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草莓較右側草莓略顯形狀不規則、果面凹凸不平
眼下正是品嘗草莓的旺季,一則"如何辨別打激素草莓"的帖子出現在微信、微博上,稱個大畸形、空心、果柄處發白的草莓,是過量使用了膨大劑這類激素催生而成的,提醒消費者"長點心"。
記者走訪多家水果市場、采摘園時發現,網傳的不規則草莓時常能見到。
多位專家表示,僅憑借外形推斷是否打激素,沒有科學依據。
過量膨大劑使草莓個大不規則?
畸形草莓與授粉和溫度有關
網傳:通過"激素草莓"和"正常草莓"圖片直觀對比,正常的草莓是呈圓錐形或長圓錐形,而那些形狀不規則、特別大、果面凹凸不平的就是過量用了膨大劑的草莓。
驗證: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麗娜分析稱,草莓形狀不均、畸形,并不一定是使用過量激素導致,而是跟授粉不均、溫度過低、生長條件有很大關系。個頭大的草莓跟其品種有關,有些草莓品種天生大個兒,比如從日本引進的品種,個頭都不小。另外,施肥、溫度、濕度等也影響草莓大小。
"用過膨大劑的草莓,的確有可能導致奇形怪狀,但不能反推畸形草莓就一定打過膨大劑。"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一些種植戶使用膨大劑,也是為迎合消費者喜好,讓人覺得個大就好吃好看。但實際上,打了膨大劑后的草莓含水分多,味道淡,果皮變薄,不容易儲存,特別容易爛,果農使用膨大劑其實是得不償失。
果柄周圍發白系激素催生?
棚產草莓光照弱發色過程慢
網傳:過量使用激素的草莓靠近把兒的地方是白色的,這樣的草莓光澤度差,果柄處顏色發青發白,屬于催大的果實。
驗證: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博士飛雪明確表示,草莓"白屁股"和使用激素沒有必然關系,是和采摘時間有關。草莓的發色過程通常是從尖端向后面的果柄逐漸進行,易受到光照的一側更先變紅,越靠近果柄基部著色越慢。在現實生產中,尤其是早春大棚內生產的草莓,由于受光照較弱等影響,發色過程偏慢,加上品種原因,使得果實基部發色更為推遲。但如果等候時間過長,到整個草莓都變紅時,草莓頂端已過熟而容易損傷,因此一般果農不等草莓完全變紅就開始采摘,這就造成了很多草莓果柄處發白。
"激素草莓"空腔大果肉發白?
有些品種天生易出現空心
網傳:很多人吃草莓時會發現,草莓內部有時是空心的。使用激素催大的草莓空腔現象比較多,空腔大,果肉顏色發白。
驗證: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麗娜介紹,草莓空心的原因有很多種,無法由此直接判斷一定用了激素。有的是跟品種有關,一些品種果肉密度小,天生就易出現空心。另外,草莓生長時的土壤、濕度、溫度在技術管理上跟不上,也易出現空心。因此,簡單看草莓是否空心,來辨別是否為"激素草莓", 并不合適。
■ 支招
聞香可辨"問題草莓"
王麗娜說,使用了過量激素的草莓,從顏色、果形、大小上都不好做出判斷,一般都需要靠專業儀器來進行復雜的檢測,才能確認是否打了激素。不過,還是可以通過一些小方法來辨別。比如在購買草莓時,可以先聞一聞草莓的味道,新鮮的好的草莓具備特有的香味,而打了過量激素的草莓,草莓香味不濃,還會帶有略微的刺鼻氣味。另外,好草莓吃起來沒怪味,甜中帶酸,激素草莓吃起來寡淡無味。
■ 貼士
"膨大劑草莓"無食用危害
膨大劑是植物激素的一種,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國屬登記允許使用的農藥品種,且在農藥標簽上規定了用藥時期、劑量、施用方法、使用范圍和安全間隔期。其廣泛用在獼猴桃、甜瓜等水果上,能使果實體積增大,達到增產目的。美國、日本等國家將其列入不需進行毒性管理的物質。
農大副教授朱毅說,用了膨大劑的草莓對食用安全沒有危害。但使用膨大劑會導致草莓儲藏期變短,果形不好看,因此不提倡使用。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博士飛雪說,使用膨大劑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反季節草莓的產量和品質。
哺乳期媽媽存在鈣流失,但有一種激素有助保持骨骼強壯。圖片來源:美國妊娠協會網站科技日報北京7月10日電(記者張佳欣)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哺乳期......
科技日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張夢然)鍛煉對身體有益似乎已是公認常識,但這其實是一個籠統的認知,人們對其分子層面的奧秘還不甚了解。不清楚這一過程,會影響人們對鍛煉強度、類型以及相應疾病和健康......
春來伊始,萬象“耕”新。當春耕遇上“AI”,小小的草莓園里,藏著怎樣的“新質生產力”?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汪小旵團隊成功研發了一款草莓選擇性采收機器人。在豐收的草莓園中,你可以和這臺最先進的機......
性別差異廣泛存在于人類的發育、衰老和疾病發生過程中,其中雄激素水平的高低是導致性別差異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解析雄激素調控性別差異的分子和細胞機理具有重要科學意義。4月10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柑橘育種研究團隊在激素調控柑橘果實成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TreePhysiology。柑橘是全球第一大水果,我國柑橘年產量已達6000多萬噸,規模位居世......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科研人員發現,螞蟻的血腦屏障在控制其行為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血腦屏障可以調節螞蟻大腦中的激素水平,從而影響他們在蟻群中的行為。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雜志上。研究......
成為母親在生理和心理層面上都是一個變革性的事件。懷孕時,荷爾蒙充斥身體,引起生理和行為變化。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對小鼠的研究表明,雌二醇和孕酮這兩種妊娠荷爾蒙通過附著在大腦中的受體上,重塑了大腦......
草莓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現代八倍體栽培草莓起源于兩個八倍體野生種——弗州草莓和智利草莓的種間雜交。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朱安丹課題組深入解析了八倍體草莓的起源和遺傳分化特征。相......
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研究人員25日在2023年美國營養學協會年會上公布的一項隨機臨床試驗顯示,每天食用草莓與改善認知功能、降低血壓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關。此前研究已證明了草莓對心血管、代謝和認知健康的好......
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是對抗癌癥的最新和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它促使免疫系統將腫瘤識別為體內的入侵者并進行攻擊。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對免疫療法反應良好。為什么呢?科學家們并不總是確定。有時,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