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11-29 09:44 原文鏈接: 恐龍時代化石填補鳥類大腦進化7000萬年空白

    在動物王國中,現代鳥類擁有高級認知能力,甚至可以與一些哺乳動物媲美。而現代鳥類獨特大腦和智力是如何進化的,一直是脊椎動物進化領域的謎團之一。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洛杉磯縣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帶領的團隊在《自然》發表論文,報道了一個“獨一無二”的鳥類化石。它填補了從1.5億年前的始祖鳥到今天生活的鳥類大腦進化研究中7000萬年的空白,有望成為確定現代鳥類大腦進化起源的“羅塞塔石碑”。

    這塊保存完好的中生代鳥類化石,是巴西馬里利亞古生物博物館館長William Nava于2016年在普魯登特總統城發現的,因此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Navaornis hestiae。這種鳥約有椋鳥那么大,生活在約8000萬年前,棲息地位于現在的巴西。那時,導致所有非鳥型恐龍死亡的大滅絕事件尚未發生。

    這塊化石之所以“獨一無二”是因為其頭骨幾乎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這在任何鳥類化石中都是非常罕見的。而立體、完美保存的頭骨,使研究人員能夠利用先進的顯微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以數字方式重建這種鳥的大腦。

    研究人員發現,Navaornis的大腦比始祖鳥大,表明它有更高級的認知能力。但是Navaornis大腦的大部分區域,如小腦等,發育程度較低,表明它還沒有進化出現代鳥類復雜的飛行控制機制。

    “Navaornis的大腦結構幾乎完全介于始祖鳥和現代鳥類之間,完全匹配了缺失的部分。”研究論文作者、劍橋大學的Guillermo Navalón說。在這一發現之前,關于始祖鳥和現代鳥類大腦之間進化過渡的知識幾乎是空白。

    有學者認為,Navaornis代表了處于鳥類認知進化旅程中點的物種。高級認知能力可能使其在尋找食物或住所方面具有優勢,并能夠精心設計交配展示或開展其他復雜的社會行為。

    研究人員表示,上述研究只是了解鳥類智力進化的第一步。未來的研究可能會揭示Navaornis如何與環境交互,回答有關鳥類認知隨時間進化的更廣泛問題。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114-4


    相關文章

    恐龍時代化石填補鳥類大腦進化7000萬年空白

    在動物王國中,現代鳥類擁有高級認知能力,甚至可以與一些哺乳動物媲美。而現代鳥類獨特大腦和智力是如何進化的,一直是脊椎動物進化領域的謎團之一。近日,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洛杉磯縣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帶領的......

    恐龍時代化石填補鳥類大腦進化7000萬年空白

    在動物王國中,現代鳥類擁有高級認知能力,甚至可以與一些哺乳動物媲美。而現代鳥類獨特大腦和智力是如何進化的,一直是脊椎動物進化領域的謎團之一。近日,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洛杉磯縣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帶領的......

    恐龍如何成為地球霸主?最新研究重建這一過程

    在億萬年前的地球上,恐龍是如何演化成為地球霸主的?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備受關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一篇古生物學論文稱,研究人員利用恐龍消化物(糞便和嘔吐物)的化石樣本,重建出恐龍崛起成為地......

    喜歡恐龍到研究恐龍他本科主動延畢,博士提前畢業

    學科交叉,是當今科學發展之肯綮;科普傳播,則是當今科研工作者們的第二使命。而這,正是國科大2024屆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博士畢業生余逸倫這多年來的兩面。在國科大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徐氏亞洲暴龍”:距今約1億年至6600萬年

    中新網北京7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論文稱,研究人員在中國發現晚白堊世(約1億年至6600萬年前)中等體型的深吻暴龍新物種化石,命名為......

    距今約1.66億年恐龍化石!重慶恐龍屬種又上新

    重慶恐龍屬種又上新,化石距今約1.66億年!日前,科考人員在云陽普安恐龍化石墻中發現一種新屬種恐龍,并將其命名為“朐忍渝州龍”,這也是重慶發現的最早新蜥腳類恐龍。至此,在云陽發現并命名公布的新屬種恐龍......

    400多枚!我國發現1.2億年前恐龍足跡化石群

    近日,研究人員在云南省祿豐市恐龍山鎮梨園村發現數量眾多的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化石。現場測定地層年齡顯示,恐龍足跡所在巖石層距今雖然已經超過1.2億年,但現場很多足跡保存卻依然十分清晰。這些恐龍足跡化石最......

    恐龍1.8億年前或有體溫調節能力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英國和西班牙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現有哺乳動物和鳥類擁有的調節體溫的能力,可能源自約1.8億年前侏羅紀早期就出現的一些恐龍。相關論文發表于5月15日出版......

    1.8億年前可能就有“溫血”恐龍了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和西班牙維戈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大約1.8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一些恐龍就進化出體溫調節能力了。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當代生物學》。體溫調節是當今所有哺乳動物和鳥......

    恐龍打破了近200年的動物學法則

    一項對化石記錄的新分析表明,恐龍違背了被稱為伯格曼法則的生態學規律。納努克龍生活在寒冷環境中的手繪圖  圖片來源:NobuTamuraviaWikimediaCommons這個法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