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苯乙烯(styrene)行業計劃將苯乙烯作為可合理預期造成人類癌癥的物質添加至最新一期的《致癌物報告》(Report on Carcinogens,RoC)中。苯乙烯也將成為美國新增的8種致癌物質的其中一種公布于第12期《致癌物報告》,該報告由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門(HHS)以及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NIEHS)在6月10日公布。
美國國家毒理學規劃處(NTP)副主任John Bucher稱,苯乙烯被列入致癌名單,原因是有研究顯示受到該物質暴露影響的勞動者可能患上淋巴造血病理癌癥并使白血細胞受損。少量苯乙烯會從聚苯乙烯(polystyrene)及其他含苯乙烯的消費品中滲透出來而被人體吸收。但Bucher又強調,苯乙烯因其潛在的職業暴露水平而列入黑名單。
行業同時表示,備受質疑的甲醛由此前的“可合理預期的人類致癌物”正式修改為“已知人類致癌物”。據悉,甲醛在1981年的第2期報告中作為第一種可合理預期的人類致癌物被列入黑名單。目前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高度暴露易使接觸者患上鼻咽癌和骨髓白血病等罕見癌癥。
另一種在第12期報告中被列為“已知致癌物”的物質為植物制劑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s)。此外,除了苯乙烯,另外5種物質“可合理預期的人類致癌物”分別為:甜菌丹(capafol)、粉末與硬金屬中的鈷-碳化鎢(cobalt-tungsten carbide)、某些可吸入玻璃棉纖維、鄰-硝基甲苯(o-nitrotoluene)和黃樟素(riddelliine)。目前,第12期《致癌物報告》中的黑名單已經包括240種致癌物。
美國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NIEHS)和美國國家毒理學規劃處(NTP)表示,第12版《致癌物報告》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和癌癥風險信息來源。報告中的可合理預期的人類致癌物和已知致癌物對人類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通過打開車窗并將車停放在陰涼處,或許可以減少車內阻燃劑的暴露。圖片來源:whichcar.com網站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5月7日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上的一項......
近日,福建省消委會對福州市20家咖啡銷售單位的59款現制現售咖啡開展比較試驗,均檢測出低含量的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樣品涉瑞幸、星巴克。消息一出,#59款咖啡全部檢查出致癌物#的話題登上了熱搜。這......
美國商務部3月2日一份文件顯示,美國以涉及國家安全等無理理由,將來自37家不同國家的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包括中國大陸28個、巴基斯坦4個、緬甸3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中國臺灣地區各1個。BIS指出,華大......
網傳一份《海關總署食品局關于通報法國召回哈根達斯冰淇淋進口情況的函》顯示,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通報法國哈根達斯香草味冰淇淋產品檢出環氧乙烷,相關產品已分銷到包括中國在內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7月......
催化不對稱合成的核心是開發高效的手性催化劑,而開發高效手性催化劑的關鍵是發現優勢手性骨架。每一類優勢手性骨架的誕生都會推動高效手性催化劑的研發。因此,設計新型的優勢手性骨架、開發其衍生的高效手性催化劑......
近日,強生公司官網發布公告,稱在內部測試發現五款氣溶膠防曬產品中含少量苯成分,包括露得清BeachDefense、露得清CoolDrySport、露得清InvisibleDaily、露得清UltraS......
現代生活中,要說沒接觸過一點致癌物,那是不可能的。關鍵問題是,哪些東西才是真正的致癌物?接觸多少是可以接受的?許多人“談癌色變”,一看到有文章說“XX東西致癌”,就會恐懼、恐慌,忍不住轉發,無論它是不......
一、盤點進入黑名單的SCI期刊隨著國內機構對水刊和學術不端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機構對SCI期刊進行黑名單管理,即對于某些質量不高的期刊,無法報銷版面費,無法用于晉升,不納入業績。近日,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整......
近日,“多家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含致癌物”登上微博熱搜。起因是深圳市消委會從線上線下挑選了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開展比較試驗,#多家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含致癌物#,7款薯片的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含量高于......
據上海市藥監局近日通報,知名連鎖商店名創優品代理的一款指甲油,化妝品禁用物質超標1400多倍,引發多方關注。在被通報后一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擬于紐交所上市。超標14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