展報告2024》稱,隨著生命科學領域的加速發展,以及世界各國不斷加大該領域的戰略布局和研發資助,生命科學已成為繼信息技術之后又一創新增長點。
中文版《全球生命科學集群創新發展報告2024》封面。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該報告根據科技出版物中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數據,并結合全球案例分析,對包括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上海張江科學城、蘇州工業園在內的全球22個具有代表性的生命科學集群進行客觀評估,分析它們的創新發展態勢,為理解生命科學集群創新發展演化提供全景式概覽和戰略性思考。
評估結果顯示,北美和歐洲國家在生命科學上的優勢相對明顯,是生命科學產業發展的重要陣地。但亞洲國家發展迅速,尤其以中國、日本和新加坡表現突出,其中北京、上海和蘇州等地,通過大力發展生命科學產業集群,已成為全球創新地圖上的新興力量。
全球科研人員保有量北京最多
《全球生命科學集群創新發展報告2024》提出,人才是創新與發展的基石。全球主要生命科學集群多位于經濟發達的城市,那里吸引和匯聚了發展生命科學產業所需的科研人員、技術專家、企業家、金融法律專家等各領域的人才。
各集群活躍科學家數量示意圖。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生命科學領域高水平科研人員多集聚在美國,但東亞是全球科研人員增長最快的區域,其中,北京是全球科研人員保有量最多的集群,2019至2023年間,其數量保持了近12%的復合年均增長率,上海的增速與北京接近。
基礎研究方面,全球生命科學集群的基礎科研能力驅動其整體創新活力。作為各大集群所在城市科研能力量化指標之一的論文發表量,2019至2023年間均呈現上升趨勢。從絕對數量來看,北京在全部領域的論文量最高,年均超過了20萬篇。在生命科學領域,論文量最多的為紐約,北京居第二位。
美國和歐洲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歷史積淀較深,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發文量占集群總發文量的比例超過60%,而北京、上海、蘇州、德里等發展迅猛的集群,生命科學領域的集中度相對較低,其優勢在于所有學科均在迅速發展,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趨勢帶來重要發展機遇。
合成生物學、腦科學、表型組學、計算生物學、基因與細胞治療等都是生命科學近年來的前沿方向,突破性成果層出不窮。北京在這五個方向上的研究都非常活躍,論文數量上位列全球之首;倫敦、波士頓和紐約均側重于計算生物學、基因與細胞治療;上海則側重于基因與細胞治療。
生命科學國際合作日趨深入
在合作與轉化方面,《全球生命科學集群創新發展報告2024》顯示,全球生命科學的國際合作日趨深入,交流合作能力已成為發展的關鍵。紐約、波士頓、倫敦的國際合作論文數量遠超其他集群。歐洲集群的國際合作論文占比均超過80%。
各集群論文發表量變化示意圖。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高校、院所、企業集聚的區域應用轉化能力更強。論文被專利、政策、臨床實驗引用的頻次常被用來研究基礎科研向產業轉化的活躍度。2019到2023年的數據顯示,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所在的北京是全球引用頻次最高的集群,總頻次約6.3萬,集群所在的紐約、波士頓、華盛頓的總頻次則超過5萬。
該報告還深入分析波士頓、西雅圖、巴黎、北京、上海五個生命科學集群的創新實踐,顯示創新發展模式上的多樣性,以及科研機構創新策源、跨國公司全球研發、臨床試驗和市場資源整合、園區賦能、風投資助、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等共性要素。此外,在全球范圍內,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推動生命科學產業發展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前,投融資遇冷、科技競爭、生物倫理、規則標準接軌等問題為生命科學發展帶來多重復雜挑戰。但另一方面,生命科學前沿技術突破也為產業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展望未來,大力引育高水平人才仍是贏得競爭的關鍵。
《全球生命科學集群創新發展報告2024》由施普林格·自然旗下自然科研智訊團隊獨立分析和編制。施普林格·自然大中華區總裁安諾杰(Arnout Jacobs)表示,該報告通過多維度的定量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全球主要生命科學集群的創新優勢,以及未來合作的廣闊前景,希望能助力各利益攸關方尋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長點,更好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促進國際合作和良性競爭。
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1月28日向媒體發布消息說,其近日在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上發布中文版《全球生命科學集群創新發展報告2024》,通過分析全球生命科學的創新趨勢及發展機遇和挑......
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1月28日向媒體發布消息說,其近日在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上發布中文版《全球生命科學集群創新發展報告2024》,通過分析全球生命科學的創新趨勢及發展機遇和挑......
2024年11月,美國知名風投公司AtlasVenture發布了年度醫藥行業回顧視頻,聚焦行業創新趨勢。他們梳理出2024年度醫藥領域的50個代表性創新趨勢詞匯,并精選其中6個最具代表性的趨勢,包括:......
ACAIC2024主題論壇二:生命科學創新與下一代分析儀器2024年11月15-16日,第九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2024)在廣東深圳隆重召開。大會次日,主題論壇二“生命科學創新與下一代分......
近日,河南師范大學連續發布多個中標公告,采購儀器設備包括高分辨冷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超靈敏全譜段熒光光譜儀、雙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系統、核磁共振波譜儀等,中標總金額超過1.1億元,中標產品品牌有HI......
近年來,《中國制造2025》、《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以及《“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等多項重要政策文件的相繼出臺,均彰顯了國家對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與生物經濟先......
“我們孵化的3款心血管領域首創產品,可快速檢測診斷暴發性心肌炎、心梗后心衰、主動脈夾層,目前均處于臨床階段,計劃明年上市。”11月7日,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創院”)院長助理王慧中說,武......
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以來,默克每年都會以各種形式參與。隨著溢出效應持續放大,進博會已然成為跨國藥企拓展中國市場的重要平臺。11月6日,2024第七屆進博會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默克集團與成都東部新......
來自生命科學的前沿研究,始終是化妝品行業創新的重要源泉。而在探索生命科學的邊界中,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技術正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尤其是在蛋白質科學領域,AI技術的應用正在揭開蛋白質的神秘......
近日,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盛溯源”)已完成1.5億元B輪融資首關。本輪融資由廣州產投領投,聯合中源投資、國聚創投、合肥高投和老股東君聯資本等機構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速推進中盛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