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是控制植被分布的重要因子,所以氣候變化可能改變植被分布格局。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趙東升博士和吳紹洪研究員選用生物地理和生物地化過程的耦合模型BIOME4,根據中國植被-氣候特征,對模型的生物氣候控制因子重新進行了定義。
研究人員與現實的自然植被圖對比表明,改進后的模型可以較好的模擬中國自然植被的分布狀況。應用改進的BIOME4模型,以PRECIS輸出的區域氣候數據為驅動,模擬了IPCC特別排放情景中A1B,A2和B2情景下,中國自然植被分布對未來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表明,未來氣候變化對中國的自然植被存在著明顯影響。氣候變化可能增加熱帶森林、暖溫帶森林、稀樹草原、耐旱疏林、草地和干旱灌叢的分布面積,而減少溫帶森林、寒溫帶森林、荒漠和苔原的面積。中國東部地區的植被分布界線將明顯北移,寒溫帶森林和熱帶森林最為明顯。在青藏高原,苔原的分布區將可能向更高海拔地區移動。
相關研究發表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Dongsheng Zhao, Shaohong Wu (2013) Responses of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DOI: 10.1007/s00704-013-0971-4)。
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第一資本體育館內簽署一系列行政令,其中包括美國將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特朗普撤銷近80項拜登政府的行政命令,實施聯邦法規凍結以控制官僚體系、......
“在這個從氣候變化到公共衛生危機等方面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的時代,科學在尋找可持續解決方案方面的作用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12月5日,2024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開幕,聯合國教育、科......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成杰團隊通過研究確定微生物生物量特定潛在生長率在地理氣候梯度上的變化,確定這種變化的潛在驅動因素,并研究對土壤C循環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研究使用18O標......
中新網西安9月27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7日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徐國保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長文“JetstreamcontrolsonEuro......
始新世-漸新世氣候轉折期是一次全球快速變冷事件。這次事件是現代冰室氣候的開端,受到構造活動、海陸位置與古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而陸地生態系統對這一事件的響應具有空間異質性。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谷歌研究公司的StephanHoyer與合作者開發了一個機器學習模型,能進行準確的天氣預測和氣候模擬。該模型名為NeuralGCM,能超越部分現有天氣和氣候預測模型,有望比傳統模型節省大量算力。相關研......
·氣候變化本身并不直接導致肺癌,但會加劇空氣污染,而長期暴露在空氣質量差的環境中是患肺癌的已知危險因素。極端天氣可能導致肺癌治療延誤,對藥物藥代動力學造成挑戰,導致放射中斷,沖擊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導......
6月28日,第十次金磚國家環境部長會議在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舉行。會議以“金磚十國新格局下擴大務實合作的前景”為主題。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致開幕辭并作主題發言。會議由俄羅斯自然資源和生態部部長......
近日,全球多國持續遭遇高溫天氣。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出現了超過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南部信德省此前更是出現52攝氏度的高溫,逼近歷史極值。在印度東部、北部以及西部的大片地區,高溫天氣帶來不利影響。據國外......
名稱關于印發《氣候投融資試點成效評估方案》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4-00164分類應對氣候變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