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血液中心5月12日向媒體公布一項新發現:該中心血液專家在一份無償獻血樣本中,發現影響免疫排斥的基因“MICA”在原有69個等位基因的基礎上,還藏了一個從未被發現過的人類新等位基因,該基因已于4月30日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為“MICA*061”。
發現該新等位基因的廣州血液專家葉欣表示,這是移植領域的又一突破,它對于預測移植器官者的抗排斥治療以及指導實施術后免疫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發現“MICA*061”等位基因的機構是廣州市血液中心輸血研究所。該所副所長葉欣表示,去年年底研究所從廣東籍無償獻血者中隨機抽取100份標本進行“MICA基因多態性研究”,研究進行了1個月后,于今年初發現一份廣東梅州市男性(23歲,在廣州讀書)O型血液標本的MICA基因存在“異樣”,于是便進一步探索。
“當時還不清楚此人的基因是否出現突變,于是便進行了測序克隆,經過反復驗證,發現此人基因中有一種新的氨基酸,這說明‘MICA’基因中序列了一個從未被發現的新等位基因。”葉欣介紹,隨后,研究人員將此序列按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程序上傳國際基因庫,等待審核。昨天,廣州市血液中心透露,5月11日收到了世界衛生組織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命名委員會主席Steven GE Marsh教授的確認函。
葉欣說:“世衛組織于4月30日接受并命名我們發現的‘MICA’人類新等位基因為‘MICA*061’,該發現將在國際專業雜志上公布。”
葉欣表示,“MICA”基因存在于人類A、B、O血型系統中,經過臨床器官移植免疫的研究,證實該基因與器官移植排斥、遺傳免疫相關,它可為臨床器官移植免疫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可減少移植排斥反應,也有助于腫瘤免疫遺傳方面的研究。此前,全球在各類血型中發現的“MICA”等位基因合計有69個,“MICA*061”這個“新成員”成了第70個。
“有一部分器官衰竭的病人,即使找到合適配型的供體器官移植、服用抗排斥藥,最后卻不明原因發生排斥反應。發現了‘MICA’第70個等位基因后,有助醫生進一步篩查移植受體將可能產生的排斥反應,術后以與更有效的抗排斥治療。這樣,器官移植后的排斥風險就會降低,保障患者的存活率。”葉欣解釋。
專家表示,為弄清楚“MICA*061”是否廣東人獨有,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用于研究。
北京時間9月1日晚10點,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能量代謝與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JohnRogerSpeakman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研究院的ThorkildSo......
為了保護極度瀕危的新西蘭鸮鸚鵡kakapo,幾乎所有剩余個體的基因組都已被測序,這為其保護管理提供了重要信息。新西蘭鸮鸚鵡kakapo(Strigopshabroptila)有幾個特性。它是世界上最重......
大約1/5的人出生時攜帶至少一份APOE4基因變異,這使他們在年老時更容易患心臟病和阿爾茨海默病。這種變異如此普遍,給進化帶來了一個謎:如果APOE4影響了人類健康,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何它沒被清除出人......
7月31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胡政課題組與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周達課題組合作,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Biotechnology)上,發表了題為PhyloVeloe......
美國杜克大學和哈佛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通過手術將20個月大的小鼠與其他同年齡的小鼠或3個月大的小鼠連接在一起3個月,然后將它們分離,并測量其壽命。結果發現,年輕小鼠的血液能延長年老小鼠的壽命,證明了年......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玉米種業室團隊以甜玉米為研究對象,對甜玉米高溫下的表型特征變化進行觀察,發現了提高鮮食玉米耐熱性基因。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InternationalJournalofMo......
一般來說,水稻品種間親緣關系越遠,雜交優勢越明顯。據預測,如果秈稻和粳稻亞種間能育成超級雜交稻,可以比現有雜交水稻增產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亞種間的超強優勢一直受到育種家的關注。7月26日,中國工......
7月1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成樹研究組完成的題為Abacterial-likePictet-Spenglerasedrivestheev......
香港大學(港大)20日公布,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甲福明(二甲雙胍)有助抗老化。港大醫學院表示,甲福明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藥物,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甲福明除了可穩定......
阿爾茨海默病(AD)是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發展受多種遺傳因素的影響。目前,基于大規模病人-對照人群的遺傳學研究,特別是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已鑒定到近百個可靠的AD遺傳風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