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溫室氣體導致地球系統能量增加,表現為全球變暖,然而地球系統增加的能量中有超過90%儲存在海洋中,全球海洋熱含量變化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的 “指針”。估計全球海洋熱含量的變化是氣候變化研究的一個基本問題。然而,海洋觀測系統在不斷變化:在上世紀(1966-2001年),海洋主要是基于船舶的觀測系統;而在2001年之后,Argo浮標觀測網逐漸構建,成為最主要的海洋觀測系統。這兩個主要觀測系統對海洋的空間采樣有很大差異(圖1):船舶觀測系統主要分布在主要航線附近:如北半球中緯度(圖1b);而Argo觀測系統有較為完整的全球覆蓋(圖1c)。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成里京和朱江發現:由于上述海洋觀測系統的轉變,全球上層(0-700m)海洋熱含量在2001-2003年存在一個“突變”(圖1a)。這個 “突變”使得1990-2012全球海洋熱含量變化趨勢被高估40%。研究指出:船舶觀測系統(1966-2001年)主要采樣了變暖速率較快的海區,而中東太平洋,南大西洋等變暖速率較慢的區域缺乏足夠的觀測;而這兩個區域均能被Argo系統覆蓋。這種不均勻的采樣是造成2001-2003年熱含量估計突變的主要原因。

      考慮到這種觀測空間分布變化造成的偏差,他們進一步提出一種新的估計全球海洋熱含量趨勢的方法,并得到了 1966-2012年全球上層700m熱含量變化趨勢:為0.36 ± 0.08 W m-2。新的估計較過去國際不同小組得到的估計(如IPCC-AR5)快約20~30%。

    圖1:(a) 全球0-700m海洋熱含量變化時間序列。紅色陰影為觀測觀測的數據量,藍色陰影為Argo觀測數量;(b) 船舶觀測系統主要觀測區域;(c) Argo觀測系統的觀測區域;(d) Argo觀測系統相比于船舶系統增加的觀測區域。

    相關文章

    我國科學家解譯冰期深海大洋調制千年尺度大氣二氧化碳多模式變化之謎

    10月26日,《自然—地球科學》在線發表嶗山實驗室于際民研究員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該研究結合深海酸度數據和冰芯二氧化碳記錄,揭示兩極海域之間的交互作用通過多種模式來調節大洋深海通風狀況。這些模式可以解......

    這個實驗室與高校共建“廣州大學海洋科學學院”

    10月23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實驗室)與廣州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建“廣州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據了解,本次合作雙方秉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整合各自優勢資......

    海洋所等在海洋障礙層結構反演重構方面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尹寶樹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針對海洋障礙層結構反演重構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ResearchCo......

    “海洋移動信息網絡理論與關鍵技術”專項項目

    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的實施和“智慧海洋”工程的推進,海洋活動愈發頻繁,海洋業務種類愈發多樣,對高效、穩定、可靠的信息交互需求也愈發迫切。然而,海洋基礎通信設施非常有限、海洋氣象狀況多變、海水影響機理復雜,......

    西湖大學李曉波團隊發現海洋光合作用關鍵色素合成酶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小波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了題為:Achlorophyllcsynthasewidelyco-optedbyphytoplankt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揭示......

    我國自研海洋拖纜地震勘探采集“海經”系統,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業

    10月3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載我國自研海洋拖纜地震勘探采集裝備“海經”系統,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業,發布了我國首張超深水三維地質勘探圖,標志著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關......

    “海經”系統完成首張3000米深水地質勘探圖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今天(3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洋拖攬地震勘探采集裝備“海經”系統,順利完成在深度3000米以上的超深水海域的油氣勘探作業,目前,根據前方報道團隊最新消息,通過現場數據處理,首張由我......

    科學家、藝術家、歷史學家眼中的海洋什么樣

    人們很容易把海洋想象成一個盛載著憧憬、冒險和創新的地方,卻又對它知之甚少。大海與大洋有什么區別;海洋與陸地有明確的界限嗎;在海浪中,流動的是能量還是海水;打撈沉船上的貨物是否是合法的行為;斯皮爾伯格的......

    “每件標本都在講述海洋的故事”

    奔赴浩瀚的大海采集標本,認真挖掘標本背后的價值,持續開展海洋科普活動……在海洋生物標本收藏量居亞洲首位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海洋工作者加大科普力度,帶領參觀者開啟奇妙的海洋探秘之旅,讓更多人了解......

    海洋生物“霸主”易位之謎獲揭示

    在三疊紀以前的海洋里,腕足類動物在溫暖的淺海中繁衍生息,是海洋中最常見的底棲生物,比體型相似的雙殼類繁盛得多。但在二疊紀—三疊紀之交(2.52億年前)生物大滅絕后,雙殼類迎頭趕上并超越腕足動物,遍布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