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醫藥5月3日宣布與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達成一項為期3年的癌癥療法開發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科學研究和臨床研究方面的合作開發聯合療法、個體化療法,并尋找新的治療機會,特別是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新機會。
恒瑞醫藥副總裁曹國慶博士指出:“恒瑞是中國領先的癌癥藥物開發公司。我們很高興能夠與MD安德森癌癥中心達成合作協議,期望能夠通過與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精密合作改善癌癥患者的醫療護理。該項合作也將進一步加強恒瑞在中國腫瘤藥物研發的領先地位,特別是個體化藥物和腫瘤免疫治療領域。”
位于美國休斯敦的MD安德森癌癥中心是公認的全球最好的腫瘤醫院,連續十余年排全美腫瘤專科醫院之首,每年收治來自世界各地的近10萬多名患者,是集合腫瘤臨床診斷、綜合治療及基礎醫學研究于一體的大型專科醫院。
MD安德森癌癥中心在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頭頸部癌、腸癌、胰腺癌、黑色素瘤等治療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大部分癌癥的5年生存率到能達到80%以上。每年投資超過4億美元進行醫學基礎研究,并且擁有最多的美國國家癌癥研究院(NCI)資助研究項目,患者在這里患者可以接受精確的診斷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能先于世界上其他病人幾年的時間用上最新的腫瘤藥物。
恒瑞在腫瘤領域與海外頂級科研機構的合作越來越緊密。4月25日,恒瑞宣布與美國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達成一項長期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先進抗癌治療藥物。雙方合作的目標是發現新的癌癥治療靶點和開發創新型腫瘤藥物。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是美國知名的科研密集型大學,專注于創新生物科技研究,設有多個科研中心,包括老齡化、智力發育障礙、糖尿病、癌癥、臨床及轉化研究、肝臟疾病及艾滋病研究中心等。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癌癥中心(AECC)于1971年在Dr. Harry Eagle領導下建立,是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指定的第一家學術型癌癥研究中心。依靠卓越的實驗室研究能力,AECC于1983年建立臨床研究部門。1996年開設了癌癥流行病學及結腸癌生物學相關的臨床研究項目。
恒瑞醫藥副總裁曹國慶博士指出:“愛因斯坦醫學院長期專注于癌癥研究,在人類與癌癥斗爭中取得了卓越成就。恒瑞很榮幸能夠與愛因斯坦醫學院達成創新型腫瘤藥開發合作。該項合作將進一步鞏固恒瑞在中國腫瘤藥市場的主導地位”。
2025年1月2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腫瘤免疫治療中的TCR-T細胞智能設計與構建”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項目依托單位清華大學主辦。項目負責人汪小我教授匯報了項目整體概況、研究內容設置和年度......
記者29日從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設計了三種金屬離子-氨基酸納米結構。該創新設計能夠有效重塑腫瘤免疫抑制微環境,顯著提升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療法的免疫治療效果。相關研究成......
免疫治療已徹底改變了癌癥治療的前景并治愈了一部分難以治療的癌癥。然而,大多低免疫原性腫瘤仍對現有免疫療法響應率極低。揭示腫瘤免疫逃逸機制有助于高效識別免疫治療新靶點,擴大可治療腫瘤的范圍。早期腫瘤形成......
在腫瘤治療中,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的出現,為臨床腫瘤治療帶來了深刻變革。記者13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腫瘤免疫治療的全新靶點:CD3L1抗體,有望為腫瘤免疫治療帶來新的突破。據悉,復......
使用體外擴增T細胞進行的過繼細胞治療(ACT)在癌癥治療展現了巨大潛力。利用從切除的腫瘤組織中獲取的自體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的ACT方案在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臨床反應。值得注......
腫瘤微環境(TME)與腫瘤發展密切相關,大量研究顯示TME呈現高度免疫抑制狀態,CD8+T細胞是介導抗腫瘤免疫應答的關鍵效應細胞,經抗原活化后,釋放γ干擾素(IFNγ)、顆粒酶(Granzyme)和穿......
蛋白靶向降解嵌合體(PROTAC),依靠將泛素連接酶招募到細胞內的目標蛋白上,通過蛋白酶體機制促進對致病蛋白的降解,使許多“不可成藥”蛋白成為治療靶點。迄今已有數十種PROTAC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1月23日,《自然免疫學》雜志在線發表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學院黃波教授團隊一項最新研究論文。該研究找到了腫瘤免疫治療殺器―碳酸鋰,其能引導腫瘤部位的乳酸進入T細胞后,被快速......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教授裴志超團隊在癌癥納米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hemicalScience上。近年來,基于癌癥納米疫苗的免疫療法,由于其潛在的高療效、特異性和可......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教授裴志超團隊在癌癥納米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hemicalScience上。圖(a)納米疫苗的合成示意圖。(b)用于誘導ICD的納米疫苗引發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