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柳紅團隊和楊財廣團隊,在ALKBH5小分子抑制劑發現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發現了靶向ALKBH5 Cys200的共價抑制劑,開展了體外和體內抗腫瘤活性研究并通過化學生物學手段進行靶標驗證,闡明了ALKBH5共價抑制劑發揮抗急性髓系白血病作用機制。
該研究通過靶向ALKBH5的非催化位點Cys200殘基進行共價藥物設計,使得干擾底物與ALKBH5結合發揮抑制作用。前期篩選與構效關系研究發現以馬來酰亞胺作為共價彈頭的優選化合物18l。質譜驗證及突變試驗證實,18l通過共價修飾Cys200抑制ALKBH5活性,且這一修飾可阻止底物結合ALKBH5。該化合物表現出強效的ALKBH5抑制活性和較好的選擇性,在針對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體外和體內藥效學研究中展現出優異的抗腫瘤作用。
上述研究通過細胞熱轉移實驗、DARTS技術以及基于ABPP方法的化學蛋白質組學等化學生物學手段進行作用機制驗證,闡明了ALKBH5抑制劑18l發揮抗急性髓系白血病作用機制,為RNA表觀遺傳領域的精準化學調控提供了新的指導思路。? ?
相關研究成果作為VIP論文,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24928
新型ALKBH5共價抑制劑的發現及作用機制研究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柳紅團隊和楊財廣團隊,在ALKBH5小分子抑制劑發現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發現了靶向ALKBH5Cys200的共價抑制劑,開展了體外和體內抗腫瘤活性研究并通過化學生物學手段......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柳紅團隊和楊財廣團隊,在ALKBH5小分子抑制劑發現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發現了靶向ALKBH5Cys200的共價抑制劑,開展了體外和體內抗腫瘤活性研究并通過化學生物學手段......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柳紅團隊和楊財廣團隊,在ALKBH5小分子抑制劑發現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發現了靶向ALKBH5Cys200的共價抑制劑,開展了體外和體內抗腫瘤活性研究并通過化學生物學手段......
2月17日,諾誠健華宣布其自主研發的BCL-2抑制劑ICP-248(Mesutoclax)聯合BTK抑制劑奧布替尼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
【大會背景~匠心布局】第十屆BPIWEEK2025生物醫藥創新周將于2025年2月19-20日在上海盛大舉辦!大會由商圖信息主辦,為期兩天,特邀100+重量級權威講者,分別領銜核酸、XDC與雙多抗、小......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許永團隊與沈陽藥科大學教授趙臨襄團隊合作,研究發現首個BRD4BD2選擇性抑制劑,可作為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候選藥物。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藥物化學雜志》(Jour......
記者21日從同濟大學獲悉,北京時間21日零點,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王平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論文,提出纈氨酸限制性飲食聯合DNA修復酶抑制劑治療腫......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生化系教授陳良/副研究員周倩團隊和暨南大學藥學院研究員丁克合作,開發出新型CD137小分子激動劑JNU-0921用于腫瘤免疫治療。據介紹,JNU-0921是全球范圍內首個CD1......
華南農業大學群體微生物研究中心教授崔紫寧團隊在銅綠假單胞菌III型分泌系統(T3SS)抑制劑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JournalofAgricultural......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國際分子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從一種常見于人類皮膚上的細菌——結核硬脂酸棒狀桿菌中,發現了一種有前景的酪氨酸酶抑制劑,可起到安全美白皮膚的效果。紫外線照射會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