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1-21 16:10 原文鏈接: 紅杉化石證明冬春季干旱導致紅杉在東亞滅絕

      北美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是北美特有的一種大型喬木,現今僅分布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少數地區,在地史上紅杉屬有較廣泛的分布。研究紅杉屬的化石記錄對于生物地理學研究,以及認識生物多樣性對環境變化的響應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博士后張建偉在合作導師周浙昆研究員的指導下,于云南馬關和文山的上中新統小龍潭組地層中發現了大量保存精美的紅杉屬化石,包括雄球果、鱗葉、條形葉和原位花粉,經研究這些化石被確定為新種:馬關紅杉(Sequoia maguanensis)。

      馬關中新世地層發現紅杉化石表明:1)紅杉化石的形態特征與現代紅杉已經非常相近,馬關紅杉與北美紅杉有最近的親緣關系;2)白令陸橋在中新世對東亞和北美的區系交流仍然起著重要作用;3)北美紅杉在云南的滅絕與東亞冬季風增強有關,北美紅杉的種子每年12月份成熟,他們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時間都在冬春季。而晚中新世以來,東亞季風的顯著增強導致了云南冬、春兩季的降雨量日趨減少,從而阻礙了北美紅杉的幼苗生長,導致北美紅杉逐漸在云南的滅絕。北美紅杉的現代分布區都屬于地中海型氣候,降雨大多在冬春季,與東亞季風氣候區的降雨特征剛好相反,地中海型氣候的降雨在冬春季與紅杉種子成熟的時間吻合,滿足了北美紅杉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需求,使得其在地中海型氣候下得以存活至今。

      這一結果已經正式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此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41372035)和版納植物園“135”計劃(方向一)的資助。近期,古生態組圍繞新近紀季風氣候增強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開展研究,其相關成果已發表在Paleobiology、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Quaternary Research 等相關國際學術期刊。

    相關文章

    距今約1.66億年恐龍化石!重慶恐龍屬種又上新

    重慶恐龍屬種又上新,化石距今約1.66億年!日前,科考人員在云陽普安恐龍化石墻中發現一種新屬種恐龍,并將其命名為“朐忍渝州龍”,這也是重慶發現的最早新蜥腳類恐龍。至此,在云陽發現并命名公布的新屬種恐龍......

    新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古人類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策略

    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記者孫自法)在中國青藏高原發現的夏河丹尼索瓦古老型人類(夏河人)研究再獲重大突破:通過對白石崖溶洞遺址發掘出土的2500余件動物骨骼進行傳統動物考古學和古蛋白組學分析,特別對其中......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的裂齒魚類化石距今2.49億年

    中新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6月23日透露,他領銜的研究團隊最近在江蘇和安徽交界的距今約2.49億年灰巖結核地層中,研究發現一種新的裂齒魚類,將其......

    400多枚!我國發現1.2億年前恐龍足跡化石群

    近日,研究人員在云南省祿豐市恐龍山鎮梨園村發現數量眾多的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化石。現場測定地層年齡顯示,恐龍足跡所在巖石層距今雖然已經超過1.2億年,但現場很多足跡保存卻依然十分清晰。這些恐龍足跡化石最......

    中外科研人員破解諾氏駝基因之謎

    中新網武漢5月16日電(王俊芳)中外科研人員通過對已滅絕諾氏駝的化石材料開展古基因組研究,破解了諾氏駝基因之謎,并發現歐亞大陸雙峰駱駝不同物種在地質歷史時期存在廣泛的基因流動,其演化歷史比學界已有認知......

    撞臉巧克力脆筒3.1億年前鱗木類化石長這樣

    近日,在位于山西省陽泉市城區水泉溝村及郊區蔭營鎮一帶的3.1億年前木化石群發掘現場,科考人員發現大量鱗木類化石,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經過觀察、分析和研究,確定這是目前我國古生物化石發......

    距今3.3萬至2.3萬年!新研究為柳江人定年

    柳江人是我國考古工作者于1958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江市通天巖洞發現的早期現代人化石。但關于其生存年代,卻一直模糊不清——6.7萬年前?13.9萬至11.1萬年前?或更久遠的15萬年前?由我國科學家領......

    新發現!山東萊陽發現恐龍蛋新蛋種,命名“變形蛋”

    近日,一項恐龍蛋研究最新成果被刊發。通過對山東萊陽出土恐龍蛋化石的深入研究,古生物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新蛋種,并將其命名為“變形蛋”。研究人員從“變形蛋”的徑切面觀察,發現其內部發育大量的錐形蛋殼單元組......

    我國科學家揭示生命與地球環境演變新線索

    細菌化石是指保存在巖石中的細菌遺體或其活動留下的痕跡。4月12日,記者從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研究團隊獲悉,該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科學家合作,在5.18億年前的寒武......

    3塊化石引發牙齒和耳朵的“認親”研究

    2017年,一塊來自內蒙古的化石被送到毛方園手里,請她做進一步研究鑒定。受限于當初的CT掃描技術,這塊化石很快就“無功而返”。4年后,毛方園又重新接觸到這塊標本和另一塊屬于同一類的標本,這次她有了意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