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科學家6月26日宣布,“鳳凰”號火星探測器首次品嘗火星北極土壤的實驗結果表明,火星土壤同地球極為類似,其中含有一些生命所需的礦物質。
鳳凰號的機械臂將火星土送入濕化學實驗室
本周早些時候,“鳳凰”號使用長8英尺(2.4米)的機械臂將少量火星土壤樣本遞送至機載實驗室。“鳳凰”號像一個化學家一樣,將土壤樣本與取自地球的水摻在一起,倒入一個燒杯中攪拌。燒杯內壁的傳感器可以探測土壤的pH值,尋找“營養物”的痕跡。
研究人員表示,實驗初步結果表明土壤的pH值在8至9之間。當pH小于7時,溶液呈酸性,當pH大于7時,溶液呈堿性。“鳳凰”號還探測到混合物中存在鎂、鈉、鉀、氯化物等。庫納維斯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舉行的電話會議上說:“這非常類似于地球上的土壤,除了沒有有機物。”在地球上,蘆筍、青豆、蕪菁等植物可以在這種環境下種植,喜歡化學物的細菌也能在這種環境下茁壯生長。
最新發現增加了火星北極平原可能具有適宜原始生命生存條件的可能性。“鳳凰”號火星探測器于5月25日著落這顆紅色星球,對火星北極的宜居性展開研究。來自塔夫斯大學的“鳳凰”號探測任務科學家薩姆·庫納維斯(Sam Kounaves)說:“火星北極并不存在阻止生命的條件。事實上,那里的環境條件看上去非常友好,并沒有什么有毒物質。”
“鳳凰”號迄今尚未探測到被認為是生命基本構造單元的有機碳。上周,“鳳凰”號發現了火星北極地表有冰的證據。科學家普遍將液態水、穩定的能量來源和有機化合物或含碳化合物視為宜居地區的三要素。最新實驗是用于測試火星土壤是否含有礦物質。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行星科學家戴維·佩奇(David Paige)表示,目前得出火星土壤中發現的礦物質是否支持生命的結論還為時尚早。佩奇沒有參與這次“鳳凰”號探測任務。他說,最新發現并不令人吃驚,因為巖石會隨著時間風化,少量礦物質會同土壤融合。佩奇說:“對火星土壤的構成依舊存在大量疑問。”
“鳳凰”號探測任務科學家表示,在下一次實驗中,將會把火星土壤加熱至高溫,探測水蒸氣中的氣體。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威廉姆·博伊頓(William Boynton)說:“這些土壤顯然在過去與水相合。”旨在尋找有機物的加熱實驗并沒有產生有關碳的決定性證據。科學家打算研究取自火星地表更深處的另一批土壤樣本。
相關新聞
5月10日,復旦大學化學學科百年啟動儀式暨校友“智匯”高峰論壇在江灣校區化學樓舉行。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1984級化學系無機化學專業校友、復旦大學校董譚瑞清捐贈人民幣1......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曾江源團隊在全球尺度遙感土壤水分產品時空填補方法發展、對比與驗證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圍繞傳統偏差校正方法與機器學習方法在填補全球尺度主被動微波土壤水分衛星(SM......
科學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研究發現位于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平原南部的“祝融號”著陸區,地下10米~35米深處存在多層傾斜沉積結構。這些地質特征與地球海岸沉積物高......
去年12月,根據《化學世界》報道,英國的赫爾大學已確認將關閉其化學系,因該系“在財務與教育上不再具有可持續性”。根據那篇報道的統計,過去的一年里,英國已有多所大學制定了關閉化學課程或整個化學系的計劃,......
為規范監控化學品數據申報工作,提高國家宣布質量,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26日發布《關于印發〈全國監控化學品數據申報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宣布工作規范(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規范”)。該規范依據《中......
在天空中,火星很容易就被識別出來,因為它有著所有裸眼可見行星中最獨特的顏色——紅色。很久以前,人們就對火星這一抹獨特的紅色著迷不已。為了配合這顆星球猩紅的顏色,羅馬人以嗜血的戰神“瑪爾斯”為它命名。而......
土壤中低滲透孔道中物質傳輸受限,成為土壤污染修復的關鍵瓶頸。電動傳輸可提高低滲透土壤污染物和降解菌的可達性,熱效應提高污染物降解菌的遷移活性,兩者結合預期可實現土壤物質的精準靶向傳輸,但其傳輸和耦合熱......
農業干擾作為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全球擾動和全球變化驅動因子之一,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過程產生深遠影響。農田是糧食的主要來源,世界上巨大的人口壓力使人類不得不通過頻繁耕作、施肥和使用農藥等集約化做法來增加......
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獲悉,該院科研人員提出全球土壤水分站點空間代表性及其影響因素評估的新方法。該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現有全球土壤水分站點在衛星數據產品驗證中的可用性,......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推薦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2024年度化學科學部資助結果公示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實施方案(試行)》要求,現將2024年度化學科學部資助的專家推薦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