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是一具發現于東非的古人類化石,其生活于320萬年前,是已知最早的人類祖先,被稱為“人類祖母”。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首次以數字方式重建了露西丟失的軟組織,發現她能像我們今天一樣直立行走。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志。
1974年,科學家在埃塞俄比亞發現了露西這具成年女性骨架化石,她是同類化石中保存最完整的。露西身高一米多,體重約28公斤左右,大腦大概只有我們的1/3。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露西進行了掃描,對其腿部和骨盆肌肉進行了3D建模。
為重現露西的肌肉,團隊首先對現代女性和男性的肌肉和骨骼結構進行核磁共振成像(MRI)和CT掃描,繪制出了“肌肉路徑”并建立了肌肉骨骼的數字模型。隨后,骨架虛擬模型幫助“重新拼接”了關節,定義了每個關節能夠移動和旋轉的軸,從而再現了關節的移動方式,并在此基礎上揭示了露西的行走方式。
研究重建了露西每條腿上的36塊肌肉,這些肌肉比現代人的腿部肌肉更大。例如,露西小腿和大腿上主要肌肉的大小是現代人的兩倍多,肌肉占露西大腿總質量的74%,而人類只有50%。
古人類學家一致認為露西靠雙足行走,但對她的行走方式存在分歧。有人認為,露西是搖搖擺擺蹲著走的,類似于黑猩猩;其他人則認為她的動作更接近現代人的直立行走。此次最新研究確認了后者,因為露西的膝伸肌證實了她有能力像今天的健康人一樣拉直膝關節。
團隊表示,肌肉重建已經被用來衡量霸王龍的奔跑速度,通過將類似的技術應用于人類祖先,有助了解人們已經失去的某些能力。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布魯克林學院和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古生物學研究所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重建了一種保存完好但有受損的類人猿頭骨,該類人猿生活在大約1200萬年前。這種被稱為皮埃羅古猿的物種,可能對于了......
露西是一具發現于東非的古人類化石,其生活于320萬年前,是已知最早的人類祖先,被稱為“人類祖母”。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首次以數字方式重建了露西丟失的軟組織,發現她能像我們今天一樣直立行走。相關研究論文發......
露西是一具發現于東非的古人類化石,其生活于320萬年前,是已知最早的人類祖先,被稱為“人類祖母”。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首次以數字方式重建了露西丟失的軟組織,發現她能像我們今天一樣直立行走。相關研究論文發......
露西是一具發現于東非的古人類化石,其生活于320萬年前,是已知最早的人類祖先,被稱為“人類祖母”。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首次以數字方式重建了露西丟失的軟組織,發現她能像我們今天一樣直立行走。相關研究論文發......
露西是一具發現于東非的古人類化石,其生活于320萬年前,是已知最早的人類祖先,被稱為“人類祖母”。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首次以數字方式重建了露西丟失的軟組織,發現她能像我們今天一樣直立行走。相關研究論文發......
人類的祖先古猿是何時開始從四肢爬行進化成雙腿直立行走,進化的契機和過程又是怎樣的?這個未解之謎一直是人類學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主流的一種猜想認為,人類能夠直立行走,是我們的祖先在稀樹草原環境中進化適應......
祿豐古猿臼齒近中虛擬切面與釉質厚度測量(M1,PA674.48)。(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近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立召、趙凌霞等在國際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刊發最新成果......
一直以來,學界公認的觀點是雙足行走是人類祖先出現之后的后期才進化而來的行為,因此普遍將其作為人類的特有屬性。而11月6日由德國圖賓根大學(Eberhard-Karls-Universit?tTübin......
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國外媒體報道,最新研究發現,我們的祖先在離開樹上生活后就開始以草為食,時間比預想的還要早50萬年。生活在300至35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主要從草類獲得大部分營養物質,而不同于他......
烏干達政府官員和法國科學家8月2日在坎帕拉宣布,兩國科學家在烏干達東北部發現了一個距今約2000萬年的較完整的古猿類頭骨化石。由法國和烏干達兩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科考隊于7月18日在烏干達東北部卡拉莫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