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可以提高水稻產量的新基因,其有望將其應用于培育新的水稻品種。這一研究成果發布在2月4日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李傳友(Chuanyou Li)研究員和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袁隆平(Longping Yuan)院士共同領導了這一研究。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最重要糧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1/2以上人口的主食。粒重、穗數和每穗粒數是決定水稻產量的三大要素。其中每穗粒數高度變化,對糧食產量有極大的影響。在幼穗發育期,花序分生組織是粒數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近期,大量水稻研究揭示,分生組織活性降低可導致圓錐花序分支減少,糧食產量減低。相比之下,幾種數量性狀基因座(QTLs)對分生組織活力、圓錐花序分支和谷物產量均起促進作用。因此,生殖分生組織的大小和活力是決定水稻糧食產量的一個重要的決定參數。
植物激素細胞分裂素(cytokinin ,CK)是已知控制頂端分生組織(SAM)活力的重要因子。以往的研究揭示在可提高粒數的水稻Gn1a (Grain number 1a)基因座中,包含著突變的OsCKX2基因。OsCKX2基因可編碼一種CK氧化/脫氫酶(CKX),催化活性CKs降解。OsCKX2表達減少,可導致花序分生組織CK累積,提高生殖器官數量,提高產量。OsCKX2突變等位基因已成功用于水稻育種實踐,提高種子產量。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報告稱,發現鋅指轉錄因子DST可直接調控生殖分生組織中的OsCKX2表達。DST引導OsCKX2表達調控了頂端分生組織中的CK累積,由此控制了生殖器官的數量。研究人員確定了DST的一個半顯性等位基因DSTreg1,可以擾亂生殖頂端分生組織中DST引導的OsCKX2表達調控,提高CK水平,導致分生組織活力增高,促進圓錐花序分枝,由此提高粒數。
新研究揭示了生殖分生組織活力的一個獨特的調控子,并確定了一個可對水稻粒數產生巨大影響的等位基因DSTreg1。這些研究發現對于培育新的優良品種,大大提高水稻產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記者27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代方銀教授團隊發現了調控壽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蠶、線蟲、果蠅等多物種中研究揭示了其調控機制。該基因對壽命的影響得到人類受試者研......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豬肉的偏好也發生改變,更加偏愛吃優質的瘦肉。我國地方豬肉質優良,但普遍肥肉多、瘦肉少。比如我國“四大名豬”之一的湖南地方豬寧鄉花豬,瘦肉率僅38.6%,而國外引進豬種(杜......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DNA內長期潛伏的“空間語法”,這是理解基因活動如何在人類基因組中編碼的關鍵。這項研究或重塑科學家對基因調控的理解,更深入地揭示遺傳變異如何影響發育或疾病中的基因表達。相關論文發表于《......
科技日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發現了DNA內長期潛伏的“空間語法”,這是理解基因活動如何在人類基因組中編碼的關鍵。這項研究或重塑科學家對基因調控的理解,更深入地揭示遺傳變異......
最近發表在《植物科學前沿》(1)上的一篇論文介紹了一整套表達的球蛋白基因,這些基因編碼燕麥中的主要儲存蛋白及其染色體位置。為了獲取這些信息,研究人員利用串聯質譜法(MS/MS)分析分離的球蛋白,以確認......
盡管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已經在APOE、BIN1和CLU等基因中發現了數百種與AD相關的常見變異,但是由于GWAS存在基因組覆蓋密度低和檢測罕見變異能力差的問題,目前與AD相......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煙草功能成分與生物合成創新團隊從中國菰米中鑒定到兩個花青素合成的關鍵調控基因,通過轉水稻功能驗證闡明了其在水稻種子花青素生物強化中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食品化學......
據最新一期《自然·遺傳學》雜志報道,由多個機構組成的國際“端粒對端粒(T2T)”聯盟正在推進“反芻動物端粒-端粒”項目,旨在對300多種反芻動物的基因組進行測序。研究團隊期望通過測序得到的基因組圖譜,......
編者按:陳曦,中國科學院大學2024屆遺傳學專業博士畢業生(培養單位: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跟隨導師王二濤研究員圍繞水稻的共生與免疫信號平衡開展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
腸癌多組學研究成果發布 結直腸癌被稱為“沉默殺手”,全球每年結直腸癌新增病例約190萬例,發病率居所有癌癥第三位。更可怕的是,約2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發生轉移,其死亡率更是高居各類癌癥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