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1-22 18:57 原文鏈接: 拖網捕撈是全球碳排放主要來源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

      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

      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加重的漁網,捕捉生活在海底的魚類、甲殼類和貝類動物。這種做法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但卻引起了爭議,因為漁具破壞了海底環境,如冷水珊瑚礁,其中一些珊瑚可能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海底拖網捕撈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捕魚方式,因為沿著海洋底部拖曳的網和重物會破壞海洋棲息地,而這些棲息地可能需要多年才能重建和恢復。”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Mika Peck說。

      拖網捕魚還攪動了沉積物,釋放出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所需的氧氣。如果不是這樣,這些沉積物可能會在海底持續堆積數千年,其中的有機物會在低氧條件下得以保存,這意味著碳被有效鎖住了。

      2021年,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的科學家Trisha Atwood和同事將拖網捕撈過程中可能釋放多少二氧化碳的研究,與全球漁業觀察組織關于全球拖網捕撈范圍的數據結合起來。研究小組得出結論,大量的碳被釋放到海水中。

      但一個尚未回答的最大問題是,沉積物中釋放的二氧化碳到底有多少最終進入大氣中。

      “許多國家和機構的人員開始向我們詢問這項研究。但基本上,如果二氧化碳只是停留在海洋中,我們真的不在乎。”Atwood說。

      因此,該團隊與開發海洋環流計算機模型的研究人員聯合起來。根據這些模型,拖網捕撈釋放到海水中的約55%的二氧化碳將在9年后進入大氣。

      Atwood說:“我很驚訝,大約有一半以上的二氧化碳被釋放,而且是很快就釋放出來了。”

      根據全球碳預算,2023年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增至409億噸。因此,如果該團隊的估計是正確的,拖網捕撈約占全球排放量的0.8%,相比之下,航空和航運的碳排放量為2.8%。

      這些發現強化了減少拖網捕撈的理由。“許多海洋棲息地每年都要進行一次以上的拖網捕撈,這使得沉積物懸浮起來,并向大氣中釋放碳。”Peck說,“禁止破壞性捕撈是保障未來健康海洋生態系統的關鍵。”

      海洋保護協會的Gareth Cunningham表示:“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減少海底拖網漁具的碳影響。”該協會一直呼吁在英國各地所謂的海洋保護區禁止拖網捕撈。“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模式,解決方案也會因地而異。”他說。

      并不是所有研究人員都相信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我非常懷疑他們的估計。”英國班戈大學的科學家Jan Geert Hiddink表示。

      他認為,海底大部分碳都是以難以分解的形式存在的,比如骨骼,這意味著即使沉積物受到干擾,碳也不會釋放出來。他認為,Atwood團隊可能高估了1000倍的釋放量。

      Atwood解釋說,這個估計是根據實際測量得出的。這類研究很少,因此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二氧化碳釋放量可能比研究顯示的更高,也可能更低。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拖網捕撈的范圍和強度被低估了。

      研究者表示,政府需要開始計算拖網捕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繼而決定是否應該監管這類排放。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3389/fmars.2023.1125137


    相關文章

    比爾·蓋茨:清潔能源革命已經到來,現需要大力投資

    “清潔能源革命已經到來。”6月25日,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Gates)在官方博客“蓋茨筆記”中表示,面對制造業、電力、農業、運輸業和建筑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一系列氣候技術已經經過驗證并準備......

    《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發布

    5月2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以下簡稱《研究報告》),該研究報告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牽頭,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編撰。《研......

    專家呼吁: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全球碳排放核算體系

    中國科學院5月29日在上海發布的《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顯示,主要發達國家消費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產端碳排放,主要發展中國家則相反。專家呼吁,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全球碳排放核算體系。“基于消費......

    中國科學院發布《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

    全球減碳目標的共同實現,最終要靠各國攜手共進。評估不同消費主體所引發的碳排放動態,更有利于明晰生產者與消費者碳排放責任歸屬,更好地踐行公平正義。5月2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將迎來首次大幅度擴容升級

    國新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發表最新內容,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擴圍專項研究,對重點行業的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法、核算報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擴圍實施路徑等開展了專題研究評估論證,相關......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FC95團體標準立項評估會順利召開

    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標準化領域委員會標準立項評估會在線上召開,會議對3項團體標準進行了立項評估。會議由CSTM/FC95副秘書長韓曉莉主持,來自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

    拖網捕撈是全球碳排放主要來源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

    拖網捕撈是全球碳排放主要來源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

    3.4億噸二氧化碳|被忽略的碳排放大戶——拖網捕撈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

    3.4億噸二氧化碳|被忽略的碳排放大戶——拖網捕撈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