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脫鹽技術能利用海水、地下水或其他廢水水源產出淡水資源,是目前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最有效的途徑之一。然而傳統的聚酰胺反滲透復合膜在使用過程中所需能耗大,水通量小,截鹽低,抗污染性能差。為減少成本,降低脫鹽能耗,制備具有高滲透選擇性、抗污染的反滲透膜是關鍵所在。近年來,二維納米片層材料的發展對于反滲透復合膜的制備和改性提供了新的途徑。具有原子級別厚度的二維材料對于膜表面分離層結構、機械強度、表面親水性、表面電荷、電荷密度和膜表面粗糙度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基于此,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膜科學與技術研究組(張凱松研究團隊)通過超聲輔助溶劑剝離的方法大量制備了類石墨烯二硫化鉬納米片層材料。所剝離的二硫化鉬納米片層具有納米級別厚度(2.2 nm),層數在2-3層,并具有較強的電負性。研究進一步以聚砜超濾膜為基膜,將制備的納米片層添加在油相,通過含間苯二胺單體的水相和含均苯三甲酰氯單體的油相之間的界面聚合反應成功制備了反滲透納米復合膜。透射電鏡表征證明了納米片層很好地分散在聚酰胺層基質中和膜表面。與普通膜和商業膜(BW-30)相比,所制備的反滲透納米復合膜具有更高的水通量和鹽截留率以及良好的抗蛋白污染性能。主要是因為納米復合膜表面的親水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時具有較強電負性的二硫化鉬納米片層使膜表面對于鹽離子和帶負電的污染物具有更強的靜電排斥作用,從而實現了對反滲透復合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同步提升,以及較好的抗污染能力。
研究成果以Thin film nanocomposit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modified by two dimensional laminar MoS2 with improved desalination performance and fouling-resistant characteristics 為題發表于國際期刊Desalination, 454 (2019) 48-58。博士生李意為第一作者,城市環境所研究員張凱松和比利時魯汶大學教授Bart Van der Bruggen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132C35KYSB20160018)的支持。
反滲透過程已被證明是去除海水中的鹽分和增加獲得清潔水的最先進方法。其他應用包括廢水處理和能源生產。現在,一個研究小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揭示,對反滲透如何工作的標準解釋--一個已經被接受了50多年的解釋-......
科技日報記者劉霞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直接將海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而無需脫鹽。最新從海水中直接制取氫氣的方法簡單、可擴展,且比目前市場上的任何“綠氫”生產方法都更具成本......
前不久,山東省東營市新戶鎮種糧戶王甲民開墾的一片鹽堿地上,冬小麥喜獲豐收。王甲民抓起幾棵麥穗,搓了兩把,手上留下飽滿的麥粒,“種地還是要相信科學。”他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王甲民說的“科學”,指的是中國......
垃圾滲濾液是氨氮濃度高、營養比例嚴重失調、生化降解性低的高濃度有機廢水。隨著《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開始實施,僅依靠傳統的生化處理方法難以達標。膜分離技術在垃圾滲濾液處......
RO膜反滲透系統的故障通常至少出現下列情況:第一、在工作壓力,電導率正常時,產水量下降;第二、標準化后脫鹽率降低,在反滲透系統中表現為產水電導率升高;第三、標準化后產水量下降,通常需要提高運行壓力來維......
反滲透脫鹽技術能利用海水、地下水或其他廢水水源產出淡水資源,是目前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最有效的途徑之一。然而傳統的聚酰胺反滲透復合膜在使用過程中所需能耗大,水通量小,截鹽低,抗污染性能差。為減少成本,降......
反滲透脫鹽技術能利用海水、地下水或其他廢水水源產出淡水資源,是目前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最有效的途徑之一。然而傳統的聚酰胺反滲透復合膜在使用過程中所需能耗大,水通量小,截鹽低,抗污染性能差。為減少成本,降......
一直以來,工業廢水總是被隨意排放且屢禁不止,大量工業高鹽廢水對地表擴地下水源已經造成嚴重污染,禍及子孫。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利益二字,這種高鹽廢水含量鹽甚至超過海水,處理起來價格昂貴,很多無良老板不愿意掏......
行業的緊箍咒、企業的試金石、消費者的定心丸……《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的功能,被外界賦予了不同的解讀。這項新標準究竟能發揮什么作用?對此,本報記者專訪了這項新標準......
全球海水淡化產能超1億噸/日市政供水占比最高從國際看,大規模海水淡化應用已有成功實踐。目前,沙特、以色列等國家70%的淡水資源來自海水淡化,美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為保護本國淡水資源也競相發展海水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