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腫瘤治療中,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的出現,為臨床腫瘤治療帶來了深刻變革。記者13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腫瘤免疫治療的全新靶點:CD3L1抗體,有望為腫瘤免疫治療帶來新的突破。
據悉,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許杰團隊在最新出版的《細胞》(Cell)雜志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此前,PD-1/PD-L1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有效靶點之一,但目前仍有大量患者對現有免疫治療響應不佳。尋找下一個有效的免疫治療新靶點,已成為全球學者十分重視的關鍵問題。CD3L1基因的功能,此前從未被研究過。
許杰告訴記者,其團隊關注到CD3L1總是在缺乏PD-L1表達的腫瘤中高表達,且與PD-L1同樣在免疫豁免器官中表達之時,決定一探究竟。他們發現,對于已經徹底完成免疫逃逸的晚期腫瘤,在缺少公認的關鍵通路作用的情況下,必然要借助其他同等重要的通路,從而形成互補模式。
據悉,許杰團隊獨立完成了對CD3L1的原創性探索,取得實質性進展,并對“CD3L1的抑制劑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技術方案進行了全球性的專利布局。許杰團隊通過單細胞測序,發現CD3L1能抑制T細胞及機制。
在腫瘤治療中,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的出現,為臨床腫瘤治療帶來了深刻變革。記者13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腫瘤免疫治療的全新靶點:CD3L1抗體,有望為腫瘤免疫治療帶來新的突破。據悉,復......
使用體外擴增T細胞進行的過繼細胞治療(ACT)在癌癥治療展現了巨大潛力。利用從切除的腫瘤組織中獲取的自體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的ACT方案在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臨床反應。值得注......
腫瘤微環境(TME)與腫瘤發展密切相關,大量研究顯示TME呈現高度免疫抑制狀態,CD8+T細胞是介導抗腫瘤免疫應答的關鍵效應細胞,經抗原活化后,釋放γ干擾素(IFNγ)、顆粒酶(Granzyme)和穿......
蛋白靶向降解嵌合體(PROTAC),依靠將泛素連接酶招募到細胞內的目標蛋白上,通過蛋白酶體機制促進對致病蛋白的降解,使許多“不可成藥”蛋白成為治療靶點。迄今已有數十種PROTAC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1月23日,《自然免疫學》雜志在線發表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學院黃波教授團隊一項最新研究論文。該研究找到了腫瘤免疫治療殺器―碳酸鋰,其能引導腫瘤部位的乳酸進入T細胞后,被快速......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教授裴志超團隊在癌癥納米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hemicalScience上。近年來,基于癌癥納米疫苗的免疫療法,由于其潛在的高療效、特異性和可......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教授裴志超團隊在癌癥納米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hemicalScience上。圖(a)納米疫苗的合成示意圖。(b)用于誘導ICD的納米疫苗引發抗......
10月31日,上海鑌鐵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鑌鐵生物”)宣布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本次融資由國投創業領投,黃埔醫藥基金、元希海河基金等共同投資,支持鑌鐵生物推動新技術研發、商業化生產實施、國際化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46.shtm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沈春蕾在耶魯大學讀博的前兩年,曹議勻嘗試了好幾個課題都不了了......
腫瘤微環境中存在一層細胞外基質(ECM),其組成的“物理屏障”,嚴重降低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浸潤及殺傷效果。盤狀結構域受體1(DDR1)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酪氨酸蛋白激酶受體,與乳腺癌等腫瘤進展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