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4-25 14:49 原文鏈接: 青蒿素問世50周年,為何屠呦呦仍牽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941.shtm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電 題:探訪屠呦呦工作室:青蒿素問世50周年,為何她仍牽掛?

    中新社記者 邢翀

    四月的北京萬木青翠,位于東直門地區的中國中醫科學院掩映在一片蔥郁之中。屠呦呦研究員工作室在院區中藥研究所九層,根據她原來的辦公地址設計改造而成。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詩經》中這則名句已成為大眾心中關于屠呦呦與青蒿情緣的象征,工作室展覽區域正是從“呦呦初鳴”開始,記錄她一生與小草青蒿的不解之緣。

    在這份漫漫情緣之中,1972年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當年屠呦呦課題組從青蒿抗瘧有效部位中分離提純得到抗瘧有效單體青蒿素,青蒿素的發現標志著人類抗瘧歷史步入新紀元。

    今年正是青蒿素問世的第50個年頭。半世紀經過,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生命。憑借在青蒿素發現中的原創性貢獻,屠呦呦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或許超出外界想象的是,已獲得無數榮譽、現年92歲高齡的屠呦呦目前仍是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的主任。

    “屠老師一直是中心主任,而且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廖福龍20世紀90年代加入屠呦呦研究團隊,他說近年來屠老師隨著年紀增大,不能親臨現場工作,但每月都會看中心的書面匯報,遇到重大科研方向性問題還會去她家中面對面溝通。“現在和她聊天,她最感興趣的還是青蒿素研究。”

    屠呦呦的這份牽掛,她的學術秘書袁亞男有著更深的感受。袁亞男向記者講述了兩個故事。去年6月,世衛組織宣布中國通過消除瘧疾認證,得知這一消息后屠呦呦先是特別高興,緊接著就問,還有哪些國家沒有消除瘧疾?面對這些國家,我們又能做些什么?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后,屠呦呦主動向中藥研究所打來電話,詢問青蒿素、中醫藥在抗擊疫情方面有沒有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讓大家主動思考研究。

    袁亞男還向記者講道,去瑞典領取諾貝爾獎時,屠呦呦說這是代表國家去領獎,著裝等各方面的準備都很重要;在人民大會堂領取共和國勛章時,她不想坐輪椅給大家添麻煩,而是要“漂漂亮亮地完成國家任務”。“無論當年以身試藥還是這些年來很多細節,‘我將無我’的精神品質體現在屠老師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工作室展區,幾乎每名參觀者都會在這樣一塊展板前久久駐足,展板上寫著:胸懷祖國、敢于擔當、團結協作、傳承創新、情系蒼生、淡泊名利、增強自信、勇攀高峰。這32個字,或許正是屠呦呦始終牽掛這份事業的原因所在。

    屠呦呦總說,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在青蒿素抗瘧機制、抗藥性問題和擴大青蒿素適應癥方面還要進行深度研究與發掘。近年來,屠呦呦團隊不斷突破,提出了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癥方面也取得了新的進展。

    讓屠呦呦牽掛的,還有中醫藥事業的后來人。工作室講解員隋博元是個年輕小伙子,他對記者說,屠老師經常會問,所里又來了哪些年輕人,都是哪里畢業的。“有時候還會主動要人家電話號碼呢!”隋博元笑著說,屠老師常說傳統中醫藥是個寶庫,一定要繼承發揚,年輕人走上了這條道路,就要有一種執著堅持的精神,更好地造福人類。

    “學問是無止境的。”展廳展出了哥哥屠恒學寫給14歲“呦妹”的贈言,這成為屠呦呦一生的座右銘。她多次說到,青蒿素的發現,是人類征服瘧疾進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國傳統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相關文章

    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其他感染,患兒情況“更糟糕”

    2月13日,中國疾控中心官網最新的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2025年第6周)顯示,當前呼吸道傳染病總體呈下降趨勢,隨著寒假開學,托幼機構、學校等存在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應做好呼吸道傳染病的......

    生物遷徙與病毒傳播間關系揭示

    自然界中的生物遷徙行為是促進還是抑制病毒傳播?1月6日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傅雄飛團隊揭示了生物遷徙與病毒傳播之間的復雜關系,提出了應對傳染病的新策略。相關研究成......

    2024年全國城市污水重點傳染病病原監測項目培訓班在浙江嘉興成功舉辦

    為進一步推動全國城市污水重點傳染病病原監測工作,提升各地監測能力,2024年10月11日—12日,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在浙江省嘉興市組織召開了全國城市污水重點傳染病病原監測項目培訓班。來自全國31個省(......

    黃果在北京市督導檢查百白破疫苗生產質量安全工作

    9月30日,國家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果帶隊,赴北京市檢查百白破疫苗生產質量安全,實地查看企業生產車間和成品倉庫,并圍繞保障百白破疫苗生產質量、供應安全、多聯多價疫苗研發等開展座談交流。黃果強調,接......

    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

    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這段時間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大,再加上室內空氣流動有限或室內人群密集,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傳播開來。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嬰幼兒、兒童等低年齡段人群該如何預防?......

    毛皮動物或是新發傳染病儲存庫

    復旦大學衛生學院教授粟碩與合作者研究顯示,毛皮動物可能是新發傳染病的儲存庫和重要傳播中心。這項包含來自養殖毛皮動物的研究表明,應增加對這些動物的監測,以確定物種間的潛在病毒傳播路徑,并鑒定出有可能傳播......

    科學家發現多種潛在“風險”病毒會發生“宿主跳躍”

    中新社上海9月5日電(記者陳靜)記者5日獲悉,中國專家團隊應用前沿交叉研究方法揭示多種養殖哺乳動物中的潛在跨物種傳播風險等,將為構建多維度公共衛生風險評估與新發傳染病預測預報體系提供數據支持。北京時間......

    一款減毒瘧疾疫苗首次證明可以保護孕婦,預計三年后上市

    計劃三年后上市的一款瘧疾疫苗首次在臨床試驗中證明了對孕期女性存在保護力。這是一種基于惡性瘧原蟲子孢子的輻射減毒、非復制性全生物疫苗——PfSPZ疫苗,由總部位于美國馬里蘭州羅克維爾市的沙納瑞亞公司(S......

    破解瘧疾傳播路徑之謎

    瘧疾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盡管人們作出了巨大的控制和努力,全球仍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有感染瘧疾風險的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瘧疾每年導致近2.5億人感染,60多萬人死亡。鮮為人知的是,除了......

    破解瘧疾傳播路徑之謎

    瘧疾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盡管人們作出了巨大的控制和努力,全球仍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有感染瘧疾風險的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瘧疾每年導致近2.5億人感染,60多萬人死亡。鮮為人知的是,除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