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自然—遺傳學》雜志主辦、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承辦的“細胞核重編程與癌癥基因組學”論壇在廣州召開。
據了解,在干細胞研究中,誘導多能干細胞的重編程是該領域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目前,干細胞研究和腫瘤研究存在很多交叉。將這兩個領域的研究結合起來,有利于更好地使再生醫學得以應用并輔助癌癥治療的研究。“這次會議的主旨是將有關3個領域中的研究專家集中在一起,推動整個領域的發展。”《自然—遺傳學》雜志主編邁爾斯·阿克斯頓表示。
人體內有250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但都來源于同一種細胞:受精卵。在發育過程中,該細胞是如何變成250多種細胞的?這250多種細胞如何在整個生命過程中保持自己的特征和性質?該問題成為與會專家討論的熱點。 他們從3個方面給出了答案。“一部分科學家從基因組或者表觀基因組讀取信息,確定基因組中的不同或者基因突變對于上述過程的調節作用和調控機理。一部分科學家從技術角度入手,研究一種細胞如何轉變為另一種細胞。還有一些專家研究信號通路及通路中產生的變異對細胞產生和發展的影響。”
與此同時,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院研究員潘光錦表示,利用從尿液中分離的細胞誘導獲得神經干細胞,從理論上來說可應用于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但這種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驗證。
睡眠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但連接心血管病理和睡眠的回路尚不清楚。10月30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后,免疫細胞會迅速涌向大腦并促進深度睡眠,這種深度睡眠通過緩解心臟炎癥促進康復。......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
據日媒10月31日報道,由東京大學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稱,他們使用倉鼠的細胞進行實驗,實現了部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
引言:“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細胞和基因治療(CGT)領域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顯著進步,其管線和批準產品的數量急劇增加。然而CGT市場仍然面臨許多挑戰,這些挑戰阻礙了其增長并延遲了這些療法的......
細胞衰老與人體的胚胎發育、損傷再生、癌癥和衰老等生理病理過程緊密關聯。不過,同樣是“年邁”的細胞,卻有好有壞,有些在體內作亂,有些則默默守護健康。但如何精準識別衰老細胞中的“好細胞”與“壞細胞”卻是個......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通知(2024年第三批)。原通知如下:各相關單位:2024年我委將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藥典》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為增強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代表性,確保......
10月9日,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華大基因聯合武漢兒童醫院、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中山大學等多家機構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在《細胞》子刊《細胞基因組學》上以封面、專輯的形式發表了6篇研究論文,系統解析了孕期生......
細胞衰老在胚胎發育、損傷再生、癌癥和機體衰老等生理病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樣是“年邁”的細胞,卻有好有壞,有些在體內作亂,有些默默守護健康。如何精準識別并區分出衰老細胞群體中的“好人”和“壞人”,......
胞可抑制腫瘤轉移 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下屬一組團隊首次在小鼠中發現了一種天然免疫機制。這道“防線”可阻止逃逸的癌細胞發展成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相關研究成果......
2023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情況2023年,全國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