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2-12 08:36 原文鏈接: 蘇紀蘭院士:海洋資源更需科學開發

    蘇紀蘭

      “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在12月9日舉行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上,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蘇紀蘭說,海洋資源更需科學開發和生態保護。

      按照我國海洋資源開發的戰略,“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積極發展海洋油氣、海洋運輸、海洋漁業、濱海旅游等產業;培育壯大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推進海島保護利用,扶持邊遠海島發展。

      十八大報告也明確提出,要對“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戰略部署,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事實上,近30年,中國經濟社會的迅速崛起,就是從沿海地區起步的。蘇紀蘭介紹,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把發展沿海經濟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作為振興經濟的重大舉措。目前,我國基本形成了經濟高速發展的沿海經濟帶,成為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區域。

      統計顯示,中國沿海地區以13%的國土面積承載了41.72%的人口,創造了57%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實現90%以上的進出口貿易。

      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近海環境日趨惡化,主要表現為近海富營養化加劇,海洋生態災害嚴重;圍填海失控,沿海海洋生態服務功能嚴重受損;漁業開發利用過度,資源種群再生能力下降;陸源入海污染嚴重,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流域大型水利工程過熱,河口生態環境負面效應凸顯等。

      “中國海洋生態與環境問題在類型、規模、結構、性質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環境、生態、災害和資源四大問題共存。”蘇紀蘭直言。

      造成這些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蘇紀蘭認為,從管理方面看,我國缺少國家海洋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管理協調機制。此外,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政策交叉、執法力不夠等,都是制約我們合理應對海洋生態問題的因素。

      以圍填海為例,當前圍填海技術發達,因此工程規模大,施工時間短,生態環境無法調整適應,往往使沿海環境受到徹底破壞。

      蘇紀蘭說,2008年,我國因圍填海工程總共減少了約1.3萬平方公里的濕地,占濕地總面積的57%。濕地消失速度從2002年的每年2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每年134平方公里。

      而相比之下,在荷蘭鹿特丹港擴建工程中,僅20平方公里的圍填海工程,卻經歷了十多年的環評,并明確了生態補償措施。

      “在開發海洋的同時,必須重視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蘇紀蘭表示,國際社會在海洋生態環境管理方面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例如,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起,國際社會為防止陸地活動對海洋環境日益嚴重的影響,提出“從山頂到海洋”的海洋污染防治策略,強調將海洋綜合管理與流域管理銜接和統籌,對跨區域、跨國界海洋污染問題建立區域間協調機制。

      蘇紀蘭指出,隨著國家新一輪沿海發展戰略的實施,海洋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盡管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采取了多種應對措施,但與陸地生態保護相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仍然薄弱。

      “未來10到20年是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快速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蘇紀蘭認為,我國作為海洋大國,在經濟迅速增長、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進程加快而陸地資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立足陸海統籌,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支撐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21世紀宏偉藍圖的必由之路。

    相關文章

    英國政府四方面闡述海洋發展報告應對未來發展思路

      英國政府科學辦公室近日發布《未來海洋發展報告》,從經濟、環境、全球管理和海洋科學四個方面闡述了英國基本情況、優勢和應對未來海洋發展的思路。   &......

    天津大學將新增三個本科專業,轉出專業不設門檻

      天津6月5日電,記者從天津大學招生辦了解到,2018年學校將新增三個本科專業,并推出一系列本科教育改革新舉措,轉出專業不設門檻。  2018年新增的三個本科......

    圍填海項目“邊罰邊建”須及時叫停

      向海而興,背海而衰。深耕廣袤的藍色國土,我國正為實現海洋強國夢孜孜以求。海洋資源的利用也要尊重自然環境,與其承載能力相匹配,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近年來,隨著城市擴張,土地需求劇......

    南海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

    記者從海南省教育廳獲悉,省部共建的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已正式通過科技部批準。實驗室將依托海南大學建設,服務于我國海洋強國戰略和海南地方經濟發展。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海南高校首......

    蘇紀蘭院士:黑潮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蘇紀蘭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啟動了我國首個黑潮南海綜合科考航次,將重點考察和研究黑潮在呂宋海峽的路徑、影響范圍及其對南海生態環境的影響。“黑潮是沿北太平洋西邊界一股由南向北、高溫高鹽的強大暖流。這股強......

    東方科技論壇研討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基礎

    近年來,海洋資源利用和海洋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引人關注。日前,以“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基礎”為主題的東方科技論壇在滬舉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表示,只有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才能......

    浙江象山:魚糜“下腳料”變廢為寶成海鮮醬油

    象山石浦是華東最大的魚糜生產基地一年產生2萬多噸水產品加工廢棄物,如今——魚糜“下腳料”變廢為寶成海鮮醬油當大家都抱怨時,有人卻從抱怨中發現了新的機會。毗鄰東海的象山石浦,魚糜生產量堪稱華東最大的生產......

    日本成功開采海底可燃冰欲摘“能源小國”帽子

    在4月5日的眾議院預算會議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強調了能源供給多樣化及資源開發的重要性。他說:“二戰以前,(日本)近七成石油需要依賴美國,由于供給受限,日本開始了戰爭。……日本將在保有自有能源的同時,推......

    蘇紀蘭院士:海洋資源更需科學開發

    蘇紀蘭“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在12月9日舉行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上,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蘇紀蘭說,海洋資源更需科學開發和生態保護。按照我國海洋資源開發的戰略......

    蘇紀蘭院士:海洋資源更需科學開發

    蘇紀蘭“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在12月9日舉行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上,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蘇紀蘭說,海洋資源更需科學開發和生態保護。按照我國海洋資源開發的戰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