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國外媒體報道,最新研究發現,我們的祖先在離開樹上生活后就開始以草為食,時間比預想的還要早50萬年。生活在300至35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主要從草類獲得大部分營養物質,而不同于他們的祖先以水果和昆蟲為食。
這是人們食用大草原植物的最早證據,牛津大學的茱莉亞?李索普教授(Julia Lee-Thorp)這樣說道。她發現生活在非洲乍得湖附近大草原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bahrelghazali)骨骸中的碳-13含量異常的高,南方古猿是以莎草和短草為食的典型物種。
在此之前,關于人們食草的最古老的證據大約為280萬年前,而440萬年前的拉密達猿人(Ardipithecusramidus) - 一種早期人類,并不食草。南方古猿很可能以樹根和塊莖為食,而非堅硬的草葉。在某種程度上很可能也促進了他們離開祖先在東非的家園而前往乍得湖地區。
問題是早期人類是否是永久定居在大草原,還是根據具體的條件而往返生活于大草原和森林。位于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瑞克?珀特斯(Rick Potts)這樣說道,“我個人傾向于后者。”
露西是一具發現于東非的古人類化石,其生活于320萬年前,是已知最早的人類祖先,被稱為“人類祖母”。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首次以數字方式重建了露西丟失的軟組織,發現她能像我們今天一樣直立行走。相關研究論文發......
露西是一具發現于東非的古人類化石,其生活于320萬年前,是已知最早的人類祖先,被稱為“人類祖母”。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首次以數字方式重建了露西丟失的軟組織,發現她能像我們今天一樣直立行走。相關研究論文發......
人類的祖先古猿是何時開始從四肢爬行進化成雙腿直立行走,進化的契機和過程又是怎樣的?這個未解之謎一直是人類學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主流的一種猜想認為,人類能夠直立行走,是我們的祖先在稀樹草原環境中進化適應......
祿豐古猿臼齒近中虛擬切面與釉質厚度測量(M1,PA674.48)。(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近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立召、趙凌霞等在國際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刊發最新成果......
一直以來,學界公認的觀點是雙足行走是人類祖先出現之后的后期才進化而來的行為,因此普遍將其作為人類的特有屬性。而11月6日由德國圖賓根大學(Eberhard-Karls-Universit?tTübin......
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國外媒體報道,最新研究發現,我們的祖先在離開樹上生活后就開始以草為食,時間比預想的還要早50萬年。生活在300至35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主要從草類獲得大部分營養物質,而不同于他......
烏干達政府官員和法國科學家8月2日在坎帕拉宣布,兩國科學家在烏干達東北部發現了一個距今約2000萬年的較完整的古猿類頭骨化石。由法國和烏干達兩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科考隊于7月18日在烏干達東北部卡拉莫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