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6-13 17:25 原文鏈接: 尋訪山坡坡上的“科學家”

    時下,正是藍莓上市的季節,湖北各大果蔬市場里,藍莓供應充足、新鮮可口,頗受歡迎。

    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從湖北省科協了解到,湖北藍莓產業的從無到有是該省借助科學家力量,實施強縣工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生動縮影——“湖北的藍莓產業能夠做起來,與一位“80后”科學家密切相關,這幾個月他都在孝感、隨州一帶的田地里”。走,瞧瞧去!


    楊夫臣(左三)在湖北安陸鑫民藍莓基地做技術指導。廖鑫攝

    “找科學家?省農科院的?你說的是楊專家吧?”跟著村民往山上走,果然就找到了湖北省農科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研究員楊夫臣。

    半白短發,皮膚黃里帶黑——準確地說,是那種長年暴曬沉淀下來的褐色。如果不是身邊人介紹,很難看出他的真實年齡,他年紀其實不大,還是個“80后”;如果不是那副架在鼻梁上的窄邊眼睛,一般人很難把他和“科學家”聯系在一起。

    一旦聽到這樣的“懷疑”,湖北安陸市趙棚鎮農民周義華就會激動地反問:“要是楊專家都不是科學家,那誰是科學家?!”

    6月2日下午,湖北安陸市,鑫民生態農業公司的藍莓基地里,周義華遠遠就認出了楊夫臣,她疾步趕來向“楊專家”打招呼,并翻出手機里的一張天牛圖片詢問,這個蟲子老是在藍莓地里出現,要不要想辦法消滅它?楊夫臣認真地回答,天牛危害不大,不用擔心,有害的是蠹蛾類。

    周義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十多年了,不論問題大小,楊專家都耐心地指導我們,一有拿不準的事我們就請教他,聽他的,管用!”

    “去年,藍莓鬧果蠅,危害嚴重,我們半夜給楊專家打電話,請求他施以援手。楊專家第二天立刻趕往基地住下,從藍莓開花到采摘結束,不斷地做調查,最后罪魁禍首——黑腹果蠅和斑翅果蠅被找到了,摸清了它們在晴天的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5點以后就出現,他試驗出誘殺果蠅的糖醋液配方,指導我們在藍莓園子里掛糖醋液來物理防治,并告訴我們果蠅出現的時間和用生物藥防治的辦法,最終消滅了蟲害,給我們減少損失200多萬元。”鑫民公司負責人葉小六倒豆子一般介紹楊專家的“神”。

    湖北廣水觀音村黨支部書記熊永俊一見面,就讓我們嘗嘗剛摘下來的藍莓,“要一把一把地吃才好吃!”這個村地處三縣交界之地,歷史上曾窮的叮當響。致富能人熊永俊返鄉后,找到湖北省農科院,在楊夫臣的悉心指導下,種植了2600余畝的林果類農產品,其中300多畝藍莓格外亮眼。逐步發展起來的農旅產業,為村民提供大量就近就業崗位,加速了當地鄉村振興的步伐。

    熊永俊說:“多虧了楊專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深一腳淺一腳地指導我們,讓我們找對了路子,不然的話,我們的藍莓產業怎么做得起來?”

    藍莓種植大戶唐希櫻說得更懇切:“楊專家救了我的命!”2019年,熱心農業的唐希櫻從江蘇出發,帶著幾乎全部身家——800萬元來到湖北公安縣,投資了一家名為怡番莓的農業公司種植藍莓。辛辛苦苦流轉土地、平地、栽培、管護,到了掛果期,卻發現種出來的藍莓樹呈現枯黃病態,果實稀疏,看不到希望。

    近乎灰心的唐希櫻找到楊夫臣“求他幫忙”。楊夫臣吃住在基地,拿著鐵鍬,帶著農民,挖樹看根查土,發現全是老根,而且土壤積水、粘重,“這就是藍莓長不好的病根!”他們根據現場實地情況,制定了“三改”方案,平地種植改為抬高種植壟、全園撒肥改為點式精準改良、人工除草改為全園覆蓋防草,使藍莓苗木當年種植成活率在98%以上,長勢旺盛整齊,第二年產量達10噸,第三年收回成本,創造了平原地藍莓“1年種植2年掛果3年豐收”的成功案例。

    唐希櫻說,如果沒有楊專家的“起死回生”,自己還不上債,都不知道怎么活了。

    湖北地處亞熱帶,全省除高山地區外,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類型和土壤性質并非藍莓的最佳適宜產區。以楊夫臣為代表的農業科學家通過引進適宜品種、改變起壟方式、改善土壤性質、創新生產管理新模式等辦法,愣是讓酸甜可口的藍莓鮮果成為上千戶農戶和企業的“甜蜜事業”。

    如今,湖北藍莓產業總產值位居全國前七名,其中楊夫臣團隊負責指導推廣的藍莓種植面積占了湖北的三分之一,產量占了一半。在湖北的藍莓行業里,一說起“楊專家”,企業和農戶幾乎都知道。

    “農民是真愛科學家,相信科學家。”熊永俊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在他們村里,老百姓不知道什么SCI,只知道“聽楊專家的就沒錯。”

    “你們也要發頂刊嗎?”“肯定是想發,搞科研的哪個不想發頂刊呢?”站在廣水市觀音村“貓狗山”山頂上,俯瞰一大片、一大片成熟的藍莓園,以及滿山遍谷體驗采摘的游客,楊夫臣轉而對記者說:“您看,我的論文、我的影響因子就在這些山坡坡上,它們看得見摸得著,還好吃得很,你說是不是也怪叫人喜歡的?”


    相關文章

    科學家回信|任玲:304不銹鋼并非等同于食品級不銹鋼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讀者......

    OpenAI前首席科學家新公司獲10億美元融資

    成立不到3個月,伊爾亞的新公司獲得了10億美元的融資。當地時間9月4日,OpenAI聯合創始人、前首席科學家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Sutskever)成立的新公司SSI(safesuperinte......

    什么樣的科學家更容易成為教育家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其核心主旨是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切實推進教育強國目標的抓手。考慮到教育家人才的稀缺性,《意......

    她成為科學家后,不想只當科學家

    中新網北京8月22日電(記者王詩堯)初次見到唐立梅時,她與大眾印象里的“科學家”形象不太相符。酒店的靠窗沙發上擺滿了化妝品,唐立梅正安靜地坐在椅子上配合著化妝師上妝。乍一看這個場景似乎是哪位“女明星”......

    科學家測序動物界最大基因組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德國康斯坦茨大學和維爾茨堡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對動物界最大基因組的擁有者——肺魚進行了基因組測序。肺魚基因組約為人類基因組大小的3......

    全球卒中領跑者克雷格·安德森全職加盟復旦大學

    旦大學 全球卒中研究領跑者、著名臨床神經科學家、世界卒中組織副主席克雷格·安德森(CraigAnderson)日前全職加入復旦大學,成為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類腦研究院)......

    青年科學家走進深圳市中小學開啟“科學第一講”

    2024前沿科學創新大會近日在深圳舉行,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與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緊密合作,發起科學家精神進校園和青年科學家科學第一講活動。科普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活動期間,活躍在科研一線的青年科學......

    科學家首次在室溫里德堡氣體中觀測到“時間晶體”

    本報北京7月18日電記者鄧暉從清華大學獲悉,該校物理系尤力教授團隊與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等國內外研究機構合作,首次在強相互作用的室溫里德堡氣體中,觀測到了持續穩定的“時間晶體”信號。相關研究成果日前......

    世界最輕最小,科學家成功研發太陽光驅動微型飛行器

    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家最近自主研發成功世界上迄今最輕、最小的太陽光驅動微型飛行器——靜電飛行器(CoulombFly),其由一種新型微型靜電電機作為發動機核心,可實現在純自然太......

    弘揚科學家精神座談暨《風范》出版研討會舉辦

    “書中每一篇文章都講述了一位老科學家跌宕起伏而又自強不息的人生故事,我被這些文字所打動。”7月9日,在北京舉辦的弘揚科學家精神座談暨《風范:他們用一生寫就的科學家精神》(以下簡稱《風范》)新書出版研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