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6-03 17:11 原文鏈接: 通過調控免疫檢查點重塑腫瘤局部免疫微環境

      腫瘤細胞通過誘導免疫檢查點的異常表達逃避免疫細胞攻擊。靶向T細胞免疫檢查點PD1/PDL1的免疫療法可恢復CD8+T細胞功能,成為當前最受期待的有可能治愈惡性腫瘤的方法,但大部分患者因為原發或繼發耐藥導致腫瘤侵襲進展,免疫治療耐藥原因的探究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

      既往研究表明免疫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表型是預測其臨床反應的重要生物標記物,T細胞除了被PD1/PDL1抑制外,還受交替極化的M2樣腫瘤相關巨噬細胞 (TAMs) 的抑制。通常,經典激活的促免疫巨噬細胞(M1)和替代激活的抑制免疫巨噬細胞(M2)是由輔助T細胞的細胞因子庫驅動的巨噬細胞極化的兩種不同狀態。M1巨噬細胞產生促炎和免疫刺激性細胞因子,如白介素IL-12、TNF-α等,參與輔助T細胞(Th1)對感染及腫瘤的免疫反應。而腫瘤相關的巨噬細胞(TAMs)更類似于M2極化的巨噬細胞,在侵襲性癌癥中可能占腫瘤總量的50%,可通過生成包括但不僅限于TGF-β、IL-10、VEGF、CCL2、CXCL12、CXCR4、MMPs等多種生長因子、細胞因子,重塑細胞外基質,從而調節腫瘤生長、遷移以及血管生成。

      CD47被認為是巨噬細胞的免疫檢查點,已經證實的兩個主要配體是信號調節蛋白α(Sirpα)和血栓反應蛋白-1 (TSP-1),兩者的結合可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CD47廣泛存在于各種類型的腫瘤細胞中,使其可能成為廣泛適用的靶標,目前靶向CD47活化巨噬細胞吞噬作用的研究很多,但對其在TAMs向M2極化中的作用和機制知之甚少。

      2021年5月21日,美國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大學腫瘤中心Douglas C. Dean教授及其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雜志上發表文章(第一作者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郭燕醫生),題為:Zeb1 induces immune checkpoints to form an immunosuppressive envelope around invading cancer cells。研究發現,Zeb1誘導侵襲性肺腺癌細胞中PDL1和CD47的表達,CD47驅動相鄰TAMs的M2極化,進一步抑制了T細胞的功能,因此在侵襲性腫瘤細胞周圍塑造了免疫抑制微環境,促使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亦有可能是T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耐藥的原因。

      惡性腫瘤侵襲依賴于轉錄因子Zeb1驅動的上皮間質轉化(EMT),且EMT的發生與免疫治療耐藥相關,這提示侵襲前沿的癌細胞是免疫治療的靶標,但尚未有研究去證實,也不清楚侵襲前沿EMT的發生是否與TAMs的M2替代極化有關。鑒于上述原因,此研究在K-Ras驅動的肺腺癌(AC)追蹤了Zeb1與免疫檢查點和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浸潤的關系,尤其是對比分析了K-Ras突變合并Zeb1單基因缺失形成的肺腺瘤小鼠模型中的免疫檢查點表達和免疫細胞浸潤情況。結果表明Zeb1的表達誘導EMT發生的同時,在侵襲前沿誘導腫瘤細胞高表達免疫檢查點CD47、PDL1,經CHIP實驗表明Zeb1基因與PDL1和CD47均存在相互結合的序列基礎,證實了Zeb1靶向調控PDL1、CD47的表達(圖1)。

        圖1:Zeb1調控免疫檢查點PDL1、CD47的表達

      進一步免疫熒光檢測到腫瘤侵襲前沿,Zeb1高表達的局部CD47與M2樣TAMs空間上共定位,且體外細胞培養中應用CD47抗體可抑制巨噬細胞的M2極化,提示CD47的高表達導致TAMs向M2極化,伴有CD8+T細胞局部缺失共同造成了局部免疫抑制性微環境(圖2)。同時研究中還檢測到侵襲前沿微環境中的巨噬細胞表達PDL1,進一步抑制了局部的T細胞。

      圖2:CD47與M2巨噬細胞空間上共定位

      綜上,此研究結果強調了侵襲前沿的癌細胞可能是免疫檢查點治療的靶標, Zeb1誘導的免疫檢查點PDL1和CD47,其在侵襲前沿的表達可能預測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為PD1/PDL1耐藥患者尋找替代或聯合治療靶點提供理論依據。


    相關文章

    腫瘤檢測巨頭NeoGenomics2023年全年收入達5.92億美元,創新高!

    NeoGenomics,Inc.(納斯達克代碼:NEO),一家提供腫瘤學測試和全球合同研究服務的領先公司,今天宣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全年2023年度的業績結果。以下是一些亮點:第四......

    連發兩篇!仁濟醫院發現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干細胞中心、腫瘤系統醫學全國重點實驗室桂俊團隊同合作者揭示了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為開發新的腫瘤免疫治療手段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分別發表于《細胞—代謝》和《先進科學......

    顧偉團隊報道磷脂酸過氧化介導的鐵死亡在腫瘤抑制中的作用

    鐵死亡(Ferroptosis)是一種鐵離子依賴的由過量脂質過氧化積累導致的細胞膜破裂的程序性細胞死亡。通過體內體外對鐵死亡機制和功能的研究發現,靶向鐵死亡是一種腫瘤精準治療的潛在方法。然而直接靶向管......

    多家跨國藥企公布2023年財報默沙東“K藥”問鼎全球“藥王”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不完全統計,進入2月以來,截至目前,已有8家跨國藥企公布了2023年全年財報,強生以總營收852億美元強勢拿下第一,相較去年同比上漲了6.5%,羅氏發揮基本穩定居第二,默沙東K藥登......

    安捷倫宣布與Incyte合作開發血液學與腫瘤學領域的高級伴隨診斷產品

    2024年2月1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日前宣布與Incyte達成協議,整合安捷倫在開發伴隨診斷(CDx)產品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為Incyte血液學與腫瘤學系列產品的研發與......

    《科學》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腫瘤竟會將中性粒細胞的壽命延長3倍

    在固若金湯的實體瘤面前,免疫細胞始終是弱小的一方。去年8月份,美國范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殺傷性T細胞竟然在接觸腫瘤后的6-12小時內就能發生耗竭[1]。去年年底,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

    腫瘤免疫逃避新調節因子現形

    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確定了一種以前未知的腫瘤免疫逃避調節因子ATXN3基因。研究顯示,抑制ATXN3增強了小鼠的抗腫瘤免疫能力,并提高了PD-1抗體療法的療效。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臨床研究雜志》。抗腫......

    復旦附屬腫瘤醫院“最毒乳腺癌”精準治療新突破:有患者腫瘤已消退

    導讀:三陰性乳腺癌在分子驅動因素和免疫性狀方面表現出異質性。我們之前將三陰性乳腺癌分為四種亞型:管腔雄激素受體(LAR)、免疫調節型、基礎樣免疫抑制(BLIS)和間充質樣(MES)。本研究,我們旨在評......

    癌癥“照妖鏡”——游離DNA助力腫瘤早期探查

    “人體細胞也有生命周期。細胞衰老凋亡后,細胞內的物質會滲透出來。其中,DNA會隨之‘崩裂降解’,進入血液,成為游離DNA。”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張凱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腫瘤細胞的游離......

    “腫瘤定向爆破神器”,我國完全掌握質子治療高端醫療裝備技術

    2023年12月29日,中核集團230MeV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及治療端通過驗收技術測試。這意味著中核集團布局治癌回旋加速器及治療端技術取得又一重要突破。質子治療是精準放射治療的抗癌利器,是世界先進的腫......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