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27日報告說,他們破譯了人工栽培草莓的基因組,這一成果將有助于開發更好看好吃并能抵抗蟲害的新品種草莓。
位于千葉縣木更津市的上總DNA研究所在英國《DNA研究》雜志網絡版上介紹說,研究人員將人工栽培草莓品種“麗紅”的染色體DNA序列分成片段,分析堿基對的排列,并與4種野生草莓進行了比較。
比對發現,“麗紅”草莓約有6.98億個堿基對,而野生草莓的堿基對數量約為2億個。“麗紅”的基因組中有1.23億個堿基對序列攜帶遺傳信息,大約為8.7萬個基因。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些基因是如何決定草莓甜度、大小等生物性狀的。
研究人員解釋說,草莓屬植物有數十種,野生草莓一般多為二倍體或四倍體,即它們的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或四個染色體組,而人工栽培的草莓是雜交成的八倍體。科學家2010年末宣布破譯了二倍體野生草莓“森林草莓”的基因組,但人工栽培草莓基因組的破譯工作一直沒有進展。
研究人員稱,上總研究所對八倍體人工栽培草莓的研究,是世界范圍內首次對此類多倍體物種進行的基因組分析。
日本每年出口大量草莓,地方政府都在致力于改良草莓品種。上總研究所植物染色體組應用研究室主任磯部祥子指出:“這個研究成果有望在今后5至10年內促生市場價格更高的(草莓)新品種。”
猴子有尾巴,而人類和猿類的尾巴卻在進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自然》28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人類和猿類演化掉尾巴的遺傳學基礎。靈長類動物尾部表型的系統發育樹(Ma表示百萬年前)。圖片......
意大利科學家在一項小鼠研究中展示了無需永久性基因組編輯,也可對一個控制膽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長效抑制。這一靶向表觀遺傳沉默(不用直接改變DNA序列就可改變基因功能)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續近1年,令循環膽固醇......
2月27日,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A)公布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報。第一季度營收為16.6億美元,與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5.6%,核心營收(1)下降6.4......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騰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研究成果。該研究從理論上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中廣泛存在的水平基因流動可以幫助競爭性微生物群體突破物種多樣性“極限”,促......
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自然》雜志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通過對近1000只轉基因小鼠開展研究,英國科學家發現了100多個與DNA損傷有關的關鍵基因。這項研究為開發癌癥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個性化療法提......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病變,主要表現為滑膜增生、軟骨變性及軟骨下骨增生,造成關節功能喪失和生活質量下降,在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超過50%,全球范圍內有數億人受到影響。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
2022年,全球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市場規模為17.2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76億美元左右,2023年至2032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6.10%。市場概況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市場是一個快速......
超高速測序推動基因組診斷快速發展簡化的DNA和RNA測序工作流正在幫助臨床醫生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提供迅速的有針對性的護理 約十年前,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默多克......
1月21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23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曉。具體包括,基因檢測能“劇透”孩子天賦;中國科學家測定月球年齡為20.3億年;航天員不能是近視眼,因為太空中不能戴眼鏡;電水......
迄今對包括細菌、病毒和真菌在內的海洋微生物基因進行的最全面分析,可為研究人員發現抗生素、追蹤氣候變化影響和保護瀕危物種奠定基礎。1月16日,相關成果發表于《科學前沿》。據《自然》報道,2021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