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研究團隊為多功能型壓電驅動方式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
壓電材料因其能夠實現機械能與電能相互轉換,在精密驅動等應用場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機器人視覺、精密光學儀器、微納制造裝備等系統正在朝著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如何在緊密空間實現多軸精密運動調控已成為了當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電子學院高翔宇、李飛等人提出壓電超表面的設計思想,通過對壓電基元幾何形狀、序構方式、力學邊界結構的多重構筑,突破了現有壓電材料多自由度結構復雜、應變難以進一步提高的瓶頸,同時實現了六自由度的直線運動、旋轉運動及多軸耦合運動。基于上述壓電超表面設計,團隊利用高性能透明壓電單晶研制了對焦、防抖一體化的微型自適應變焦透鏡,為多功能一體化智能光學系統提供了設計方案。
壓電超表面及其在自適應光學應用。(課題組供圖)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5088-3
3月29日,南昌大學國際有序物質科學研究院湯淵源教授與東南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合作,在《科學》上發表題為“具有大壓電響應的可生物降解鐵電分子晶體”的研究長文,報道了“四兩撥千斤”實現分子晶體的壓電性飛躍......
1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研究團隊為多功能型壓電驅動方式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壓電材料因其能夠實現機械能與電能相互轉換,在精密驅動等應用場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機器人......
壓電材料產生電荷直接作用于介質或促進活性氧(ROS)的產生,從而實現超聲觸發的新型腫瘤治療。聲動力學治療(SDT)是利用低強度超聲和聲敏化劑產生抗腫瘤效應的治療方法,具有很強的組織穿透性、時空可控性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約4.3億人因耳蝸受損而遭受聽力損失,改善聽力主要靠人工耳蝸。然而,傳統的人工耳蝸語音識別能力較低,而且剛性電極與軟組織間的不匹配可能導致神經損傷和耳鳴等問題。隨著物聯網和......
自2004年Geim等人第一次在實驗室得到單層石墨烯以來,二維材料的出現為傳感器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可能,相對于傳統的三維材料,二維材料的層狀結構決定了其器件厚度可以達到單原子層,為實現更輕、更薄、......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孫軍、丁向東團隊博士生袁睿豪、薛德禎副教授等與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TurabLookman教授合作,利用機器學習技術研發成功新型壓電材料,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先進......
由于背景噪聲干擾小、通信準確率高的特點,紫外光子探測技術具有虛警率低、不需低溫冷卻、不掃描、告警器重量輕等優點,紫外探測技術研究在紫外制導、導彈識別跟蹤、艦載通訊等國防領域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這項技術在......
從燒烤烤架中的火花點火器到醫學超聲成像所需的傳感器,壓電材料有著廣泛應用。微米或者更小尺度的薄膜壓電材料,為需要開展更小維度或者較低電壓操作的新應用提供了可能性。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展......
東南大學科研團隊最新發現的分子材料登上了美國《科學》雜志。22日,記者從東南大學獲悉,該校熊仁根教授團隊、游雨蒙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在分子鐵電、壓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研究結果于近日發表在國際......
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壓電材料關鍵參數的測量技術研究及其溯源體系的建立”項目成功通過驗收。該項目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基于動態力的直接測量,實現了準靜態法測量縱向壓電常數的準確校準,并建立了壓電材料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