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山坡坡上的“科學家”
時下,正是藍莓上市的季節,湖北各大果蔬市場里,藍莓供應充足、新鮮可口,頗受歡迎。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從湖北省科協了解到,湖北藍莓產業的從無到有是該省借助科學家力量,實施強縣工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生動縮影——“湖北的藍莓產業能夠做起來,與一位“80后”科學家密切相關,這幾個月他都在孝感、隨州一帶的田地里”。走,瞧瞧去!楊夫臣(左三)在湖北安陸鑫民藍莓基地做技術指導。廖鑫攝“找科學家?省農科院的?你說的是楊專家吧?”跟著村民往山上走,果然就找到了湖北省農科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研究員楊夫臣。半白短發,皮膚黃里帶黑——準確地說,是那種長年暴曬沉淀下來的褐色。如果不是身邊人介紹,很難看出他的真實年齡,他年紀其實不大,還是個“80后”;如果不是那副架在鼻梁上的窄邊眼睛,一般人很難把他和“科學家”聯系在一起。一旦聽到這樣的“懷疑”,湖北安陸市趙棚鎮農民周義華就會激動地反問:“要是楊專家都不是科學家,那誰是科學家?!”6月2日下午,湖北安陸......閱讀全文
新科學家雜志:科學家首次捕獲原子內部圖像
照片中顯示了碳原子電子云(藍色部分)的幾種組合方式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7日消息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烏克蘭科學家近日成功捕捉到碳原子內部的圖像,顯示了碳原子電子云(藍色部分)的幾種組合方式。 電子是一種微觀粒子,在原子如此小的空間內圍繞原子核作高速運動,并且其
科學家擺攤記
去年6月19日,本報以《尋訪山坡坡上的“科學家”》為題,報道了湖北省農科院果茶所研究員楊夫臣潛心研究藍莓,助力當地百姓致富的故事,引發廣泛關注。時隔一年,記者再度探訪該所位于武漢的藍莓試驗基地,了解最新進展。湖北省農科院果茶所研究員楊夫臣。徐愛春攝探園果實深藍色、果個較小的是“園藍”,果皮紫藍色、果
安捷倫科技公司科學家榮獲杰出青年科學家獎
2016年 2月 22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日前宣布北美華人色譜學會已授予王小立博士“青年科學家獎”。 王博士是安捷倫的一位科學家,他在將公司的 Poroshell 120 技術擴展到生物制藥色譜柱以實現更快更精確的單克隆抗體和多肽分析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協助將一種全
科學家回信-|-魏銳:學文科也能當科學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023.shtm編者按:日前,“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
中國7位科學家獲國際青年科學家獎
日前,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向全球公布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國有7名青年科學家當選,分別為南開大學教授胡俊杰,中科院武漢數理所研究員唐淳,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邵峰、王曉晨、張宏、朱冰,他們將獲得HHMI為期5年的資助,獎金總額為65萬美元。
布魯克經營之道:科學家和科學家間的交流
——專訪布魯克.道爾頓亞太區高級副總裁Rohan Thakur 這家創辦于1960年的德國企業一直對科學和極限產品保持激情,從享譽全球的核磁共振到分辨率達到千萬級的FT-ICR離子回旋共振質譜。BCEIA 2015在布魯克公司的新品發布會上,分析測試百科網記者采訪了布魯克.
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重磅發布,這些科學家均上榜
D-index(學科H-index)學者排名指標,僅包括被調查學科的論文和引用值。根據官網介紹,D-index細分為化學,電腦科學,數學,法律,材料科學等26個細分領域。 iNature系統地總結了生命科學領域的前20位在中國單位任職的學者,包括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免疫學,
一場科學家與未來科學家的見面會
4月20日,《少年中國科技·未來科學+》叢書正式發布。發布儀式上還舉辦了以“長大后的世界什么樣?科學家與未來科學家的見面會”為主題的交流活動,眾多科普愛好者和青少年匯聚現場、暢聊未來。《少年中國科技·未來科學+》系列叢書(第一輯)。主辦方供圖《少年中國科技·未來科學+》叢書第一輯共分五冊,匯集了“格
師昌緒:從材料科學家到戰略科學家
師昌緒: 材料科學家,1920年生于河北徐水,我國高溫合金開拓者之一,領導研制我國第一個航空發動機空心鑄造鎳基高溫合金渦輪葉片。曾任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所長、中科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等職。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
建設新鄉基地科學家精神展覽館,弘揚科學家精神
5月2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學黨史 憶農科 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活動在新鄉綜合試驗基地舉辦。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吳孔明出席并主持座談會。新鄉市縣領導、院機關、研究所相關領導與專家共同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農業科技事業發展的光輝歷史,就新鄉基地發展沿革和老一輩科學家的感人故事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臺灣科學家破解苦惱全球科學家20年的細菌謎團
新華網臺北4月23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和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馬徹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解構了細菌的保護屏障,突破了苦惱全球科學家20年的“細菌謎團”。 長久以來,醫藥界一直以轉勝肽酶為標的,設計出一系列對抗細菌的抗生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盤尼西林;然而,
科學家發明減肥新招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藥物同時針對尼古丁(又名煙堿)和冷暴露信號傳導通路,可以降低小鼠體重并改善小鼠的代謝健康。化合物冰素和二甲基苯基哌嗪會刺激食欲抑制通路和產熱促進通路,從而調節全身能量平衡以促進肥胖小鼠減重。 肥胖是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的風險因素,對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吸煙和冷暴露是
科學家眼中的2018
水流湍急 位于阿根廷和巴西邊境的伊瓜蘇瀑布是全球最大的瀑布系統。它只是科學家利用衛星圖像測量的諸多淡水水體之一。他們的發現是什么?全球河水溪流占據的地表面積比預期的多45%。根除雅司病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兒童是雅司病的主要受害者之一。雅司病是一種由梅毒螺旋體引發的細菌感染。梅毒螺旋體通過簡單接觸傳
科學家發明健康巧克力
巴西圣保羅州內地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對健康有益的巧克力,實現了很多人的夢想:即可以品嘗美食,又有助健康。 從外表和口感,這種巧克力與其他的巧克力沒有差異,但是科學家們在健康巧克力中加入了益生菌,就是酸奶中的活性菌,這是PIRASSUNUNGA市圣保羅大學學者們兩年的研究成果,已經在國際科學雜志
科學家解開“肩膀之謎”
一項新研究顯示,人類胎兒的鎖骨在胎兒出生前生長得比較慢,然后在幼兒期再次加速生長——這可能是一種進化上的妥協,使得人類相對較寬的肩膀在分娩時能夠穿過骨盆。相關論文4月11日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寬闊的肩膀可以幫助人們保持平衡和增強投擲能力,甚至可以更有效
科學家測量沉睡黑洞
6月23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的一項研究成果稱,一個通常處于休眠狀態的超質量黑洞(SMBH)撕碎了一顆臨近的恒星。這項研究分析了收集到的X光數據,這些數據來源于這顆恒星經歷的“潮汐瓦解事件”和被吸入超質量黑洞的過程。該成果為研究通常處于沉睡狀態的黑洞的引力效應開辟了新途徑,并可能應用于測量黑洞的自
科學家:東南極-危!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11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科研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團隊預測,若《巴黎協定》目標未能達成,東南極冰蓋會因氣候變化影響而加快融化,到2500年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約2到5米。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 公報說,東南極冰蓋是世界最大的冰蓋,擁有地球上絕大部分的冰川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科學家發現小細菌
? 研究人員使用電子顯微鏡拍攝到了一種極小的細菌,平均體積只有0.009立方微米。他們認為,這是世界上小的生命形式,是自然界可能創造的簡單生命體。對于是否存在這類組織,科學家們爭論了20多年,此前一直沒有用于發現它們的技術。 據報道,研究人員在地下水樣本中發現了這些細菌,并且認為它們既常見又奇特。
科學家發現最大黑洞
一篇5日刊載出版的研究論文顯示,天文學家發現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兩個黑洞。 法新社援引論文內容報道,這兩個黑洞位于兩個星系的中心,距離地球數億光年,每一個黑洞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00億倍。 天文學界先前所認定最大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63億倍。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員工、研究帶
戰略科學家如何涌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839.shtm
科學家找到“隱形”黑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7/526184.shtm
科學家發明減肥新招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藥物同時針對尼古丁(又名煙堿)和冷暴露信號傳導通路,可以降低小鼠體重并改善小鼠的代謝健康。化合物冰素和二甲基苯基哌嗪會刺激食欲抑制通路和產熱促進通路,從而調節全身能量平衡以促進肥胖小鼠減重。 肥胖是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的風險因素,對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吸煙和冷暴露是人體能
科學家讓土豆發電
科學家已經找到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讓土豆產生能量。據說,一個土豆產生的能量就足以讓一個房間的LED燈亮上40天。研究團隊已經發現,事實上在現實世界啟動土豆供能項目相當復雜。或許土豆發電令我們驚奇,但令科學家驚奇的是,沒有人將土豆當做能源進行研究。 新知·點評:原理簡單,材質廉價易得,但為什么
青年科學家的苦惱
對處于職業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來說,生活并不容易。他們必須忍受不確定的未來,去競爭科研經費,還要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做好為工作頻繁搬家的準備。 科學家們在本文里與我們分享了他們可能會面臨的問題:挫折、掙扎、挑戰,當然還有快樂。 2018年,美國聯邦預算定稿時,詹妮弗·哈丁(Jennifer H
中國科學家顏寧獲2024年“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
28日晚,2024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辦,以表彰她們在生命與環境科學領域的卓越貢獻。中國科學家顏寧是5名獲獎者之一。
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首席科學家首次由外籍科學家擔任
受聘于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西班牙專家米蓋爾()申報的“不同組織與疾病來源的iPS多能性差異與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項目最近獲得科技部批準,成為干細胞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米蓋爾研究員畢業于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他曾在英國帝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揭曉,2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9月12日上午, 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24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WLA Prize,中文簡稱“頂科協獎”)獲獎名單。 2024頂科協獎“智能科學或數學獎”授予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講席教授喬恩·克萊因伯格(Jon Kleinberg),“表
我國科學家曾春雨獲美國心臟學院杰出科學家獎
??5月15日晚8點,在美國心臟學會和美國心臟協會聯合舉辦的年度科學大會上,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曾春雨獲得美國心臟學院(ACC)杰出科學家獎(基礎研究領域),這是第一個中國科學家,乃至第一個華人科學家在該領域獲此獎項。 ACC杰出科學家獎始于1994年,每年評選一次,表彰在
青年女科學家獎、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入選名單公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929.shtm關于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表彰對象和第八屆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入選者的公示經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共產生20名擬表彰人選、5個擬表彰團隊和10名第八屆未來女科
歐科學家稱中國科學家為探尋新粒子作出重要貢獻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強子對撞實驗緊湊繆子線圈(CMS)項目副發言人坎波雷西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科學家為發現與希格斯玻色子具有一致特性的新粒子作出了重要貢獻。 坎波雷西說,來自中國主要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物理學家和研究人員參與了大型強子對撞機的4個大型實驗項目,特別是參加了發現新粒子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