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受體主要有三大類,離子通道偶聯受體(ion-channel-coupled receptors)、G蛋白偶聯受體(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酶聯受體(enzyme-linked receptors)。
在電子顯微鏡下,用四氧化鋨固定的細胞膜具有明顯的“暗-明-暗”三條平行的帶,其內、外兩層暗帶由蛋白質分子組成,中間一層明帶由雙層脂類分子組成,三者的厚度分別約為2.5 nm、3.5 nm和2.5nm,這樣的膜稱為單位膜或生物膜。
多發性骨髓瘤(MM,multiplemyeloma)是一種復雜的血液系統疾病,目前臨床上存在很明顯未滿足的治療需求;盡管傳統療法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但這種疾病目前仍然無法治愈,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
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物-心理-社會現象,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于2020年將其重新定義為“與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相關或類似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體驗”。根據時間定義,疼痛主要分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植物依賴細胞內免疫受體NLR識別病原菌分泌進入胞內的效應因子(effector),并觸發ETI(Effector-TriggeredImmunity)免疫。NLR蛋白根據其N末端結構域可分為三類:TI......
Hippo途徑最早是在黑腹果蠅身上發現的,在過去的20年里一直被研究。Hippo途徑的基本發現和過程的時間表。在哺乳動物中,Hippo通路由幾個關鍵成分組成,包括哺乳動物STE20樣激酶1/2(MST......
2011年12月底,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千人計劃”徐華強課題組與美國文安徳研究所KarstenMelcher、上海植生所與普渡大學的朱健康教授合作,分別在Science和PNAS上發表了ABA信號通......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南京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負責長壽的協同細胞通路,其或能將線蟲的壽命延長5倍,線蟲是一種用作衰老研究的動物模型。圖......
腦膠質瘤(Glioma)是成人最常見的顱內原發惡性腫瘤,年發病率約10/10萬,大多生長在腦中央溝區、丘腦或腦干等重要區域,生長呈侵襲性、無限制性與周圍正常腦組織無明顯界限。因此,手術治療一方面切除范......
由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重要信號通路的活性隨著衰老和心力衰竭而增加。在他們發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雜志上的文章中,他們描述了......
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時,固有免疫可發揮保護作用并激發適應性免疫以清除病原體感染【1】。在宿主所表達的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s)中,胞質DNA感受器(......
武漢大學細胞生物學系劉昱教授課題組發表了題為“TMED2potentiatescellularIFNresponsestoDNAvirusesbyreinforcingMITAdime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