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以幫助減肥和預防糖尿病、癌癥等疾病。然而,美國科學家近日發表于《胃腸病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對于一些人尤其是那些患有隱性血管畸形的人來說,食用高度精制纖維可能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研究這個觀點,即所有疾病都始于腸道。”論文作者、托萊多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教授Matam Vijay-Kumar說,“該研究是對這一觀點的論證,而且可能有助于識別患肝癌風險較高的人,使其通過簡單的飲食調整降低這種風險。”
4年前,Vijay-Kumar團隊在《細胞》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發現在喂食富含菊粉的飲食后,有免疫系統缺陷的小鼠患肝癌的比例升高。
菊粉是一種精制的植物發酵纖維,通常作為一種促進健康的益生元在超市出售,也是加工食品的常見成分。雖然菊粉可以促進大多數食用者的代謝健康,但Vijay-Kumar等人發現,大約1/10看似健康的標準實驗小鼠在食用含有菊粉的飲食后患上了肝癌。
“鑒于以往很少在小鼠中觀察到肝癌,這非常令人驚訝。”Vijay-Kumar說,“這一發現指出了某些精細纖維的潛在風險,現在我們明白為什么會這樣。”
這項新研究提供了一個明確的解釋,并且可能具有超越實驗動物的意義。
研究人員發現,所有患惡性腫瘤的小鼠血液中膽汁酸濃度都很高。這是由一種以前未被發現的門體靜脈系統先天性缺陷引起的。
盡管所有血液中膽汁酸濃度高的小鼠都容易發生肝損傷,但只有那些被喂食菊粉的小鼠發展為肝癌。當被喂食菊粉時,膽汁酸濃度高的小鼠100%會患上癌癥。當膽汁酸濃度低的小鼠被喂食相同飲食時,沒有一只患上癌癥。
“飲食中的菊粉有助于抑制炎癥,但它可能導致免疫抑制,這對肝臟不利。”論文第一作者、博士后Beng San Yeoh說。
在實驗室外,該研究可以提供一些見解,幫助臨床醫生在腫瘤形成前幾年識別患肝癌風險較高的人。
研究小組認為,高膽汁酸水平可能是肝癌風險的一個可行標志物,因此,他們測試了1985年至1988年間收集的血清樣本的膽汁酸濃度。
結果發現,在224名發展為肝癌的男性中,其血液膽汁酸的基線水平是沒有發展為肝癌的男性的兩倍。一項統計分析還發現,血液中膽汁酸水平最高的人患肝癌風險增加了4倍多。
研究團隊還試圖研究纖維攝入、膽汁酸水平和人類肝癌之間的關系。在血液膽汁酸水平處于樣本后1/4的人群中,高纖維攝入量可將肝癌風險降低29%。但對于前1/4的人,高纖維攝入增加了40%的肝癌風險。
Yeoh和Vijay-Kumar表示,知道自己血液中膽汁酸高于正常水平的人需要定期進行血液測試,并謹慎對待纖維攝入。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 /10.1053/j.gastro.2022.08.033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遵循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飲食,尤其是不添加太多糖的飲食,與細胞水平上更年輕的生物年齡之間存在聯系。相關論文29日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公開版。該研究是最早表......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的華龍洞遺址第四次正式考古發掘于今年4月啟動。記者近日見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華龍洞遺址發掘隊領隊吳秀杰時,她正帶領團隊在發掘現場清理堆積土和膠結物,從中篩......
理論研究表明,高致密度且沿軸向高度順排的碳納米管纖維可具有高于商用碳纖維的強韌性和高于傳統金屬導線的比電導率。單根碳納米管的直徑為納米級,長度通常為微米級,而碳納米管纖維具有宏觀長度和微米級徑向尺寸。......
中新社合肥7月28日電題:30萬年前古人類喜歡吃什么?考古人員起底飲食清單作者張強劉鴻鶴伊浩涵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的華龍洞遺址第四次正式考古發掘于今年4月啟動。記者近日見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
在中科院院士樊嘉等專家看來,中國肝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早篩早診是肝癌的關鍵防線,及時發現盡早治療可根治肝癌,建議高危人群6個月進行一次篩查。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在7月26日由上海......
來自愛爾蘭科學基金會微生物組研究中心(APC)和科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對世界各地6種流行的飲食方式開展了一項回顧分析。結果顯示,西式飲食會增加人們罹患炎癥性腸病(IBD)和癌癥的風險。相關論文發表于......
他是納米材料科學家,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在納米材料與生物醫藥交叉領域執著求索;他是教授博導,引領學生在科學前沿不斷進行“以人為本”的創新;他是公司創始人,創立西安超磁納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力促成果轉化服......
法國生物化學家杰西·安佐斯佩認為,肥胖、失眠、焦慮、痤瘡、糖尿病等都是亞健康問題,而且與現代人如影隨形。在其著作《控糖革命》一書中,安佐斯佩指出,這些亞健康問題往往都是由我們體內的血糖水平變化引起的,......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利用麻類天然生物質材料,研制了一種黃麻納米纖維本征保鮮涂層,并成功應用于香蕉和芒果的貯藏,......
年逾七旬的包奶奶(化名)被診斷為肝癌晚期,肝臟右側巨大腫瘤合并門靜脈右支癌栓以及左側肝臟子灶,惡性程度非常高,治療效果不容樂觀。記者9日獲悉,面對無法手術的患者,上海肝外科專家袁聲賢教授團隊探索為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