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6-06 07:46 原文鏈接: 工信部醞釀新一輪稀土整頓對上調資源稅存爭議

      種種跡象表明,稀土行業新一輪整頓風暴即將掀起。《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工信部正在醞釀整頓稀土行業新的工作方案,部署新一輪稀土整頓行動。

      “5月13日在工信部開了一個閉門會議,稀土行業的大企業和相關主管部門都到場,主要是對打擊違法開采非法經營的工作方案進行討論。”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方案還在討論和修改,預計很快就會出來。

      據透露,根據討論的方案,工信部一方面要對非法開采和冶煉進行清查,并加大懲處力度;另一方面要對打著“深加工”旗號從事稀土冶煉分離和礦山開采的非法企業進行新一輪核查,一經發現馬上關停。此外,目前任何稀土企業都可以開具的稀土專用稅票將和稀土開采指令性計劃相結合,這一道門檻可使得一些非法稀土無法“漂白”。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閉門會議涉及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繼續上調稀土資源稅”問題。上述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為了更好地保護稀土資源,對于繼續提高稀土資源稅,工信部向與會代表征詢意見。

      據了解,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曾下發通知上調稀土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調整后每噸稅額由0.50-3.00元/噸上調至 30-60元/噸。但一位參會的企業人士向記者坦言,在上述資源稅稅額標準的大框架下,目前各地資源稅上繳情況卻大不相同,按照這個原礦稅率折算到每噸稀土產品,廣東是2 .5萬元/噸,廣西是5000元/噸,江西贛州則高達3.6萬元/噸,執行方面也非常混亂。

      “這個問題還有爭議,企業普遍認為,目前稀土資源稅已經造成正規企業和非法企業之間巨大的價差,如果缺乏強有力的監管,一旦繼續增加稀土資源稅,恐怕會造成正規企業無法生存、黑色產業鏈卻賺得盆滿缽滿的畸形局面。”上述參會人士說。

      記者從多個部門了解到,工信部下一步稀土整頓力度空前,環保部、海關、國土資源部、商務部等多部委將進行多輪清查,黑色產業鏈條帶來的行業亂象將得到整治。工信部副部長蘇波日前參加稀土行業會議時表示,今年,國務院有關部門將采取更為嚴厲的措施,結合稀土專用發票監控系統的實施,加大打擊稀土非法生產、黑市交易等專項整治力度,堅決處理一批典型案件。強化稀土指令性生產計劃的執行力度,建立檢查組不定期抽查制度,建設稀土企業生產監控系統,對企業生產臺賬和能耗進行監控分析。進一步落實地方政府監管責任,對違規企業和地方堅決扣減計劃指標,嚴格實行問責制。

      稀土是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資料顯示,我國是稀土第一生產大國,為保護稀土資源合理開發,近年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包括開征資源稅、指令性計劃開采、出口管控等,稀土也結束“賤賣”歷史,價格曾“一飛沖天”。

      2010年開始,稀土泡沫破裂,價格開始急速下跌,北方龍頭包鋼稀土多次停產保價均無法扭轉頹勢。更令人擔憂的是,行業亂象愈發嚴重,私挖亂采屢禁不止,利潤的驅動催生了游離監管之外的黑色產業鏈,且嚴重擠壓了正規企業生存空間。據了解,2012年工信部曾牽頭開展多次專項整治行動,共搗毀稀土非法采礦點14個,關閉選礦、冶煉分離企業20家,關停產能約3萬噸。

      “一些長期累積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蘇波坦言,稀土非法開采、無計劃超計劃生產、黑市交易、出口走私等現象還存在。表面上看,稀土生產指令性計劃沒有完成,但實際情況是,計劃外開采生產稀土沖擊了正常市場秩序,非法生產的稀土產品通過各種渠道銷售給下游企業或走私到國外,使得稀土價格不斷下降,合法企業利潤大幅減少。不僅如此,在冶煉分離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一些已經被關停的企業為規避監管,甚至將產能轉移到其他省份繼續非法生產。

    相關文章

    頁巖氣減稅能源市場再起波瀾

    在經歷了整個冬季對清潔能源的渴求,以及“煤改氣”的爭議之后,頁巖氣產業獲得了一個政策“大紅包”。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對頁巖氣減征資源稅的通知》,從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

    工信部:2016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稀土大集團組建工作

    29日,在北京召開的2016年稀土行業座談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將在6月底前完成全部稀土大集團組建工作,實現以資產為紐帶的實質性重組。辛國斌認為,稀土是發展新興產業、改造傳統產業不可......

    稀土資源不該成為污染源

    我國稀土儲量居世界第一,有“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之稱。我國稀土產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目前供應量占世界市場的94%以上。我國稀土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如資源儲量逐年下降......

    工信部:2015年底將完成六大稀土集團實質性重組

    2015年底前,中國六大稀土集團要整合全國所有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實現以資產為紐帶的實質性重組。在28日于北京舉行的重點稀土省(區、市)和企業工作會議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表示,中國六大......

    煤資源稅改革煤化工近憂雖小仍須遠慮

    12月1日起,煤炭資源稅實施從價計征改革,大型煤企以此為契機醞釀煤炭提價,以期激活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有關專家及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煤炭行業供過于求的態勢難以在短期內改觀,所以......

    “收費清單”先行煤炭資源稅改臨門

    資源稅改革,作為2014年稅改“六稅一清”任務之一,極有可能在六個稅種的改革中最先推出。《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按照“清費”“正稅”并舉和建立煤炭收費清單的要求,目前山西、內蒙等資源大省已在全國率先......

    中國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或提速

    煤炭是中國的主體能源和重要的工業原料,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在60%以上。長期以來,資源稅從量計征稅負低且稅收“費化”嚴重,導致煤炭行業增長方式相對粗放,由從量改為從價計征已漸成各方共識。貴州省財......

    資源稅改革箭在弦上多地已上報相關調研報告

    我國的資源稅開征于1984年。1984年9月28日,財政部發布《資源稅若干問題的規定》指出,從1984年10月1日起,對原油、天然氣、煤炭等先行開征資源稅,對金屬礦產品和其他非金屬礦產品暫緩征收。《資......

    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明年將行

    昨天有消息稱,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方案已上報國務院,提出力爭于2014年1月1日開始實施。上證報記者從煤炭行業人士處獲悉,2014年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已是“板上釘釘”,在煤價處于低位時相對容易推......

    貴州建議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

    11月25日,貴州媒體報道稱,該省財政廳廳長李岷說,煤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應當合理開采、節省使用”。李岷說,現行模式下,稅收“費化”情況較為嚴重,稅制功能弱化,同時從量征收不能調節煤炭資源級差收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