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6-03 16:20 原文鏈接: 歐洲生物醫學論文的撤稿率20年內翻兩番

    一項對數千篇撤回論文的研究發現,2000年至2021年間,歐洲生物醫學科學論文的撤稿率增加了4倍。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科學計量學》。


    自2000年以來,歐洲生物醫學科學論文的撤稿率翻了兩番。圖片來源:bagi1998/Getty

    據《自然》報道,其中2/3的論文因研究不當行為而被撤回,如數據和圖像操縱或作者欺詐。分析表明,在大約20年的時間里,這些因素導致撤稿率不斷增加。

    論文作者總結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過去20年里,研究不端行為在歐洲變得更加普遍。”

    其他研究誠信專家指出,撤回論文的情況可能會增加,因為研究人員和出版商越來越善于調查和識別潛在的不當行為。有越來越多的人致力于發現錯誤,并使用新的數字工具來篩選出版物中的可疑文本或數據。

    這一最新研究調查了2000多篇生物醫學論文,這些論文的通訊作者來自歐洲的科研機構,這些論文在2000年至2021年年中被撤回。這些論文包括用英語、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發表的原創文章、評論、個案報告和快報。它們被列入了媒體組織“撤稿觀察”整理的一個數據庫,該數據庫記錄了論文被撤稿的原因。

    作者發現,在研究期間,總體撤稿率翻了兩番——從2000年的每10萬篇論文約11篇撤稿到2020年的每10萬篇論文近45篇撤稿。在所有被撤回的論文中,近67%是由于不當行為,約16%是由于無意的錯誤。其余的撤稿沒有說明理由。

    論文通訊作者、西班牙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公共衛生研究員Alberto Ruano‐RavinaRuano‐Ravina和同事專門研究了因不當行為而被撤回的論文,發現主要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變化。

    2000年,撤稿比例最高的原因是倫理和法律問題、作者身份問題——包括可疑或虛假的作者身份、機構對作者身份的反對、其他作者不認可,以及圖像、數據或大量文本的重復。到2020年,重復仍然是撤稿的主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有差不多比例的撤稿是由于“不可靠的數據”。

    “不可靠的數據”是指由于未提供原始數據以及存在偏見或缺乏平衡等原因而無法信任的研究數據。這些作者認為,這一原因導致的撤稿數量增加可能與由“論文工廠”生產的論文數量增加有關,“論文工廠”是按訂單生產虛假或低質量論文的企業。

    作者身份問題在2020年的撤稿原因中排名并列第五。論文作者寫道,這“可能是由于作者身份控制系統的實施和研究者意識的提高”。

    該研究還確定了撤回生物醫學科學論文數量最多的4個歐洲國家:德國、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例如,在英國,偽造是大多數年份論文被撤回的首要原因,但2000年至2020年間,因重復而被撤回的論文比例有所下降。同時,西班牙和意大利因重復而被撤回的論文比例都大幅上升。

    2012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微生物學家Arturo Casadevall參與了一項研究,發現不當行為導致的論文撤稿率與此相似。他說:“對我來說,這表明科學中的潛在問題在過去12年里沒有明顯改變。”

    但他補充道,撤回率的總體上升可能反映出一個事實,即作者、機構和期刊越來越多地使用撤回程序來糾正錯誤。

    英國威爾士的生物學家和研究誠信專家Sholto David指出,在20年的研究期間,檢測研究錯誤的方法得到了改進。他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瀏覽文獻并指出缺陷,這可能有助于解釋撤稿率上升的原因。他補充說,特別是2012年出版后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的推出,為誠信偵探提供了集體審查論文的機會,研究人員向期刊發送舉報電子郵件的情況也變得越來越普遍。

    “撤稿觀察”聯合創始人Ivan Oransky表示,過去10年里,出版商經常使用抄襲檢測軟件,這可能是因抄襲和復制而撤稿的論文數量增加的原因之一。他補充說,最近的數字工具,比如那些檢測圖像操縱的工具,會如何影響未來幾年的論文撤稿率,仍有待觀察。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11192-024-04992-7

    相關文章

    歐洲生物醫學論文的撤稿率20年內翻兩番

    一項對數千篇撤回論文的研究發現,2000年至2021年間,歐洲生物醫學科學論文的撤稿率增加了4倍。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科學計量學》。自2000年以來,歐洲生物醫學科學論文的撤稿率翻了兩番。圖片來源:......

    歐洲生物醫學論文的撤稿率20年內翻兩番

    一項對數千篇撤回論文的研究發現,2000年至2021年間,歐洲生物醫學科學論文的撤稿率增加了4倍。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科學計量學》。自2000年以來,歐洲生物醫學科學論文的撤稿率翻了兩番。圖片來源:......

    歐洲生物醫學論文的撤稿率20年內翻兩番

    一項對數千篇撤回論文的研究發現,2000年至2021年間,歐洲生物醫學科學論文的撤稿率增加了4倍。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科學計量學》。自2000年以來,歐洲生物醫學科學論文的撤稿率翻了兩番。圖片來源:......

    2024年4月中國學者被撤回176篇文章醫院是撤稿高發區

    在2024年4月,誠信科研編輯部共報道了239篇撤稿文章,其中攘括所有的中國學者撤稿文章及極具影響力的國外單位撤稿文章,包含Lancet,Science,NatureMedicine,NatureCo......

    生物醫學專家劉秀云任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近日,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官網“現任領導”欄目更新信息顯示,博士畢業于劍橋大學的生物醫學專家劉秀云已經出任該學院院長。據天津大學官網介紹,劉秀云,女,天津大學英才教授,博士生導師,先進醫用材料與......

    高校院長陷撤稿風波,稱被其他作者擅自署名

    近日,“全球最具影響力科學家”、越南胡志明市經濟大學(UEH)商學院院長VoXuanVinh的一篇論文被國際期刊《環境科學與污染研究》撤回。原因是審稿流程被操縱、引用文獻不當、文章內容與期刊主題不符等......

    不服接連被撤3篇論文,高校教授將起訴出版商

    “撤回我們的論文是不合理的,這項研究將保護數百萬人的生命!”接連遭遇3次撤稿后,印度阿米提大學教授SanalKumar“破防了”。在近20年的學術生涯中,他提出了一項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全新理論,但該理論......

    首席研究員涉嫌偽造數據,論文已被正式撤稿

    編譯|卜金婷日本國立衛生科學研究所(NIHS)首席研究員HiroshiAsakura卷入了數據造假風波。近日,Asakura發表于2021年的一篇研究論文,被日本政府的官方期刊FoodSafety正式......

    他熱衷大尺度研究,如今多篇論文被撤稿

    一位博士,有時會在夜總會里悄悄觸碰經過的女孩,有時會躲在街頭觀察胸圍不同的女性誰更容易搭便車……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正是尼古拉斯·蓋根(NicolasGuéguen)的“科研”場景。任職于法國南布......

    “重大”考古發現不到半年即撤稿!

    編譯|陳雨涵一項在去年轟動一時的考古研究,近日被撤稿了。2023年10月,一群考古學家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聲稱印度尼西亞爪哇的一座建筑是一座“多層史前金字塔”,最深層似乎是人類在2.7萬年前鑿出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