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Selenium)是一種非金屬元素,是動物體必需的營養元素。目前,可通過硒代半胱氨酸和2-硒尿苷將硒引入蛋白質和核酸中,但含硒小分子的生物合成途徑仍待解析。
近日,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發表了題為“Biosynthesis of selenium-containing small molecules in diverse microorganism”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基因組挖掘策略,發現編碼含硒小分子麥角硫因類似物的三基因簇,并揭示兩種新的硒-碳鍵形成酶以及生物合成硒糖的途徑。該研究將為發掘更多含硒天然產物奠定基礎。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174-2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雜志,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必需的微量元素硒(Se)是支持和維持硒蛋白生物合成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以硒半胱氨酸(Sec)或硒蛋氨酸(SeMet)的形式整合到蛋白質中,后者在AUG密碼子上隨機發生,而前者是一個嚴格調控的過程。氨基酸......
近日,EnvedaBiosciences宣布完成6800萬美元的股權和債權融資。本輪融資由Dimension領投,多家新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包括FPV,JazzVenturePa......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資助下,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用植物研究中心教授吳鴻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藥用植物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總結了藥用植物天然產物研究的最新進展,概述......
硒(Selenium)是一種非金屬元素,是動物體必需的營養元素。目前,可通過硒代半胱氨酸和2-硒尿苷將硒引入蛋白質和核酸中,但含硒小分子的生物合成途徑仍待解析。近日,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發表了題為“B......
硒(Selenium)是一種非金屬元素,是動物體必需的營養元素。目前,可通過硒代半胱氨酸和2-硒尿苷將硒引入蛋白質和核酸中,但含硒小分子的生物合成途徑仍待解析。近日,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發表了題為“B......
6月29日,中國科學院定點幫扶環江產業振興培訓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成功舉辦。為順利實施中國科學院科技幫扶項目“廣西環江鄉村生態產業帶構建與示范”環江富硒示范基地建設,該課題負責人、......
新的綠色富硒食品——富硒油菜芽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供圖日前,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王漢中院士團隊發掘出新的綠色富硒......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力學學科王超副教授與赫曉東教授采用國際領先的原位力學測量技術,揭示了原子級別厚度硒(Se)二維材料的面內各向異性拉伸力學行為,并首次量化了硒(Se)原子鏈之間的范德華相互作......
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和生物信息學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研究發展迅速,大量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被挖掘和報道。核糖體肽類天然產物由于其獨特的生物合成邏輯、新穎復雜的化學結構和多樣的生物、生理活性......
自然界中酶促反應對有機官能團反應性的精妙控制,激勵合成化學家不斷拓展和延伸研究的邊界。鑒于研究團隊在復雜天然產物仿生合成領域創新性的成果,上海有機所洪然課題組受邀在美國化學會Accountsof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