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代測序技術的發展和全基因組測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成本的不斷下降,基于WGS的分離群體分組分析(Bulk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已經成為快速定位候選基因的常規工具,但已報道的方法依然有待完善。例如,依賴于自交系雜交的QTL-seq策略,需要后期耗費大量精力進行精細定位;而基于突變體的Mutmap策略,雖然不需要后期進行精細定位,但依然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用于突變體的自交與回交。這些方法的不足限制了大規模開展功能基因定位的效率。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大豆分子設計育種重點實驗室馮獻忠團隊,圍繞大豆突變體功能基因定位,報道了一種稱為M2-seq的改良版WGS-BSA方法。它是一種快速有效的突變基因定位工具,僅基于M2代材料即可實現候選因果突變位點的快速定位,與以前報道的需要更高世代自交與回交的方法(例如,Mutmap)相比,在時間成本和測序費用成本上都更具有優勢。利用M2-seq方法,在不知道突變植株的野生型變異信息情況下,通過M2群體之間的相互比較,背景變異即可被有效地去除。此外,利用 ΔSNP-index的絕對值可以有效去除由相鄰突變等位基因的排斥連鎖引起的突變頻率信號波動,從而有助于定位靶基因中的因果突變。本研究展示了M2-seq在10個獨立的大豆M2突變體群體中成功定位因果突變。研究表明,基于M2世代的M2-seq方法可以加速基因定位,尤其是在世代間隔較長的植物物種中。
本研究以“A robust and rapid candidate gene mapping pipeline based on M2 populations”為題在國際期刊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發表。東北地理所博士研究生周煌凱為論文第一作者,馮獻忠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相關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
韓國浦項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SangminLee與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DavidBaker合作,通過使用人工智能模擬病毒的復雜結構,開發了一種創新的治療平臺。相關研究成果......
種質資源所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和評價創新團隊在綠豆(Vignaradiata)基因組組裝及馴化機制研究上取得新進展。研究論文“Telomere-to-telomere,gap-freegenomeo......
德國科學家對生活在約4.5萬年前的歐洲早期現代人已知最古老的基因組進行了分析,該研究為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的混血時間提供一個更精確的日期,即距今4.5萬年至4.9萬年前的一次事件中。這比之前估計的時間更......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瓜類研究一室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左進華團隊合作,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高水平農科院建設)項目等的資助下,研究揭示了蒲瓜基因組組成和進化關系及果實生長發育......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我們見證了生命科學領域的飛速發展與深刻變革,而這一切的起點,正是1953年4月25日,詹姆斯·沃森博士與弗朗西斯·克里克博士在《自然》雜志上揭示DNA雙螺旋結構的偉大時刻。為紀念這一......
約翰霍普金斯金梅爾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16個基因,乳腺癌細胞在逃離腫瘤的低氧區后,利用這些基因在血液中存活。每一種都是阻止癌癥復發的潛在治療靶點,其中MUC1已經在臨床試驗中。這項研究于9月2......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
通過轉錄組測序獲得人的基因表達譜數據,能進一步挖掘疾病相關的生物標志物,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目前,由于轉錄組測序無法溯源,導致不同實驗室及測序平臺產出的數據可比性和測序結果的準確性面臨挑戰。中國計量科......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李敬輝10月2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各地秋糧陸續豐收上市,逐步進入購銷旺季,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今年秋糧收購形勢會商研判。近期,中儲糧在黑龍江等主產區也啟動了新季玉......
中新網天津10月11日電(孫玲玲劉峰奇)近日,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喻其林教授帶領學生創業團隊“顆碩一號”成功研發出大豆增產抗逆人工微生物菌劑。據悉,該創新菌劑能夠顯著提高大豆對鹽堿地的適應性和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