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2-14 18:31 原文鏈接: 超越ChatGPT:人類特有的思維要強化

    眼下,ChatGPT正在全球大火。上一輪掀起人工智能狂歡的是人工智能 AlphaGo以4:1戰勝世界頂級圍棋棋手李世石。

    此輪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得益于深度學習在自然語言、計算機視覺和機器人等領域的成功應用。ChatGPT的本質是以“共生則關聯”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學習,挖掘出關聯統計性,形成合成語言語境下的對話能力。

    相較AlphaGo,ChatGPT的特殊之處在于商業化應用、不開源。由于后者基于深度神經網絡模型,因此這一數據驅動學習機制不可避免存在不可解釋、數據依賴和邏輯推理弱等不足。忽略這些不足,可能會給全面認識ChatGPT帶來一定的困擾。

    虛假關聯帶來隱患

    盡管ChatGPT可以“寫”出人機莫辨的論文、詩歌,但當你嘗試問它類似這樣的問題——“請問2+3等于幾?”ChatGPT回答是5。若這時你說“不,我夫人認為2+3=6”,ChatGPT便會馬上服軟,“我只是從海量數據中檢索、挖掘,恐怕我還會有錯誤”。

    ChatGPT的關聯學習很強,卻缺乏對公理的堅持。當你試圖誘導它犯錯時,它很容易發生“信念屈服”,從而產生“虛假關聯”。

    何謂虛假關聯?二戰期間,每架戰斗機返航時,英美軍方都發現機翼上密布彈孔,而發動機引擎則幾乎沒有彈孔。因此,軍方建議加強機翼保護,而不必保護油箱。對此,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教授沃德反對說,所有返航飛機的發動機若被擊中一顆子彈,它就永遠回不到基地,所以要加強引擎保護。從平安返航戰斗機得出“機翼易受損而油箱不易被攻擊”這一虛假關聯,該現象被稱為“幸存者偏差”。

    像前者這樣的虛假關聯很容易發生在ChatGPT上。試想ChatGPT學習過程中因數據共生而導致大量虛假觀點,其回答又被人類當作正確答案,就很容易造成傳播內容與事實不吻合的認知混亂。可以想見,若這樣發展下去,人類只會有“機械式匹配”知識,如何能在笛卡爾曾經設想的“人類思想字母表”上進行推理等操作,通過思維計算而產生新的知識呢?

    ChatGPT是大數據、大模型和大算力的產物,其模型訓練所需算力大概為每天3640 PetaFLOPs ,即如果每秒運算一千萬億次,需運行3640天。這一巨大算力開銷與人腦完全不同。人類大腦有800億個神經元和近千億個神經纖維,每次思考只是激活了很小區域,不需要調動近千億的信息,就可以實現“大象無形、大道至簡”一樣的思維活動。人腦一天耗費25度電,而為了訓練戰勝李世石的AlphaGo,則需要耗費洛杉磯一年電力。

    作為工具,ChatGPT就像一部字典、百科全書。許多人已體會到ChatGPT寫論文、寫材料等帶來的便利,同時也困擾于“未來的論文分辨不出是ChatGPT所寫,還是人所寫”這樣的問題。不過,不要過分焦慮。不久前,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和新聞專業學生愛德華·田已開發了一款程序,可檢測出一篇文章是ChatGPT寫作還是真人寫作。

    然而,讓低年級學生過早接觸ChatGPT的確會有“玩物喪志”的風險。學生的思維能力一定要通過訓練培養。在其思維形成之前,過早享受ChatGPT帶來的便利,而疏于在好奇心驅動下探索學習、培養相應的邏輯推理能力,無異于“自廢武功”。

    人類特有的思維要強化

    過去3年,我們在疫情之下經歷了一段相對漫長的線上教育。有人擔憂ChatGPT等人工智能模型會代替學校教育。

    我認為不太可能。相比學校教育,ChatGPT上的學習更像是“家教”,為學習者答疑解惑,且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正確。

    培根曾在人類知識體系圖中提到教育的兩種不同手段——學校學習和閱讀校勘。前者有效傳承了人類所積累的知識,后者則以質疑和批判創造新的知識。

    愛因斯坦在紀念美國高等教育300周年的會議上說:“教育的首要目標永遠應該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總體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獲取特定的知識。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本原理,并學會了如何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肯定會找到屬于他的道路。”

    在特定知識越來越容易獲得的當下,學校對超越ChatGPT的思維、能力的培養顯得更加可貴。如果人類警醒,一些思維、能力或許會在ChatGPT的發展下應激加強。

    一是批判性思維。恰當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可為教育目標的實現提供利器。如可視化蛋白質三維空間結構,可以讓學習者更好了解生命結構決定生命功能、對從海量冗余數據中歸納而成的調查報告觀點的可信度進行鑒別等。

    我們可以對ChatGPT所合成的答案進行質疑、判斷和推理,而不是不假思索全盤接受。這在某種程度上可倒逼學生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的提升。

    二是計算思維。教育培養的目標不是“獲取特定知識”,而是形成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ChatGPT以“共生則關聯”獲取知識,與數字化時代“設計和構造”為核心的計算思維迥然不同。計算思維通過形式化、程序化和機械化,把實際問題抽象為可形式化表達的數學問題,用計算機語言編程,自動優化求解數學問題所表達的模型,從而解決實際問題。實際上,歷史上刻畫人口變遷的“胡煥庸線”和疾病傳播模式的手段,都源于計算思維。

    計算機科學教育奠基人之一喬治·福賽斯在1968年寫到,科學或技術教育中最有價值的收獲是終生可用的通用心智工具。我認為,自然語言和數學是這些工具中最重要的,計算機科學是第三位。通過有效途徑和手段讓學生們養成“學會學習”的心智工具是教育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三是科技倫理。我女兒、同事曾向ChatGPT詢問“電車難題”這一經典悖論,ChatGPT的回答很圓滑。這種似是而非的回答是因為其目前不具備合理的邏輯推理能力,無法判斷自己所“掌握事實(即關聯性)”具有的確信度,才讓提問者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可一旦它被虛假關聯誘導,難免產生技術倫理風險。因此,在未來教育中,高校仍要強化科技倫理教育,從而彌補機器帶來的潛在的倫理風險。

    相關文章

    東南大學與通鼎教育發展基金簽約

    4月3日下午,東南大學通鼎教育發展基金捐贈簽約儀式暨至善教育貢獻獎頒發儀式在九龍湖校區舉行。通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慧芳,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副校長黃大衛出席儀式。左惟對通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小平......

    2024年度社會領域重大課題委托研究征集公告

    為進一步深化社會發展重大課題研究,完善政策研究體系,增強政策研判能力,為制定實施重大政策提供有益支撐,現對2024年度社會領域重大課題項目,向社會公開征集研究單位。具體事項公告如下。一、研究題目及要點......

    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鐘秉林辭世,享年73歲

    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鐘秉林于2024年4月7日辭世,享年73歲。鐘秉林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擔任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中國教育......

    “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研討會舉行

    3月28日,“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會議由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辦,上海創智組織管理數字技術研究院協辦,來自教育界、企業屆和專家學者近200人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北京大學未來......

    教育部公布本科新增24種新專業,釋放了哪些信號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其中電子信息材料、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大功率半導體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技術、生態修復學、健康科學與技術等24種新專業正式......

    教育部:加強師德監管,切實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

    記者從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獲悉,2024年將深化師德師風教育,深入開展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學習教育。加強師德監管,強化底線管控和責任傳導,落實師德違規懲處、警示教育、通報曝光等相關制度。教育部將擴大“國優......

    從ChatGPT看“從0到1”和“從1到100”

    轉眼間,OpenAI發布ChatGPT已經一年多,但圍繞其展開的話題仍然很“熱”。“從0到1”和“從1到100”是近年來常見于媒體的表述,前者指原始創新,后者意為原始創新落到實處并在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戰略性支撐作用

    “實現教育、科技、人才協同融合發展的關鍵在人。”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校在科技創新支撐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有組織地協調教學和科研等......

    Sora很驚艷,但“實現AGI”言之過早

    2月15日,一手締造了ChatGPT的OpenAI再放“大招”,發布了其第一個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在官方分享的演示視頻中,該模型可以根據用戶輸入的提示詞,生成長達一分鐘連貫穩定的高清視頻。雖然So......

    陜西師范大學助力邊疆教育質量提高

    “這里的小學生從小就明白他們是守邊人的孩子,有與生俱來的家國情懷,能夠深刻體會什么是家、什么是國、什么是和平。”在距離國境線僅有400米的云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南傘邊境完全小學,副校長劉金奮指著教室后方遠......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