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和旱地中,有一種神奇的生物土壤結皮被稱為“沙漠皮膚”,其在維持土壤健康、減少侵蝕、促進養分循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綠藻(特指片球藻屬綠藻)就是土壤結皮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因其能適應各種極端環境如冰川、火山等處的土壤,并在壓力下展現卓越的脂質積累能力而引發關注。盡管結皮綠藻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生物技術意義,但人們對其仍知之甚少。
記者從華大集團總部了解到,近日,武漢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德國馬普所在《自然—通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完成土壤結皮綠藻的基因組解析,揭示了其通過基因水平轉移和獨特油脂代謝調控來適應極端環境的背后機制,為將來通過生物技術來提升旱地生態系統與沙漠改造提供了較好的科學支撐。
生物土壤結皮覆蓋了地球陸地表面積的40%以上。然而,隨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加劇,生物土壤結皮面臨嚴重破壞。結皮綠藻能夠分泌胞外多糖,將松散的沙粒黏在一起形成穩定的結構,這不僅防止了土壤侵蝕,還能保護土壤免受外界環境的直接影響。
在干旱環境中,結皮綠藻通過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來支持植物生長;此外,結皮綠藻能將大氣中的氮轉為有機化合物,隨著有機物質被植物吸收,進而促進整個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
在該項研究中,科研人員完成了片球藻屬下兩種綠藻B.bullatus和B.minor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組裝。
相較于其它綠藻,研究人員發現它們的基因組中包含了大量與環境適應相關基因的擴增和新功能化現象。比如,這兩種綠藻都表現出與氮代謝、脂肪酸延伸,以及角質、蠟生物合成相關的基因家族的擴張,這些特征對在干燥、溫度波動和營養缺乏的環境中生存至關重要。此外,他們發現這兩種綠藻通過基因水平轉移,從細菌和真菌等物種中獲得了兩百多個基因,這些基因可能有助于抵抗紫外線、調節滲透和生產抗氧化劑,使其能在營養貧乏的土壤中生存。
為了進一步探索結皮綠藻的生理適應性,研究人員通過轉錄組、蛋白組和代謝組的聯合分析,系統解析了其在多種不利條件下的油脂代謝變化。多組學分析顯示,結皮綠藻能夠通過靈活的極性油脂與中性油脂的相互轉化來改變脂質代謝,并通過平衡膜脂來保持結構完整性、平衡儲存脂質來保持能量儲備。這種代謝可塑性在大多數水生藻類中是不存在的,是一種獨特的陸地藻類適應機制。
該研究破譯了土壤結皮綠藻的基因組圖譜,鑒定了大量抗性相關的基因創新,挖掘了油脂代謝關鍵的調控基因并繪制了相關網絡。在氣候變化和荒漠化加劇的背景下,這項研究為理解結皮綠藻的環境適應機制提供了新見解,也為利用這些綠藻進行生態修復和潛在生物技術應用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資源。
2月26日,記者從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獲悉,該院葉文秀研究員和郭立研究員團隊繪制了全球首個涵蓋葡萄屬的歐亞、北美和東亞世界三大種群的72個葡萄種質材料的單倍型超級泛基因組圖譜,從而揭示葡萄屬豐富遺傳......
在生命科學的廣袤領域中,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ies,GWAS)宛如一座燈塔,照亮了探索遺傳變異與健康、疾病關系的道路。想象一下,若能整合全球各機構的基因......
近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林木種質資源研究團隊在《經濟作物和產品》(IndustrialCrops&Products)上發表了研究論文。該研究組裝了無患子的染色體級別高質量基因組......
2月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張龍超研究員、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劉娣研究員、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王金勇研究員、岳麓山實驗室印遇龍院士、四川農業大學李明洲教授聯合發布消息,國際首個豬T2......
在沙漠和旱地中,有一種神奇的生物土壤結皮被稱為“沙漠皮膚”,其在維持土壤健康、減少侵蝕、促進養分循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綠藻(特指片球藻屬綠藻)就是土壤結皮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因其能適應各種極端環境如冰......
在沙漠和旱地中,有一種神奇的生物土壤結皮被稱為“沙漠皮膚”,其在維持土壤健康、減少侵蝕、促進養分循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綠藻(特指片球藻屬綠藻)就是土壤結皮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因其能適應各種極端環境如冰......
近日,一項發表于《自然-通訊》的研究發現,攜帶人源化蛋白NOVA1變體的小鼠發出的叫聲比野生型小鼠更復雜。該研究有望為找到影響人類語言能力演化的關鍵基因提供更多線索。人類何時以及如何獲得言語所需的大腦......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
就像寄生蟲危害人體一樣,寄生植物也會讓作物遭殃,破壞糧食生產。據《細胞》雜志12日報道,中國科學家在高粱中發現兩個關鍵基因,它們可像“開關”一樣控制高粱的抗寄生能力。“關閉”這兩個基因后,高粱抵抗寄生......
1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林鴻宣團隊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林尤舜團隊,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Fine-tuninggibberellinimproves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