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和天然藥物是我國中醫藥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化學成分較為復雜,從中靶向發現并制備具有特定強生物活性苗頭分子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藥物化學與其他學科交叉創新的重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軍麗團隊利用一種新型發光納米材料-硅納米粒子,構筑了熒光硅納米粒子藥物篩選新體系,簡單、快速、可視化地實現了α-糖苷酶活性評價及其抑制劑篩選(如圖)。
科研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的α-糖苷酶底物α-熊果苷,該底物在α-糖苷酶的酶促催化下可定量地轉化為對苯二酚和葡萄糖。研究向上述體系中引入硅烷化試劑N-(β-氨基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酶反應產物對苯二酚與該硅烷化試劑在溶液體系中原位反應生成橙色并發射黃色熒光的硅納米粒子,進而實現了α-糖苷酶活性的比色和熒光信號雙輸出多模態測定。該研究為α-糖苷酶的檢測提供了新思路,并開啟了新穎底物設計條件下的酶活性評價及其抑制劑篩選(Analytical Chemistry)。
同時,研究人員還利用熒光硅納米粒子,構筑了間苯二酚熒光增敏分析新方法(Microchimica Acta)、甲硫氨酸和銅離子“off-on switch”熒光分析新方法(Talanta),為新型熒光納米粒子條件下的天然藥物活性篩選和新藥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科院“西部之光”交叉團隊項目、甘肅省重點研發計劃、蘭州化物所“一三五”重大突破項目的支持。
2024年11月9日-11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四川大學承辦,四川省分析測試學會協辦的“首屆分析科學與儀器大會(NCASI2024)”在成都舉辦。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分析科學,創造未來”,聚焦產業......
11月1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適用《M12:藥物相互作用研究》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指導原則及問答,全文如下國家藥監局關于適用《M12:藥物相互作用研究》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指導原則及問答文......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抗體偶聯藥物臨床藥理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了鼓勵和引導工業界有效開展抗體偶聯藥物的臨床藥理學研究,獲得其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等特......
今日上午8點,隨著恒瑞醫藥(600276.SH)、海思科(002653.SZ)、信立泰(002294.SZ)等企業代表被點名開始進入會場,2024國談第二日正式開始。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昨日鏖戰8個小......
關于公開征求《罕見病藥物臨床藥理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科學指導和規范罕見病藥物的臨床藥理學研究與評價,促進罕見病藥物的研發,我中心組織起草了《罕見病藥物臨床藥理學研究技術指導原......
《柳葉刀》最新發布的全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研究顯示,2025年至2050年間,抗微生物藥物耐藥預計直接導致超過3900萬人死亡。抗微生物藥物耐藥已成為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脅,由此導致的死亡人數將在未來幾十......
鐵死亡是一種鐵依賴性的、非凋亡性、程序性細胞死亡,因其獨特的機制在腫瘤治療和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引起廣泛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杭州醫學所)研究員覃江江課題組、程向東教授團隊聯合研......
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心血管研究》最新發表一篇生物學論文稱,研究表明,常用于治療多發性硬化癥的藥物醋酸格拉替雷(Glatiramer-acetate......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研究論文:來自美國猶他大學的科研人員在致命的芋螺(雞心螺)毒液中發現了一種新毒素,其特殊而持久的作用有望幫助科學家設......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刁星星課題組、陳浩課題組,運用放射性標記技術,成功合成[14C]ARV-110作為PROTAC(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的代表性模型化合物,并揭示了PROTAC在口服生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